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09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后防护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包括支撑板、转接板、中板、限位轴、挡板、第一连板、多个第一弹簧、第二连板、双头缓冲装置、连接块和长板,长板顶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圆柱滑轨上部左右滑动配合有压板,长板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压板前端固定连接有隔板,固定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内壁前后滑动配合有滑动管,滑动管内部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前端和滑动管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滑动管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其减少受到外界冲击力后易损坏的情况,维修成本较低,提高缓冲外界冲击力的效果,防护性较高。防护性较高。防护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后防护栏
,具体为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后部受到撞击时,车辆若装有后防护栏,则后防护栏和撞击物接触,进而减少车辆后部的损坏。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365168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其包括:立撑;以及安装在立撑上的后防护栏;其中后防护栏由日字型管件构成。本技术车辆后防护栏总成通过对后防护栏、立撑等部件结构进行改进,在确保具有较高的防护功能前提下,减轻了零件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简化了结构。
[0004]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冲击力后易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缓冲外界冲击力的效果较低,防护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受到外界冲击力后易损坏的情况,维修成本较低,提高缓冲外界冲击力的效果,防护性较高的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板,所述中板的四角位置区域均上下滑动配合有限位轴,所述中板的下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和各所述限位轴的底端连接,所述中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各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均和所述中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板的左部和右部均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上侧设置有双头缓冲装置,所述双头缓冲装置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各所述连接块的下部均和各对应所述第一连板的上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接板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的顶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所述圆柱滑轨的上部左右滑动配合有压板,所述长板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压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壁前后滑动配合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后端和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和所述滑动管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圆周外壁和所述限位套的中部前后滑动配合,所述滑动轴的后端穿过所述固定板的中部。
[0009]优选的,各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各所述固定套的上部均球面
副连接有支撑球,各所述支撑球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架轴,各所述架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双头缓冲装置的上侧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和各对应所述旋转板的上部通过轴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凸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转接板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各所述卡板的外壁均和所述防护套的内壁滑动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双头缓冲装置包括架管,所述架管的左右滑动配合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靠近架管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架管的中部左右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二滑动板,各所述第二滑动板和各对应所述输出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各所述输出轴的圆周外壁均套装有第三弹簧,各所述第三弹簧分别位于第二滑动板和对应第一滑动板之间。
[0012]优选的,两个第二滑动板的相对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架管的内壁之前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五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球,所述转接球的圆周外壁球面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板。
[0014]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端四角位置区域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通过隔板受到冲击力后带动压板在滑轨上滑动,进而压缩第二弹簧,进而缓冲部分隔板处受到撞击后的冲击力,通过限位套限制住第二弹簧的位置,并通过滑动管在支撑套内滑动,进而减少滑动轴和第二弹簧的变形,通过挡板受到冲击力后,挡板带动限位轴和第一连板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移动,通过双头缓冲装置缓冲部分冲击力,并通过第一弹簧进一步缓冲部分底部受到的冲击力,通过多处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达到减少受到外界冲击力后易损坏的情况,维修成本较低,提高缓冲外界冲击力的效果,防护性较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连板、连接块和凸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板;2、转接板;3、中板;4、限位轴;5、挡板;6、第一连板;7、第一弹簧;8、第二连板;9、连接块;10、长板;11、圆柱滑轨;12、压板;13、凸块;14、固定板;15、隔板;16、支撑套;17、滑动管;18、限位套;19、第二弹簧;20、滑动轴;21、固定套;22、支撑球;23、架轴;24、旋转板;25、凸板;26、防护套;27、卡板;28、架管;29、输出轴;30、第一滑动板;31、第二滑动板;32、第三弹簧;33、第四弹簧;34、第五弹簧;35、转接块;36、转接球;37、连接套;38、防撞板;39、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5,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前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转接板2,转接板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板3,中板3的四角位置区域均上下滑动配合有限位轴4,中板3的下侧设置有挡板5,挡板5的顶端和各限位轴4的底端连接,中板3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板6,第一连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7,各第一弹簧7的底端均和中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板6的左部和右部均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8,第一连板6的上侧设置有双头缓冲装置,双头缓冲装置包括架管28,架管28的左右滑动配合有输出轴29,输出轴29的靠近架管28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30,架管28的中部左右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二滑动板31,各第二滑动板31和各对应输出轴29的相对端固定连接,各输出轴29的圆周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前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转接板(2),所述转接板(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板(3),所述中板(3)的四角位置区域均上下滑动配合有限位轴(4),所述中板(3)的下侧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顶端和各所述限位轴(4)的底端连接,所述中板(3)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板(6),所述第一连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7),各所述第一弹簧(7)的底端均和所述中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板(6)的左部和右部均通过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8),所述第一连板(6)的上侧设置有双头缓冲装置,所述双头缓冲装置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各所述连接块(9)的下部均和各对应所述第一连板(6)的上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接板(2)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长板(10),所述长板(10)的顶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11),所述圆柱滑轨(11)的上部左右滑动配合有压板(12),所述长板(10)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压板(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5),所述固定板(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16),所述支撑套(16)的内壁前后滑动配合有滑动管(17),所述滑动管(1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套(18),所述限位套(18)的后端和所述固定板(1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前端和所述滑动管(17)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17)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20),所述滑动轴(20)的圆周外壁和所述限位套(18)的中部前后滑动配合,所述滑动轴(20)的后端穿过所述固定板(14)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效果好的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块(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1),各所述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鸣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骏普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