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55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移动杆(2),所述移动杆(2)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移动杆(2)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沿着移动杆(2)移动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与移动杆(2)之间设有海绵(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不仅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给乘坐人员提供一个撞击缓冲,对乘坐人员提供保护,还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为乘坐人员提供更好的被解救空间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一种座椅驱动设备。一种座椅驱动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驱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座椅驱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智能程度及乘车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升级改造成了车辆改造的必然选择,其中车辆的内部件特别是车内座椅具有很好的智能化改造空间。
[0003]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保证乘坐人员在出现车祸时的安全,设有许多保障装置,比如安全气囊、撞击护栏,但安全气囊仅能提供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防护,而安全气囊在弹开后会伴随着导致乘坐人员窒息的危险,在后续消防员对乘坐人员进行解救的时候,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不利于解救的进行,而撞击护栏设于车辆的外圈,仅能提供车辆的撞击时的缓冲效果,在车辆撞击后也无法对解救乘坐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
[0004]在车辆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坐人员的保护,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对乘坐人员的解救也同样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仅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给乘坐人员提供一个撞击缓冲,对乘坐人员提供保护,还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为乘坐人员提供更好的被解救空间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包括底座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移动杆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沿着移动杆移动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移动杆之间设有海绵。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移动杆进行移动,海绵可以进行第一次压缩,使移动杆在移动过程中进行缓冲,从而达到座椅在移动过程中得到缓冲的目的,进而实现车辆的发生碰撞时,对乘坐人员进行保护的效果,而在车辆发生碰撞后,海绵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压缩,从而提供乘坐人员更多的解救空间,可以避免安全气囊造成的窒息,也可以避免车辆内部对乘坐人员的压迫性,避免乘坐人员的肢体出现压迫性缺血的症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杆共设有两根,两根移动杆分别设于底座的两侧,两根所述移动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保证两个移动杆进行同步移动,通过所述改进,保证移动杆与座椅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座椅移动的稳定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销,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着移动杆的移动方向阵列设置,所述定位销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定位销进行移动的定位电机,定位销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与定位孔的配合和分离,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连接处呈锥形,所述定位销的底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在车辆出现碰撞时解除,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连接处呈
锥形的设计,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定位销与定位孔进行自动脱离,同时在碰撞完成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销复位与另一个定位孔进行固定,避免座椅在碰撞后出现前后弹跳的现象,进而避免对乘坐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实现海绵的第一次压缩,通过定位电机的设计可以实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电动配合与分离,在车辆碰撞后,乘坐人员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实施定位销的运动,因为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坐人员的执行能力会大幅度下降,需要通过电动的方式来实现海绵的进一步压缩。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杆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有抵触板,所述海绵靠近移动杆的一端设有抵触移动板,所述移动杆靠近限位板时,抵触板与抵触移动板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增加移动杆与限位板的接触面积,充分利用海绵的缓冲效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移动杆可分离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移动杆传动连接时用于驱动移动杆在底座上移动,通过所述改进,无论是车辆正常的情况下,还是在车辆碰撞后,均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实现座椅移动的目的,而驱动电机与移动杆可分离传动连接是为了避免驱动电机与移动杆之间的连接件在行驶过程中与移动杆出现干涉、挤压的情况,不利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驱动电机对移动杆的控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上传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设有与一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的长腰孔,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配合的卡槽,多个所述卡槽沿着移动杆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限位移动连接在一个导向扣上,所述导向扣用于控制第二连接杆与卡槽的配合与脱离,通过所述改进,实现驱动电机与移动杆的传动连接,同时该结构相较于齿轮、齿条等精密传动结构,更适用于车辆的发生碰撞后的环境,在车辆发生碰撞后,齿轮、齿条等精密传动配合容易出现损坏、错位的情况,不利于结构的运转,而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发生简单的变形时,仍能保持原有的传动效果,不会造成传动失效的情况。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扣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连接杆移动的连接孔,所述导向扣采用磁性材料制造而成,所述导向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电磁块,所述电磁块用于控制导向扣进行移动使第二连接杆与卡槽进行配合与脱离,通过所述改进,实现第二连接杆与移动杆的可分离传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转动盘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盘上均传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移动杆共设有两根,两根移动杆分别设于底座的两侧,两根第二连接杆分别与两根移动杆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改进,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在车辆发生碰撞后,若一侧出现损坏,另一侧依旧能实现座椅移动的目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两根所述移动杆的卡槽呈交错设置,同一根所述移动杆上相邻的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卡槽的宽度,通过所述改进,在保证移动杆强度的同时,还保证了座椅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卡槽参照线)。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向扣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所示:1、底座,1.1、限位板,1.2、定位销,1.3、弹簧,1.4、定位电机,2、移动杆,2.1、定位孔,2.2、抵触板,2.3、卡槽,3、海绵,3.1、抵触移动板,4、第一连接杆,5、转动盘,6、驱动杆,7、第二连接杆,8、导向扣,9、电磁块,10、驱动电机,11、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座椅电机驱动设备,包括底座1和移动杆2,所述移动杆2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移动杆2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沿着移动杆2移动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与移动杆2之间设有海绵3,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销1.2,所述移动杆2上设有与定位销1.2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孔2.1,多个所述定位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移动杆(2),所述移动杆(2)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移动杆(2)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沿着移动杆(2)移动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与移动杆(2)之间设有海绵(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共设有两根,两根移动杆(2)分别设于底座(1)的两侧,两根所述移动杆(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用于保证两个移动杆(2)进行同步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销(1.2),所述移动杆(2)上设有与定位销(1.2)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孔(2.1),多个所述定位孔(2.1)沿着移动杆(2)的移动方向阵列设置,所述定位销(1.2)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定位销(1.2)进行移动的定位电机(1.4),定位销(1.2)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与定位孔(2.1)的配合和分离,所述定位销(1.2)与定位孔(2.1)的连接处呈锥形,所述定位销(1.2)的底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定位销(1.2)与定位孔(2.1)的配合在车辆出现碰撞时解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靠近限位板(1.1)的一端设有抵触板(2.2),所述海绵(3)靠近移动杆(2)的一端设有抵触移动板(3.1),所述移动杆(2)靠近限位板(1.1)时,抵触板(2.2)与抵触移动板(3.1)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与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欣徐迪李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