回转磁头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65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磁头鼓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能可靠地收纳粘接剂的回转磁头鼓装置。其解决方法是,该回转磁头鼓装置(21)具有回转磁鼓(23)、挠性印刷电路板(24)、环构件(25)和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26)。挠性印刷电路板(24)的上侧环(30)与回转磁鼓(23)连接,下侧环(31)构成粘接剂飞散防止部(42)的一部分。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将环构件(25)粘接在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26)的上部,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将挠性印刷电路板(24)的下侧环(31)粘接在环构件(25)的上面。用粘接剂飞散防止部(42)上形成的槽(43)就可以收纳飞散的粘接剂(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磁头鼓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旋转变压器的回转磁头鼓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磁带录像机和数字式磁带录音机(以下,称为DAT)中,回转磁头鼓装置用作为在磁带(记录媒体)上进行磁记录/再生处理的装置。该回转磁头鼓装置,例如由下侧的固定磁鼓和上侧的回转磁鼓构成,在上侧的回转磁鼓上,例如以规定的间隔安装4个磁头。因而,随着上侧的回转磁鼓的回转,磁头也回转,在回转磁头鼓装置中,形成对卷绕联结成螺旋状的磁带进行磁记录/再生处理的结构。图9表示现有的回转磁头鼓装置1。回转磁鼓2做成能通过将由配设在固定磁鼓3上的马达4回转驱动的轴5压入轴孔6中,在固定磁鼓3上回转的结构。将保持在磁头座7上的磁头8配设在该回转磁鼓2上。磁头座7由例如金属基板构成,将磁头8配设在其前端部。用磁头固定螺钉9将该磁头座7固定在回转磁鼓2的下面。另外,将构成旋转变压器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固定在回转磁鼓2的下部。该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是与配设在固定磁鼓3上的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 1对向配置的,在各旋转变压器10、11上卷绕有线圈12。而且,通过该各线圈12间的电磁感应作用,旋转变压器10、11就形成在回转磁鼓2和固定磁鼓3之间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信号的收发的结构。另外,在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的上部配设终端13。在该终端13上配设与磁头8电连接的端子14,线圈12的端线与该端子14电连接。因而,在磁头8上再生的信号,能经由终端13、旋转变压器10、11将信号供给配设在固定磁鼓3上的信号用挠性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另外,来自信号用挠性印刷电路板的记录信号也可以经由旋转变压器10、11、终端13,供给磁头8。在与回转磁鼓2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对峙的位置上,形成圆筒状连接部2a,在该圆筒状连接部2a的端面上,形成粘接剂配设部15。将用于使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固定在回转磁鼓2上的粘接剂16填充在该粘接剂配设部15中。用该粘接剂16将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固定在回转磁鼓2上。另外,粘接剂配设部15的高度,即使是在高度大的场合,也只有0.2~0.3mm左右。另外,若着眼于配设在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10的上面的终端13,则将终端13的端部与回转磁鼓2的圆筒状连接部2a的外壁接触的同时,通过在其接触位置的下部形成槽部,以形成粘接剂飞散防止部17。为了防止多余的粘接剂16由粘接剂配设部15溢出,配设粘接剂飞散防止部17。因而,即使粘接剂16由粘接剂配设部15泄漏,用附近配设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17就可以防止其以上所述的泄漏,因而就可以防止回转磁头鼓装置1的周边机器被粘接剂16污染。特别是,回转磁头鼓装置1是大量生产的装置,在粘接剂16的填充工序中,凭经验可能要过剩地涂布粘接剂16。历来,该剩余的粘接剂要由操作者擦拭除去,但借助设粘接剂飞散防止部17,就可以不需要这种擦拭操作(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2000-195025号公报,第4~6页,第1~3图)。可是,为了在终端上通过形成槽以制造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就必须在板厚较薄的构件上形成槽。由于要在板厚较薄的构件上形成槽是困难的作业,所以产生了费时间和成本高的问题。另外,虽然可以通过在终端的端部上形成小的槽以形成粘接剂飞散防止部,但要在板厚较薄的构件上形成大的槽就有困难,因而在粘接剂大量泄漏的场合,就不能在槽中容纳全部粘接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能够可靠地容纳粘接剂的回转磁头鼓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的回转磁头鼓装置,其构成具有固定磁鼓,回转驱动的马达,配设磁头的同时、通过在上述固定磁鼓上利用上述马达的回转使上述磁头回转的回转磁鼓,通过配设在上述固定磁鼓上的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和借助粘接剂配设部固定在上述回转磁鼓上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在上述回转磁鼓一侧和固定磁鼓一侧之间进行信号收发的旋转变压器,和设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接受飞散的粘接剂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具有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的环状的第1环状构件,和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第1环构件上并向上述第1环状构件的内周侧突出的第2环状构件,从而形成收纳从上述粘接剂配设部飞散的粘接剂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中,由于通过粘接在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方形成2个环构件,所以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可以使收纳飞散的粘接剂的空间形成任意的大小。