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磁盘驱动装置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及柔性电缆悬臂组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73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包括微驱动器框体及安装在该微驱动器框体上的柔性电缆。该柔性电缆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一组连接触点、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组连接触点及集成于所述柔性电缆上、用于连接上述两组连接触点的导线(tr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息记录盘驱动设备,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磁盘驱动系统之磁头折片组合的微驱动器及悬臂,及用于减少导线振动的微驱动器及悬臂。
技术介绍
一种常见的信息存储设备是磁盘驱动系统,其使用磁性媒介来存储数据及设置于该磁性媒介上方的移动式读写头来选择性地从磁性媒介上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在磁性媒介上。消费者总是希望这类磁盘驱动系统的存储容量不断增加,同时希望其读写速度更快更精确。因此磁盘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开发具有较高存储容量的磁盘驱动单元,比如通过减少磁盘上的磁道宽度或磁道间距的方式增加磁道的密度,进而间接增加磁盘的存储容量。然而,随着磁道密度的增加,对读写头的位置控制精度也必须相应的提高,以便在高密度磁盘中实现更快更精确的读写操作。随着磁道密度的增加,使用传统技术来实现更快更精确将读写头定位于磁盘上适当的磁道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磁盘制造商一直寻找提高对读写头位置控制的方式,以便利用不断增加的磁道密度所带来的益处。磁盘制造商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高读写头在高密度盘上位置控制精度的方法为采用第二个驱动器,也叫微驱动器。该微驱动器与一主驱动器配合共同实现控制读写头的位置精度及访问速度。包含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包括:微驱动器框体;及安装在该微驱动器框体上的柔性电缆,其中该柔性电缆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一组连接触点,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组连接触点及集成于所述柔性电缆上、用于连接上述两组连接触 点的导线(trac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头折片组合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包括微驱动器框体;及安装在该微驱动器框体上的柔性电缆,其中该柔性电缆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一组连接触点、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组连接触点及集成于所述柔性电缆上、用于连接上述两组连接触点的导线(trac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驱动器框体包括集成于该微驱动器框体的连接触点支撑板,该连接触点支撑板支撑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和第二组连接触点中的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微驱动器框体包括集成于该微驱动器框体的连接触点支撑板,该连接触点支撑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并暴露出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和第二组连接触点中的一个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微驱动器框体包括连接到所述磁头折片组合悬臂上的底支撑板、支撑所述磁头折片组合磁头的顶支撑板及连接所述该底支撑板与顶支撑板的一对侧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每一侧臂上的压电元件,每一压电元件可被激发而引起侧臂的选择性移动,所述侧臂的移动可引起顶板移动,进而使磁头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柔性电缆包括含有至少一个顶部及底部的绝缘层,该顶部安装于所述微驱动器框体的顶支撑板上,该底部安装在所述微驱动器框体的底支撑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括悬臂连接触点,用于与所述悬臂上相应的连接触点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包括磁头连接触点,用于与所述磁头上对应的连接触点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缆安装于所述微驱动器框体的前表面上,该前表面面向所述磁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缆安装在微驱动器框体的后表面上,该后表面背向上述磁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驱动器框体包括集成于该微驱动器框体的连接触点支撑板,该连接触点支撑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磁头连接触点暴露出来的开口,以使所述磁头连接触点与磁头上对应的连接触点电性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集成于底部并自该底部延伸出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包括与悬臂上相应的连接触点电性连接的悬臂连接触点。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缆安装在所述微驱动器框体的前表面上,该前表面面向上述磁头。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缆安装在所述微驱动器框体的后表面上,该后表面背向所述磁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电缆框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微驱动器框体包括集成于该微驱动器框体的连接触点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