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85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铜排以及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分别焊接于铜排一端的上下表面,铜排另一端上下表面设有石墨电极,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与铜排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焊片连接。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石墨电极;S2安装石墨电极;S3焊接接头装配;S4固定接头;S5加热焊接;S6焊后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一个铜排一端,焊接两个铜箔软连接件的结构,可保证在一个铜排上一次焊接后获得两个柔性输出连接端,使变压器的制造生产成本更低,零件装配安装效率更高,大大提高了导电效率和结构优化。了导电效率和结构优化。了导电效率和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2份,B 0.1份;铜基合金焊片的制备工艺为:称取上述重量份的Cr和Co放入真空熔炼炉中在1850

1860℃条件下反应1h,得到CrCo中间合金;随后将其他原料放入,继续保温30min,随后降温至1400

1450℃保温30min,升温至1850℃后将合金熔体倒入模具内,冷却至室温,得到铜基合金焊片;使用碱性溶液对铜基合金焊片进行降温浸泡5

10min,随后放入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处理30min,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在60℃下烘干,该方法得到的铜基合金焊片钎着率高,气孔少,具有良好的填缝性能,不易起皱,润湿性好。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性溶液为CsOH

NH3·
H2O混合液,CsOH与NH3·
H2O的mol质量比为1:1

3,能够使表面光滑,彻底去除焊片表面的氧化物。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是由多层铜带经过高分子扩散焊接而成,焊接过程中无焊料填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石墨电极接触面抛光的具体步骤为:将待抛光的石墨电极放置在抛光机的抛光盘上,抛光压力为2

4psi,抛光转速为40

50r/min,抛光温度为40

50℃,抛光时间15

20min,同时施加抛光膏,施加速度为200

300ml/min,并通过雾化器将抛光膏雾化后喷涂在石墨电极表面,在将抛光后的石墨电极使用去离子水清洗三遍,烘干保存,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石墨电极表面的平面度及降低表面粗糙度,无腐蚀坑和划痕等缺陷。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膏的成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乙二醇4

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

3%,消泡剂0.5

1%,羟丙基胍胶1

2%,抗氧化剂1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余量为水,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以及能够提高表面光洁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焊接工装为一体加工成型,焊接工装包括以下四个区块:位于一侧的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一端的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一、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板上下对称设置,铜排侧边与第一限位块对齐,铜排末端与第二限位块对齐,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第二限位板对齐,第一限位块的厚度为铜排厚度的0.6

0.8倍,第一、第二限位板的厚度为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厚度的0.7

0.8倍,通过此焊接工装的使用,可对各个零件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使焊接位置准确,方向齐整,无变形;同时,通过此焊接工装的使用,可以使焊接时,接头受力和受压均匀一致,提高焊缝质量。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施压压力为2

20MPa,步骤S5中通电电流大小为5

30KA,确保焊接过程稳定。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一个铜排一端,焊接两个铜箔软连接件的结构,可保证在一个铜排上一次焊接后获得两个柔性输出连接端,使变压器的制造生产成本更低,零件装配安装效率更高,大大提高了导电效率和结构优化;同时,铜排可以用铜及铜合金轧制板材、拉拔矩形带材、压扁后的棒材等替代,铜导电连接件的选材更为广泛,便于生产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不锈钢焊接工装,通过此焊接工装的使用,可对各个零件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使焊接位置准确,方向齐整,无变形;同时,通过此焊接工装的使用,可以使焊接时,接头受力和受压均匀一致,提高焊缝质量。
[0024](3)本专利技术的焊片制备工艺得到的铜基合金焊片钎着率高,气孔少,具有良好的填
缝性能,不易起皱,润湿性好,能够使表面光滑,彻底去除焊片表面的氧化物。
[0025](4)本专利技术的石墨电极的工作面是经过抛光处理的,能够大幅提高石墨电极表面的平面度及降低表面粗糙度,无腐蚀坑和划痕等缺陷,抛光耗材为一种新型抛光膏,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以及能够提高表面光洁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铜导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铜导电连接件焊接装配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