另外,在与耐热差的构件装配前,由于先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粘接粘接剂飞散防止部,所以可以使粘接剂完全硬化而对耐热差的构件没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的回转磁鼓具有有与上述回转磁鼓连接的上侧环和与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连接的下侧环的、并将上述磁头与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电连接的挠性印刷电路板,将上述下侧环用作上述第2环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中,作为粘接剂飞散防止部的一个环构件,通过使用挠性印刷电路板的下侧环,可以使部件减轻。本专利技术第3方案的回转磁鼓具有的特征是,上述第1环构件具有在其上面和下面形成环状的槽,将热固化型的树脂填充在该槽中。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中,通过将热固化型的树脂填充在环构件上形成的槽中,由于可以按照粘接剂飞散防止部无间隙那样设置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因此就可以防止由粘接剂飞散防止部接受的粘接剂泄漏。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的回转磁鼓具有的特征是,上述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具有一体地形成的与上述第1环构件相对应的部分和与上述第2环构件相对应的部分、在与第2环构件相对应的部分的下面具有形成环状的槽的粘接剂飞散防止构件,该粘接剂飞散防止构件在上述形成环状的槽中填充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并被粘接在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形成接纳从上述粘接剂配设部飞散的粘接剂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中,因为由一体成形构件构成上述第1环构件和上述第2环构件,所以可以没有粘接上述第1环构件和上述第2环构件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的分解图。图2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的回转磁鼓的剖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的剖面图。图4表示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上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A)表示俯视图,(B)表示X-X剖面图。图5表示将粘接剂收纳在粘接剂飞散防止部的槽中的状态图。(A)表示粘接剂飞散前,(B)表示粘接剂飞散后。图6表示在环状构件上形成V型槽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图7表示粘接剂飞散防止部的放大剖面图。(A)表示形成V型槽的粘接前的状态,(B)表示热固化型树脂填充在V型槽中的已粘接的状态。图8是表示粘接剂飞散防止部的另一实施例图。图9表示现有的回转磁头鼓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21的分解图。图2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21的回转磁鼓23的剖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21的剖面图。首先,用图1及图3说明回转磁头鼓装置21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磁头鼓装置21的构成包括固定磁头22的回转磁鼓23、挠性印刷电路板24、环构件25、固定在回转磁鼓23上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26、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27、使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27固定的固定磁鼓28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磁头鼓装置,其构成具有:固定磁鼓,回转驱动的马达,配设磁头的同时、通过在上述固定磁鼓上利用上述马达的回转使上述磁头回转的回转磁鼓,通过配设在上述固定磁鼓上的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和借助粘接剂配设部固定在 上述回转磁鼓上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在上述回转磁鼓一侧和固定磁鼓一侧之间进行信号收发的旋转变压器,和设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接受飞散的粘接剂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具有:用热固化型 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的环状的第1环状构件,和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第1环构件上并向上述第1环状构件的内周侧突出的第2环状构件,从而形成收纳从上述粘接剂配设部飞散的粘接剂的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5-16 2003-1388031.一种回转磁头鼓装置,其构成具有固定磁鼓,回转驱动的马达,配设磁头的同时、通过在上述固定磁鼓上利用上述马达的回转使上述磁头回转的回转磁鼓,通过配设在上述固定磁鼓上的固定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和借助粘接剂配设部固定在上述回转磁鼓上的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在上述回转磁鼓一侧和固定磁鼓一侧之间进行信号收发的旋转变压器,和设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接受飞散的粘接剂的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剂飞散防止部具有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回转一侧的旋转变压器上的环状的第1环状构件,和用热固化型树脂的粘接剂无间隙的粘接在上述第1环构件上并向上述第1环状构件的内周侧突出的第2环状构件,从而形成收纳从上述粘接剂配设部飞散的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胜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