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04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信息部的、可以对距光入射侧远的侧的信息部稳定且高可靠性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记录媒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光记录媒体,即,将L1层的内周侧的测试区域的最内周信道的半径位置R(1,TI,i)、L1层的外周侧的测试区域的最外周信道的半径位置R(1,TO,o)、L0层的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内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R(0,G,i)以及L0层的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外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R(0,G,o)距光记录媒体中心的距离分别设定为R1、R2、R3和R4,将光束聚光于L1层时在L0层的光束的半径设定为r时,下述式(1)和(2)的关系成立,R1≥R3+r…(1);R2≤R4-r…(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记录媒体,更具体来说涉及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具备基片和记录层的信息部、并且其至少一个信息部在基片上具有信息预先被预格式化的ROM区域和追记信息用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光记录媒体。
技术介绍
作为光记录媒体,只读型、追记型和可擦写型的各种光盘被广泛应用。尤其是DVD-ROM(只读型)、DVD-R(追记型)和DVD-RAM(可擦写型)广为熟知。这些光盘中,例如DVD-R的制作方法如下所示。首先,在厚度为0.6mm的光透过型的圆盘状基片上涂布有机染料材料,形成记录层;然后,在记录层上层积光反射层,制成光盘(记录盘)。该DVD-R的记录盘具有4.7GB的记录容量。接着,将上述的记录盘和厚度为0.6mm的不能写入的空白光盘相贴合,这样可以制成记录容量为4.7GB的单面记录型DVD-R。另外,也有将两张具有4.7GB记录容量的记录盘贴合而形成的记录容量为9.4GB的双面记录型DVD-R。这种双面记录型DVD-R通过从两面进行激光照射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双面记录型DVD-R具有9.4GB的大容量的记录容量,但是由于通过从两面进行激光照射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因而在对反面的记录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需要将光盘翻过来。最近,针对将2张记录盘进行贴合而形成的光盘提出了仅从光盘的单面进行激光照射就可以在两个记录盘进行信息记录的光盘(单面双层型的光盘)(参照例如特开平11-66622号公报)。实际上,记录容量为8.5GB的单面双层型的光盘正在被开发,市场正在扩展。上述的单面双层型的光盘的结构为从光束的入射侧依次设有第1记录盘(以下也称为第1信息部)、隔离层和第2记录盘(以下也称为第2信息部)。针对第2信息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时,光束通过第1信息部和隔离层被照射到第2信息部。但是,对于上述的单面双层型的光盘,由于在第1信息部的基片上形成镜面部、被预格式化的信息区域等与基片形状不同的区域,因而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束的光线透过率会因在第1信息部的基片上形成的形状不同的各区域而不同。另外,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束的光线透过率在第1信息部的记录层内的未记录的信息记录区域、记录后的信息记录区域等也不相同。即,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束的光线透过率会因第1信息部内的基片形状、记录层的记录状态而不同。因此,在针对单面双层型光盘的第2信息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时,光束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线透过率不同的区域时,即使从光源照射的光量为一定,到达第2信息部的光束的照射光量也会产生变化。上述到达第2信息部的光束的光量变化,除了来自第2信息部的反射光量以外,无法检测。因而,通过针对第2信息部的再生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Auto Gain Control),能够对应该光量变化。但是,由于光束内的光强度分布不均一,对于聚焦误差信号、循轨误差信号会产生补偿。这样的补偿对于第2信息部的再生信号品质会产生超出由于光束的光量变化而引起的影响的负面影响,成为使信息再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根据情况,在第2信息部的记录再生时有时也会无法维持聚焦控制或者循轨控制。进而,到达第2信息部的光束的光量变化在信息记录时会产生如下的致命影响。用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透过率高的区域的光束设定第2信息部的记录功率时,在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透过率低的区域的光束照射的第2信息部的区域,则光束的记录功率有可能变得功率不足,信号产生大的不对称。另外,在相反的情况下,即用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透过率低的区域的光束设定第2信息部的记录功率时,在通过第1信息部的光透过率高的区域的光束照射的第2信息部的区域,则由于以过功率写入信号,有可能产生串写(在相邻的信道的信号处重复写入)。另外,在确定第2信息部的记录功率的测试中要是存在光束的光透过率变化,则在确定记录功率时会受到记录光量变化和再生振幅变化的双重影响,从而有可能没有确定记录功率就终止了测试运作,不能进行第2信息部全体的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2个或者2个以上信息部、可以稳定且高可靠性地对距光入射侧远的侧的信息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记录媒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一种光记录媒体,其为通过光束的照射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为具有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所述第1信息部具有第1基片和第1记录层,且上述光束从第1基片侧入射,所述第2信息部具有第2基片和第2记录层,且第2记录层被配置在第1信息部的第1记录层侧;第1信息部具有第1预格式化区域和第1信息记录区域,在与第1预格式化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凸点和凹坑,在与第1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上述光束的导向槽;第2信息部具有第2信息记录区域和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被第2信息记录区域内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的至少一者所包括并且用于确定记录信息时的记录条件,在与第2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2基片上的区域设有上述光束的导向槽;将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域的最内周信道的半径位置、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域的最外周信道的半径位置、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内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以及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外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距上述光记录媒体中心的距离分别设定为R1、R2、R3和R4,将上述光束聚光于第2信息部时在第1信息部的上述光束的半径设定为r时,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1)R1≥R3+r…(1)成立,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2)R2≤R4-r…(2)成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优选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均设有测试区域,上述式(1)和(2)两者均成立。