铜排,2

第一铜箔软连接件,3

第二铜箔软连接件,4

第一焊片,5

第二焊片,6

上电极,7

下电极,8

焊接工装,81

第一限位块,82

第二限位块,83

第一限位板,84

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铜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铜排1以及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铜排包括铜及铜合金轧制板材、拉拔矩形带材、压扁后的棒材,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分别焊接于铜排1一端的上下表面,铜排1另一端上下表面设有石墨电极,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与铜排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焊片4、5连接,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是由多层铜带经过高分子扩散焊接而成,焊接过程中无焊料填充;
[0032]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制备石墨电极:采用高纯石墨加工一组石墨电极,石墨电极包括上电极6和下电极7,加工后将与石墨电极接触面进行机械抛光,以保证石墨电极表面平整光滑;
[0034]S2安装石墨电极:将步骤S1中制备的上、下电极6、7分别安装在电阻钎焊设备的上下电极头上,用专用夹具固定,其中,负极与设备的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为电力控制的液压驱动装置;
[0035]S3焊接接头装配:将焊接工装8置于步骤S2安装好的下石墨电极上,再将第二铜箔软连接件3、第二焊片5、铜排1、第一焊片4、第一铜箔软连接件2依次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进焊接工装8中,焊接工装8为一体加工成型,焊接工装8包括以下四个区块:位于一侧的第一限位块81,位于第一限位块81一端的第二限位块82,位于第二限位块82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块81上的第一、第二限位板83、84,第一、第二限位板83、84上下对称设置,铜排1侧边与第一限位块81对齐,铜排1末端与第二限位块82对齐,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分别与第一、第二限位板83、84对齐,第一限位块81的厚度为铜排1厚度的0.6

0.8倍,第一、第二限位板83、84的厚度为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一个铜排(1)以及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所述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分别焊接于铜排(1)一端的上下表面,铜排(1)另一端上下表面设有石墨电极,第一、第二铜箔软连接件(2、3)与铜排(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焊片(4、5)连接;所述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石墨电极:采用高纯石墨加工一组石墨电极,所述石墨电极包括上电极(6)和下电极(7),加工后将与石墨电极接触面进行机械抛光;S2安装石墨电极:将步骤S1中制备的上、下电极(6、7)分别安装在电阻钎焊设备的上下电极头上,用专用夹具固定,其中,负极与设备的动力装置连接;S3焊接接头装配:将焊接工装(8)置于步骤S2安装好的下石墨电极上,再将第二铜箔软连接件(3)、第二焊片(5)、铜排(1)、第一焊片(4)、第一铜箔软连接件(2)依次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进焊接工装(8)中;S4固定接头:启动步骤S2中电阻钎焊设备的动力装置,使上石墨电极施压在焊接接头上,并保证焊接接头固定;S5加热焊接:将步骤S3中的焊接工装(8)抽出,开始通电流,进行加热焊接;S6焊后清理:将步骤S5中焊接的接头在铜光亮剂酸洗液中浸泡,浸泡后用不锈钢丝刷,清洗接头表面氧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片为铜基合金焊片,所述铜基合金焊片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Cu 70份,Zn 17份,Ag 13份,Al 10份,Ni 5份,Cr 4份,Sn 3份,Co 0.3份,Bi 0.2份,P 0.2份,B 0.1份;铜基合金焊片的制备工艺为:称取上述重量份的Cr和Co放入真空熔炼炉中在1850

1860℃条件下反应1h,得到CrCo中间合金;随后将其他原料放入,继续保温30min,随后降温至1400

1450℃保温30min,升温至1850℃后将合金熔体倒入模具内,冷却至室温,得到铜基合金焊片;使用碱性溶液对铜基合金焊片进行降温浸泡5

10min,随后放入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处理30min,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在60℃下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变压器铜导电连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CsOH

NH3·
H2O混合液,CsOH与NH3·
H2O的mol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庾高峰马明月宁超靖林曹延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