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49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所述固定模连接于底板的上端一侧,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上端设有滑动结构,所述固定模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活动模活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固定模、活动模的一侧分别设有成型腔,所述活动模的下端位于滑座的上方,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代替传统拉杆开合方式,有效的解决噪音污染及机器损害问题,连接块为若干组等距设置,可以滑动移动在活动模上,移动位置后通过螺栓固定,可调节气缸输出时的推动力均匀的分布在活动模两侧,易于脱模减少对机器的损害。减少对机器的损害。减少对机器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模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注塑机模具在加工完成时,模具开腔因模具内腔负压不易开合,需借用拉杆强力拉开长期以来造成机器损害,同时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包括底板、固定模、活动模,所述固定模连接于底板的上端一侧,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上端设有滑动结构,所述固定模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活动模活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固定模、活动模的一侧分别设有成型腔,所述活动模的下端位于滑座的上方,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模的外侧,所述竖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至活动模上。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连杆,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滑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滑接至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连接至连杆的下端,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至活动模的下端。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竖板呈L型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活动模上,且连接块为若干组等距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滑块为若干组等距设。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支架倾斜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注塑机模具在加工完成时,模具开腔因模具内腔负压不易开合,需借用拉杆强力拉开长期以来造成机器损害,同时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现设计此新型开模腔结构,通过在模具的固定模一侧设有两种气缸,气缸输出推动推板移动进而长板移动,使得第一支架带动第二支架以及下端的竖板移动,进而实现活动模的移动,气缸提供模具开合的推力,下端的滑动结构在滑座中滑动一端,此种结构设计巧妙,代替传统拉杆开合方式,有效的解决以上的噪音污染及机器损害问题,连接块为若干组等距设置,可以滑动移动在活动模上,移动位置后通过螺栓固定,可调节气缸输出时的推动力均匀的分布在活动模两侧,易于脱模进而减少对机器的损
害。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竖板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活动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底板;2、固定板;3、固定模;4、滑杆;5、活动模;6、连杆;7、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9、滑座;10、成型腔;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长板;14、推板;15、气缸;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连接块;19、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包括底板1、固定模3、活动模5,所述固定模3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一侧,所述底板1的一端连接有滑座9,所述滑座9的上端设有滑动结构,所述固定模3的一侧连接有滑杆4,所述活动模5活动连接于滑杆4上,所述固定模3、活动模5的一侧分别设有成型腔10,所述活动模5的下端位于滑座9的上方,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一侧连接有长板13,所述长板13的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的外侧连接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模5的外侧,所述竖板19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中滑接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一端连接至活动模5上。
[0018]具体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7、连杆6,所述第一滑槽8设置于滑座9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块7的下端滑接至第一滑槽8中,所述第一滑块7的上端连接至连杆6的下端,所述连杆6的上端连接至活动模5的下端。具体的,所述竖板19呈L型设置。具体的,所述连接块1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活动模5上,便于拆卸以及安装更多的连接块18,且连接块18为若干组等距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二滑块17为若干组等距设,可设置多组第二滑块17,使得竖板19在移动时带动第二滑块17推动活动模5移动效率更高。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12倾斜设置,连接稳定性好。
[0019]具体的,使用时,为了解决传统注塑机模具在加工完成时,模具开腔因模具内腔负压不易开合,需借用拉杆强力拉开长期以来造成机器损害,同时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现设计此新型开模腔结构,通过在模具的固定模3一侧设有两种气缸15,气缸15输出推动推板14
移动进而长板13移动,使得第一支架11带动第二支架12以及下端的竖板19移动,进而实现活动模5的移动,气缸15提供模具开合的推力,下端的滑动结构在滑座8中滑动一端,此种结构设计巧妙,代替传统拉杆开合方式,有效的解决以上的噪音污染及机器损害问题,连接块18为若干组等距设置,可以滑动移动在活动模5上,移动位置后通过螺栓固定,可调节气缸15输出时的推动力均匀的分布在活动模5两侧,易于脱模减少对机器的损害。
[0020]需要说明的是,气缸15启动停止控制以及固定模3、活动模5的注塑成型过程在本领域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说明。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开模腔结构,包括底板(1)、固定模(3)、活动模(5),所述固定模(3)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一侧,所述底板(1)的一端连接有滑座(9),所述滑座(9)的上端设有滑动结构,所述固定模(3)的一侧连接有滑杆(4),所述活动模(5)活动连接于滑杆(4)上,所述固定模(3)、活动模(5)的一侧分别设有成型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5)的下端位于滑座(9)的上方,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一侧连接有长板(13),所述长板(13)的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的外侧连接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模(5)的外侧,所述竖板(19)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中滑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俊伟模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