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25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底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转接板、圆板、支撑轴、螺杆和限位板,各限位板底端均和底板本体顶端接触,底板本体顶端设置有限位装置,转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支撑箱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支撑箱底部上下滑动配合有定位板,定位板顶端和各弹簧底端固定连接,定位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支撑箱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横板,各横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纵板,各纵板靠近转接板中部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槽,各限位槽内部均上下滑动配合有滑动块,滑动块靠近转接板中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其减少底板受到外界撞击后变形的情况,便于维修。便于维修。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底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底板
,具体为一种车辆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底板在车辆内部起到支撑货物的作用,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由于道路的高低不同,底板受到外界撞击后,底板会变形,不利于底板的使用。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10333902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其主体结构为双层结构,包括由热塑性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形成的两个面板;在双层结构延伸的该区域中,每个面板具有至少两个具有凸形开放截面的连续强化结构;强化结构在至少两个位置设置有凹槽;在一个面板上的强化结构与其他面板上的相交;并且面板与设置在彼此装配的强化结构中的凹槽一起结合。
[0004]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底板受到外界撞击后易变形,在发生变形后,需要对底板进行机械矫正,成本较高,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底板受到外界撞击后变形的情况,便于维修的车辆底板结构。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板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和各所述圆板相对应的圆孔,各所述圆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各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各所述螺杆的顶端均穿过所述底板本体的中部,各所述螺杆的上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各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均和所述底板本体的顶端接触,所述底板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转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箱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支撑箱的底部上下滑动配合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端和各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支撑箱的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横板,各所述横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纵板,各所述纵板的靠近转接板中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槽,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配合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靠近转接板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和防护板的相对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连接绳,各所述连接绳分别穿过各对应所述限位板,各所述连接绳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母,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上板,所述上板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开设有让位槽,各所述连接绳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母,各所述第二定位螺母均位于各对应所述让位槽的内部,各所述第二定位螺母的中部均和所述上板的左部和右部通过螺钉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底端为凸起状。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左端安装有激光发生器,所述凹槽的右端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0012]优选的,所述转接板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卡位板。
[0013]优选的,所述底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靠近转接板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垫。
[0015]优选的,所述转接板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远离转接板的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各所述凸板的顶端均和所述转接板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该车辆底板结构,通过在防护板受到撞击后,防护板移动位置,进而挤压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缓冲部分冲击力,通过滑动块在纵板内滑动,进而限制住支撑板的移动姿态,减少支撑板旋转的情况,并通过支撑轴、螺杆和圆板连接底板本体和转接板,通过进而固定住转接板,并通过拆卸螺母进而将螺杆拆下,进而将转接板在下方拆下,进而便于拆卸转接板,达到减少底板受到外界撞击后变形的情况,便于维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纵板、滑动块和防护罩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板本体;2、转接板;3、圆板;4、支撑轴;5、螺杆;6、限位板;7、支撑箱;8、弹簧;9、定位板;10、防护板;11、横板;12、纵板;13、滑动块;14、支撑板;15、连接管;16、连接绳;17、第一定位螺母;18、上板;19、第二定位螺母;20、激光发生器;21、激光接收器;22、卡位板;23、缓冲垫;24、耐磨垫;25、防护罩;26、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6,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1,底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底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23,缓冲垫23为橡胶垫;通过缓冲垫23缓冲掉部分冲击力,在受到冲击力后,减少底板本体1的变形量,并通过底板本体1的内部空腔,代替使用实心的底板本体1,进而减少底板本体1的重量,底板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转接板2,转接板2的中部
转动连接有圆板3,转接板2的中部设置有和各圆板3相对应的圆孔,各圆板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4,各支撑轴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各螺杆5的顶端均穿过底板本体1的中部,各螺杆5的上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6,各限位板6的底端均和底板本体1的顶端接触。
[0029]进一步的,底板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连接绳16,连接绳16为钢丝绳,各连接绳16分别穿过各对应限位板6,各连接绳16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母17,连接管15的顶端设置有上板18,上板18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开设有让位槽,各连接绳16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母19,各第二定位螺母19均位于各对应让位槽的内部,各第二定位螺母19的中部均和上板18的左部和右部通过螺钉连接;通过和连接绳16之间配合,并通过第一定位螺母17和上板18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进而限制住连接绳16的位置,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母19限制住连接绳16的另一端,进而限制住连接绳16的位置,并通过连接绳16穿过各限位板6,进而减少限位板6横向旋转,进而减少限位板6松动的情况,达到进一步提高使用稳定性的效果,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板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转接板(2),所述转接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圆板(3),所述转接板(2)的中部设置有和各所述圆板(3)相对应的圆孔,各所述圆板(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4),各所述支撑轴(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各所述螺杆(5)的顶端均穿过所述底板本体(1)的中部,各所述螺杆(5)的上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6),各所述限位板(6)的底端均和所述底板本体(1)的顶端接触,所述底板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转接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箱(7),所述支撑箱(7)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箱(7)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8),所述支撑箱(7)的底部上下滑动配合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的顶端和各所述弹簧(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0),所述支撑箱(7)的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横板(11),各所述横板(1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纵板(12),各所述纵板(12)的靠近转接板(2)中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槽,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配合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的靠近转接板(2)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各所述支撑板(14)和防护板(10)的相对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鸣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骏普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