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记录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34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在盒体中以堆叠状态容纳的信息记录介质、内转子和活门。当内转子转动时,活门部件打开和关闭盒体的开口部分。在活门与内转子的重叠表面上提供多个用于减少活门与内转子的接触面积的第一凸肋。在活门部件的侧面部分中,在活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通过第一台阶部分和第二台阶部分分别提供了第一和第二重叠部分。当侧面部分彼此重叠时,在活门部件上表面侧,一个活门部件与另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一重叠部分通过第一台阶部分连续地连接在一起。在活门部件下表面侧,一个活门部件与另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二重叠部分通过第二台阶部分连续地连接在一起,以关闭盒体中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开口部分。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以非重叠的位置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在盒体内以堆叠状态容纳了信息记录介质、内转子和活门。当内转子被转动时,叠盖在内转子上的活门在用于关闭提供在盒体中的开口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用于开启该开口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介绍
如图31至33所示,盒式记录介质101是一种已知的类型的盒式记录介质,其在盒体102中以堆叠状态容纳了信息记录介质103、内转子104和活门105,当内转子104被转动时,叠盖在内转子104上的活门105在用于关闭提供在盒体102中的开口部分106的第一位置(见图31)与用于开启开口部分106的第二位置(见图32)之间移动。如图33所示,以平面方式形成内转子104与活门105的重叠表面107。在重叠表面107的基本全部区域上内转子104与活门105进行接触。此外,如图34所示,活门105包括一对活门部件111和112。在活门部件111和112的移动方向(箭头标记A-B所示的方向)上于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相互重叠的弦边111a和112a上,活门105提供有通过第一台阶部分113的第一重叠部分114和第二重叠部分115。当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对置式弦边111a和112a彼此重叠时,如图35所示,在活门部件111和112的上表面,一个活门部件111的第一重叠部分114通过第一台阶部分113连续地连接到另一个活门部件112的第一重叠部分114。如图36所示,在活门部件111和112的下表面,一个活门部件111的第二重叠部分115在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台阶部分116,连续地连接到另一个活门部件112的第二重叠部分115。如图31所示,已知盒式记录介质101,盒体102中提供的用于记录和再现数据的开口部分106被设计成可以关闭。在通常的盒式记录介质101中,以平行于活门部件111和112的开和关移动方向的方式形成第一台阶部分113和第二台阶部分116(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332054)。上述的盒式记录介质101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1)如图33所示,由于在平面上形成内转子104与活门105的重叠表面107,所以内转子104和活门105在重叠表面107的基本整个区域上彼此接触。因此,摩擦阻力变大,妨碍了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平滑移动。(2)如图35所示,第一台阶部分113与第二台阶部分116彼此垂直地重叠,其中作为第一活门部件111的第一重叠部分114与另一活门部件112的第一重叠部分114之间的分界线的第一台阶部分113被暴露在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上表面,在一个活门部件111的第二重叠部分115与另一个活门部件112的第二重叠部分115之间的第二台阶部分116被暴露在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下表面,如图36所示。因此,降低了重叠部分的刚性。此外,由于第二台阶部分116与第一台阶部分113彼此重叠,所以灰尘或类似物容易从外部通过这些台阶部分116和113进入。(3)此外,如图37所示,平行于活门部件111和112的移动方向A-B形成第一台阶部分113和第二台阶部分116。因此,当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关闭时,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分别从其第一台阶部分113和第二台阶部分116的完全横向的方向移动。因此,如图38所示,一个活门部件111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13和116最终重叠在另一个活门部件112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13和116上,并具有指定的间隙G。当间隙G越小时,防止灰尘的效果就会越好。然而,间隙G太小时,由于制造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时产生的尺寸误差或由于装配活门部件时产生的装配误差,会导致一个活门部件111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13和116与另一个活门部件112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13和116相互干扰。因此,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的弦边111a和112a不能够彼此重叠。为了避免该对活门部件111和112关闭时产生的台阶部分的干扰,可以将间隙G设置的较宽。