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还优选在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之间具有隔离层。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中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的物理格式的位置关系的一例如图4所示。图4所表示的例子为在第2信息部的第2信息记录区域内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均设有测试区域时的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即,其为将图4中的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的测试区域的最内周信道的半径位置R(1,TI,i)、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的测试区域的最外周信道的半径位置R(1,TO,o)、第1信息部的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内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R(0,G,i)和第1信息部的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外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R(0,G,o)距光记录媒体中心的距离分别设定为R1、R2、R3和R4时,在上述各区域的半径位置之间上述式(1)和(2)两者的关系成立时的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上述的半径位置R(P1,P2,P3)的括号内的各参数的意思如下所述。第1参数P1是表示半径位置R属于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中哪一个信息部的参数,属于第1信息部(L0层)时,以“0”来表示,属于第2信息部(L1层)时,以“1”来表示。第2参数P2是表示属于物理格式中的哪一个区域的半径位置的参数,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的测试区域的情况以“TI”表示,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的测试区域的情况以“TO”表示,信息记录区域(形成沟槽的区域)的情况以“G”表示,并且,记录用户信息等的信息记录再生区域的情况以“D”表示。另外,第3参数P3是表示半径位置是被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记录媒体,其为通过光束的照射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为:具有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所述第1信息部具有第1基片和第1记录层,且所述光束从第1基片侧入射,所述第2信息部具有第2基片和第2记录层,且第2记录层被配置在第1信息部的第1记录层侧;第1信息部具有第1预格式化区域和第1信息记录区域,在与第1预格式化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凸点和凹坑,在与第1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所述光束的导向槽;第2信息部具有第2信息记录区域和 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被第2信息记录区域内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的至少一者所包括、并且用于确定信息记录时的记录条件,在与第2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2基片上的区域设有所述光束的导向槽;将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 域的最内周信道的半径位置、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域的最外周信道的半径位置、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内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以及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外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距所述光记录媒体中心的距离分别设定为R1、R2、R3和R4,将所述光束聚光于第2信息部时在第1信息部的所述光束的半径设定为r时,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1)R1≥R3+r…(1)成立,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 2)R2≤R4-r…(2)成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30 2004-2857581.一种光记录媒体,其为通过光束的照射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为具有第1信息部和第2信息部,所述第1信息部具有第1基片和第1记录层,且所述光束从第1基片侧入射,所述第2信息部具有第2基片和第2记录层,且第2记录层被配置在第1信息部的第1记录层侧;第1信息部具有第1预格式化区域和第1信息记录区域,在与第1预格式化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凸点和凹坑,在与第1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1基片上的区域设有所述光束的导向槽;第2信息部具有第2信息记录区域和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被第2信息记录区域内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的至少一者所包括、并且用于确定信息记录时的记录条件,在与第2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第2基片上的区域设有所述光束的导向槽;将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域的最内周信道的半径位置、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时的该测试区域的最外周信道的半径位置、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内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以及第1信息记录区域的最外周导向槽的半径位置距所述光记录媒体中心的距离分别设定为R1、R2、R3和R4,将所述光束聚光于第2信息部时在第1信息部的所述光束的半径设定为r时,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1)R1≥R3+r …(1)成立,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外周附近设有测试区域的情况,下述式(2)R2≤R4-r …(2)成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第2信息记录区域的内周附近和外周附近均设有测试区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弘昌史石崎修杉山寿纪长泷义幸太田宽纪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