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窗窗帘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无线对窗帘的操控的方式,现有的车载电动窗帘,在升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使得该窗帘的遮阳效果不佳,且升降时无法保证窗帘处于稳定地状态,使得车窗帘两端的高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为实现布局合理,稳定升降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以及车窗帘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转动齿轮组,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齿轮配合设置,带动所述转动齿轮组进行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齿轮组两侧的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分别与所述转动齿轮组啮合,所述车窗帘组件包括窗帘杆,所述窗帘杆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管配合设置的第一移动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螺纹管配合设置的第二移动块,所述转动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螺纹管及所述第二螺纹管同时进行相向运动,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传动组件(2)以及车窗帘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电机(1.1)以及转动齿轮组(1.2),所述电机(1.1)与所述转动齿轮组(1.2)配合设置,带动所述转动齿轮组(1.2)进行转动,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齿轮组(1.2)两侧的第一螺纹管(2.1)以及第二螺纹管(2.2),所述第一螺纹管(2.1)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2.2)分别与所述转动齿轮组(1.2)啮合,所述车窗帘组件(3)包括窗帘杆(3.1),所述窗帘杆(3.1)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管(2.1)配合设置的第一移动块(3.2)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传动组件(2)以及车窗帘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电机(1.1)以及转动齿轮组(1.2),所述电机(1.1)与所述转动齿轮组(1.2)配合设置,带动所述转动齿轮组(1.2)进行转动,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齿轮组(1.2)两侧的第一螺纹管(2.1)以及第二螺纹管(2.2),所述第一螺纹管(2.1)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2.2)分别与所述转动齿轮组(1.2)啮合,所述车窗帘组件(3)包括窗帘杆(3.1),所述窗帘杆(3.1)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管(2.1)配合设置的第一移动块(3.2)以及与所述第二螺纹管(2.2)配合设置的第二移动块(3.3),所述转动齿轮组(1.2)转动,述第一螺纹管(2.1)及所述第二螺纹管(2.2)同时进行相向运动,所述第一移动块(3.2)与所述第二移动块(3.3)同步移动,带动所述窗帘杆(3.1)进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外壳体(1.3),所述电机(1.1)以及所述转动齿轮组(1.2)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3)内,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斜齿(1.4),所述转动齿轮组(1.2)包括连接齿轮(1.21)以及第二斜齿(1.22),所述外壳体(1.3)内还设置有传动齿轮(1.5),所述传动齿轮(1.5)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齿(1.4)与所述连接齿轮(1.21)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斜齿(1.4)与所述连接齿轮(1.2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2.3)以及第二折弯部(2.4),所述第一螺纹管(2.1)穿过所述第一折弯部(2.3)且在所述第一折弯部(2.3)内进行弯折,形成第一水平段(2.11)以及第一竖直段(2.12);所述第二螺纹管(2.2)穿过所述第二折弯部(2.4)且在所述第二折弯部(2.4)内进行弯折,形成第二水平段(2.21)以及第二竖直段(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第一软管(2.5)、第二软管(2.6)以及支撑座(2.7),所述支撑座(2.7)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2.3)以及所述第二折弯部(2.4)之间,所述支撑座(2.7)下端设置有安装槽(2.71),所述驱动组件(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71)内,所述第一水平段(2.11)与所述第二水平段(2.2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7)内,所述第一竖直段(2.12)设置在所述第一软管(2.5)内,所述第二竖直段(2.22)设置在所述第二软管(2.6)内,所述第一软管(2.5)与所述第二软管(2.6)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窗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管(2.1)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2.2)分别与所述转动齿轮组(1.2)啮合,具体指的是,所述第一螺纹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君,万乾龙,姜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