然而,当间隙G较宽时,灰尘或类似物就很可能进入盒体102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减小了重叠表面上内转子与活门的接触区域,从而减小了内转子与活门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以使活门能够平滑地移动,并提供凸肋,以使灰尘或类似物通过开口部分从内转子与活门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信息记录介质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当一对活门部件被关闭时,能够增强暴露在活门部件前表面的台阶部分和暴露在后表面的台阶部分,并且当该对活门部件被关闭时,一个活门部件的台阶部分能够与另一个活门部件的台阶部分确实地紧密接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在盒体中以堆叠状态容纳的信息记录介质、内转子和活门。当内转子被转动时,叠盖在内转子上的活门在用于关闭提供在盒体中的开口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用于开启开口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活门与内转子的重叠表面上提供用于减少活门与内转子之间接触面积的第一凸肋。因此,在移动活门时减小了内转子与活门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所以能够平滑地移动活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上述的按照第一方面的盒式记录介质中,形成高度超过0且不高于0.05mm的第一凸肋。因此,内转子与活门之间形成的间隙根据要求被抑制到最小,以抑制灰尘或类似物进入间隙。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上述的按照第一方面的盒式记录介质中,在内转子的表面上沿着活门的转动轨迹形成多个第一凸肋。因此,当活门定位在用于关闭开口部分的第一位置时,或者当活门定位在用于开启开口部分的第二位置时,活门能够与第一凸肋接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说明的盒式记录介质中,在开口部分中的第一凸肋的末端部分,沿着开口部分的外围边缘部分形成用于关闭多个第一凸肋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凸肋。因此,即使在多个第一凸肋之间的间隙中存在灰尘或类似物,也能够防止灰尘或类似物进入开口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一对活门部件,其分别包括位于弦边中的在活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通过台阶部分形成的第一重叠部分和第二重叠部分。当该对活门部件的弦边彼此重叠时,暴露在该对活门部件上表面侧的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一重叠部分与另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一重叠部分通过第一台阶部分被连续地连接在一起,暴露在该对活门部件下表面侧的所述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二重叠部分与所述另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二重叠部分通过第二台阶部分以重叠的状态被连续地连接在一起,以关闭盒体中提供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开口部分。暴露在活门部件上表面侧的所述第一台阶部分没有重叠在暴露在活门部件的下表面侧的所述第二台阶部分上。因此,所述另一个活门部件的台阶部分被所述一个活门部件支撑。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上述的第五方面说明的盒式记录介质中,在不平行于活门部件的开和关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所述台阶部分。因此,该对活门部件的台阶部分是相对的并且彼此靠近,它不同于通常的盒式记录介质,在通常的盒式记录介质中该对活门部件的台阶部分彼此完全横向的移动并且彼此重叠。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上述的第六方面说明的盒式记录介质中,相对于活门部件的开和关移动方向成约45度的倾斜角形成所述台阶部分。因此,当该对活门部件在开和关方向上移动时,台阶部分被如此设计,以使开和关移动方向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在盒体中以堆叠状态容纳的信息记录介质、内转子和活门,当内转子被转动时,叠盖在内转子上的活门在用于关闭提供在盒体中的开口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用于开启开口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活门与内转子的重叠表面上提供用于减少活门与内转子之间接触面积的第一凸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6-23 177507/03;JP 2003-6-24 178906/031.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在盒体中以堆叠状态容纳的信息记录介质、内转子和活门,当内转子被转动时,叠盖在内转子上的活门在用于关闭提供在盒体中的开口部分的第一位置与用于开启开口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活门与内转子的重叠表面上提供用于减少活门与内转子之间接触面积的第一凸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形成高度超过0且不高于0.05mm的第一凸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在内转子的表面上沿着活门的转动轨迹形成多个第一凸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式记录介质,其中在开口部分中的第一凸肋的末端部分,沿着开口部分的外围边缘部分形成用于封闭多个第一凸肋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凸肋。5.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一对活门部件,分别包括位于弦边中的在活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通过台阶部分形成的第一重叠部分和第二重叠部分,其中当该对活门部件的弦边彼此重叠时,暴露在该对活门部件上表面侧的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一重叠部分与另一个活门部件的第一重叠部分通过第一台阶部分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康之菊地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