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72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涉及脉冲阻尼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体装置、进气装置、监测装置、充气装置、导流装置,主体装置设置在管道上,进气装置设置在监测装置的侧面,监测装置设置在主体装置的顶部,充气装置设置在主体装置的内部并延伸至主体装置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体装置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通过设置进气装置可以对阻尼器进行供气,便于阻尼器的使用,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管内的液体和气囊压力,通过设置充气装置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和保持压力,以便于气囊的使用,通过设置导流装置可以将管内液体进行导流,在阻尼器内实现脉冲整流,并设置多个气囊,整流效果极好。整流效果极好。整流效果极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


[0001]本技术属于脉冲阻尼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一种为运动提供阻力并降低运动能量的装置,但是现有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譬如,现有的气囊式阻尼器只适用于脉动频率小于7Hz的应用,因为如果频率太高则气囊来不及做出反应,起不到消除脉动的效果,而且普通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的整流效果一般,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场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譬如,现有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只适用于脉动频率小于7Hz的应用,因为如果频率太高则气囊来不及做出反应,起不到消除脉动的效果,而且普通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的整流效果一般,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场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包括主体装置、进气装置、监测装置、充气装置、导流装置,所述主体装置设置在管道上,所述进气装置设置在监测装置的侧面,所述监测装置设置在主体装置的顶部,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主体装置的内部并延伸至主体装置的顶部,所述导流装置设置在主体装置的内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壳体、进口管、出口管、法兰盘、检修盖,所述进口管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进口管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出口管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出口管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设置在进口管和出口管的端口处,所述法兰盘与进口管和出口管固定连接,所述检修盖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检修盖与壳体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充气管、气囊、阀座、支柱,所述充气阀设置在阀座的顶部,所述充气阀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充气阀的底部,所述充气管与充气阀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气囊的顶部,所述充气管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囊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阀座设置在支柱的顶部,所述阀座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柱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柱与壳体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压力表,所述底座设置在检修盖的顶部,所述底座与检修盖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表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压力表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手阀、进气管,所述进气手阀设置在进气管的内部并延伸至进气管的外部,所述进气手阀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设置在底座的侧面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柱、隔板,所述导流柱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导流柱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支柱的底部,所述隔板与支柱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主体装置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气囊式脉冲阻尼器,通过设置进气装置可以对阻尼器进行供气,便于阻尼器的使用,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管内的液体和气囊压力。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充气装置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和保持压力,以便于气囊的使用,通过设置导流装置可以将管内液体进行导流,在阻尼器内实现脉冲整流,并设置多个气囊,整流效果极好。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A

A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主体装置;101、壳体;102、进口管;103、出口管;104、法兰盘;105、检修盖;2、进气装置;201、进气手阀;202、进气管;3、监测装置;301、底座;302、压力表;4、充气装置;401、充气阀;402、充气管;403、气囊;404、阀座;405、支柱;5、导流装置;501、导流柱;50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包括主体装置1、进气装置2、监测装置3、充气装置4、导流装置5,主体装置1设置在管道上,进气装置2设置在监测装置3的侧面,监测装置3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顶部,充气装置4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内部并延伸至主体装置1的顶部,导流装置5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内部。
[0025]主体装置1包括壳体101、进口管102、出口管103、法兰盘104、检修盖105,进口管102设置在壳体101的一侧并延伸至壳体101的内部,进口管102与壳体101固定连接,出口管103设置在壳体101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壳体101的内部,出口管103与壳体101固定连接,法兰盘104设置在进口管102和出口管103的端口处,法兰盘104与进口管102和出口管103固定连
接,检修盖105设置在壳体101的顶部,检修盖105与壳体10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主体装置1中的壳体101、进口管102、出口管103、法兰盘104、检修盖105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气囊式脉冲阻尼器。
[0026]充气装置4包括充气阀401、充气管402、气囊403、阀座404、支柱405,充气阀401设置在阀座404的顶部,充气阀401与阀座404固定连接,充气管402的一端设置在充气阀401的底部,充气管402与充气阀401固定连接,充气管402的另一端设置在气囊403的顶部,充气管402与气囊403固定连接,气囊403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气囊403与壳体101固定连接,阀座404设置在支柱405的顶部,阀座404与支柱405固定连接,支柱405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支柱405与壳体10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充气装置4中的充气阀401、充气管402、气囊403、阀座404、支柱405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和保持压力,以便于气囊的使用。
[0027]监测装置3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包括主体装置(1)、进气装置(2)、监测装置(3)、充气装置(4)、导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设置在管道上,所述进气装置(2)设置在监测装置(3)的侧面,所述监测装置(3)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顶部,所述充气装置(4)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内部并延伸至主体装置(1)的顶部,所述导流装置(5)设置在主体装置(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壳体(101)、进口管(102)、出口管(103)、法兰盘(104)、检修盖(105),所述进口管(102)设置在壳体(101)的一侧并延伸至壳体(101)的内部,所述进口管(102)与壳体(1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103)设置在壳体(101)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壳体(101)的内部,所述出口管(103)与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04)设置在进口管(102)和出口管(103)的端口处,所述法兰盘(104)与进口管(102)和出口管(103)固定连接,所述检修盖(105)设置在壳体(101)的顶部,所述检修盖(105)与壳体(1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4)包括充气阀(401)、充气管(402)、气囊(403)、阀座(404)、支柱(405),所述充气阀(401)设置在阀座(404)的顶部,所述充气阀(401)与阀座(404)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402)的一端设置在充气阀(401)的底部,所述充气管(402)与充气阀(40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庆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楚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