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36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机架上设置有直线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轮胎修整机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压胎整形机构;所述的直线传送线从旋转驱动机构内部穿过;所述的压胎整形机构包括上压胎机构和下压胎机构,上压胎机构和下压胎机构分布在直线传送线上方和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轮胎自转相对现有旋转压轮结构更加简单,压轮上下配合可以确保轮胎完全入位,提升了修整效果,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装配设备,具体是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轮胎通过装胎机完成自动装配后,轮胎与轮毂之间可能没有入位的地方需要后序进行修整,现有的轮胎修机构一般是压轮放置工作台上,通过压轮围绕着轮胎旋转挤压,这种旋转挤压的方式只能过行单面挤压修整,无法实现上下两面的修整,因此当下侧轮胎未入位时修整机构无法完成修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轮胎修整机构采用轮胎自动,修整挤压轮在上下两侧配合完成修整工作,本技术轮胎自转相对挤压轮旋转结构更加简单,挤压轮上下配合确保轮胎完全入位,提升了修整效果,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机架上设置有直线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轮胎修整机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压胎整形机构;所述的直线传送线从旋转驱动机构内部穿过;所述的压胎整形机构包括上压胎机构和下压胎机构,上压胎机构和下压胎机构分布在直线传送线上方和下方。
[0006]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分布在直线传送线两侧的两组摩擦驱动柱,每组摩擦驱动柱均枢接在各自的摩擦支架上,两组摩擦支架对称分布在直线传送线两侧,两组摩擦支架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带动摩擦支架同步靠近或远离直线传送线。
[0007]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臂、连杆和连动气缸,连动气缸的缸体枢接在机架上,连动气缸的驱动杆与其中一侧的摩擦支架连接,连动臂中部枢接在机架上,连动臂的两端通过连杆分别与两侧的摩擦支架活动连接。
[0008]每组摩擦驱动柱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主动驱动柱由驱动电机带动。
[0009]在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中部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的侧壁为斜面或弧面结构。
[0010]所述的上压胎机构和下压胎机构均包括压胎轮组、调节座和压胎升降机构,所述的调节座包括调节板、调节丝杆和丝杆座,调节丝杆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座上,调节丝杆方向与直线传送线方向平行,调节丝杆上设有两段方向相板的螺纹段,两段螺纹段对称分布在调节丝杆的两端,两段螺纹段上均旋接有丝杆螺母,在调节丝杆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导轨,压胎轮组与导轨上的滑块固连,同时压胎轮组还与丝杆螺母固连。
[0011]所述的压胎轮组包括压胎座和两个压轮,压胎座具有凸起部,凸起部的端部固定有压轮座,压轮座上设置有压轮轴,两个压轮枢接在压轮轴上。
[0012]本技术通过摩擦柱将轮胎和轮毂稍稍抬起并水平自转,压胎轮组在上下两个方向将抵在轮胎侧部,在轮胎自转过程中完成修整工作,确保轮胎装配到位,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直线传送线与轮胎修整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轮胎修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为本技术轮胎修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为本技术轮胎修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7]图5为本技术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压胎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6所示,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直线传送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轮胎修整机构5,轮胎修整机构5包括旋转驱动机构51和压胎整形机构;所述的直线传送线11从旋转驱动机构51内部穿过;所述的压胎整形机构包括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上方和下方。
[0020]旋转驱动机构51包括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两侧的两组摩擦驱动柱511,每组摩擦驱动柱511均枢接在各自的摩擦支架512上,两组摩擦支架512对称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两侧,两组摩擦支架512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带动摩擦支架512同步靠近或远离直线传送线11。
[0021]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臂513、连杆514和连动气缸515,连动气缸515的缸体枢接在机架1上,连动气缸515的驱动杆与其中一侧的摩擦支架512连接,连动臂513中部枢接在机架1上,连动臂513的两端通过连杆514分别与两侧的摩擦支架512活动连接。
[0022]每组摩擦驱动柱511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主动驱动柱由驱动电机516带动。
[0023]在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中部设置有环状凹槽517,环状凹槽517的侧壁为斜面或弧面结构。
[0024]所述的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均包括压胎轮组521、调节座522和压胎升降机构523,所述的调节座522包括调节板524、调节丝杆525和丝杆座526,调节丝杆525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座526上,调节丝杆525方向与直线传送线11方向平行,调节丝杆525上设有两段方向相板的螺纹段,两段螺纹段对称分布在调节丝杆525的两端,两段螺纹段上均旋接有丝杆螺母,在调节丝杆525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导轨527,压胎轮组521与导轨527上的滑块528固连,同时压胎轮组521还与丝杆螺母固连。
[0025]所述的压胎轮组521包括压胎座529和两个压轮533,压胎座529具有凸起部530,凸起部530的端部固定有压轮座532,压轮座532上设置有压轮轴,两个压轮533枢接在压轮轴上。
[0026]本技术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0027]首先将轮毂和轮胎放置在机架1工作平台处直线传送线11上,并且轮胎叠放置轮毂的上方,直线传送线11将轮毂和轮胎超线传送到装胎机构处时,直线传送线11两侧的感应探头探测到轮毂和轮胎进入装胎区后停止传送,在装胎区完成装胎工作后,使得装上轮胎的轮毂回到直线传送线11上;直线传送线11将装上轮胎的轮毂传送到轮胎修整机构5内,直线传送线11两侧的感应探头探测到轮胎和轮毂进入轮胎修整区后马上停止传送,接着连动气缸515驱动一侧的摩擦支架512向中间夹紧,两侧的摩擦支架512通过连动机构连接,一侧的摩擦支架512向中间夹紧同时,通过连杆514带动连动臂513旋转,连动臂513通过另一侧的连杆514使得另一侧的摩擦支架512同时向中间夹紧,由于在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中部设置有环状凹槽517,环状凹槽517的侧壁为斜面或弧面结构;而轮胎外缘为圆弧形结构,当摩擦支架512上的摩擦驱动柱511夹住轮胎时,轮胎会被稍稍抬起脱离直线传送线11,此时驱动电机516带动主动驱动柱旋转,主动驱动柱和从动摩擦柱与轮胎通过摩擦力使轮胎自转,同时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从上下两个方向将压胎轮组521抵在轮胎侧部,压胎轮组521上的压轮533对轮胎完成修整工作确保轮胎装配到位。
[0028]本技术通过摩擦柱将轮胎和轮毂稍稍抬起并水平自转,压胎轮组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直线传送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置有轮胎修整机构(5),轮胎修整机构(5)包括旋转驱动机构(51)和压胎整形机构;所述的直线传送线(11)从旋转驱动机构(51)内部穿过;所述的压胎整形机构包括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上压胎机构(52)和下压胎机构(53)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上方和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机构(51)包括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两侧的两组摩擦驱动柱(511),每组摩擦驱动柱(511)均枢接在各自的摩擦支架(512)上,两组摩擦支架(512)对称分布在直线传送线(11)两侧,两组摩擦支架(512)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带动摩擦支架(512)同步靠近或远离直线传送线(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臂(513)、连杆(514)和连动气缸(515),连动气缸(515)的缸体枢接在机架(1)上,连动气缸(515)的驱动杆与其中一侧的摩擦支架(512)连接,连动臂(513)中部枢接在机架(1)上,连动臂(513)的两端通过连杆(514)分别与两侧的摩擦支架(512)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永建谢群标孔挺杰安德存
申请(专利权)人:皮休车轮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