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磁记录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93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磁记录头及其制造方法。该垂直磁记录头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从其读取信息。该垂直磁记录头包括线圈、主极和返回极。线圈用作产生磁场的源。主极和返回极构成该磁场的磁路径。主极包括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末端。该末端包括相对于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用作前侧的前导部和用作后侧的尾部。该尾部的两个边缘被切,该前导部具有相对于ABS倾斜的平面。返回极具有与该主极间隔开的末端和与该主极连接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磁记录头,更特别地,涉及具有改善的主极形状的,使得该垂直磁记录头具有磁场对记录介质的将被记录的目标道之外的道的最小影响,由此实现高密度记录。
技术介绍
根据信息记录方法,磁记录可大致分成纵向磁记录和垂直磁记录。纵向磁记录利用磁层的磁化方向平行于磁层表面排列的特性来记录信息,垂直磁记录利用磁层的磁化方向垂直于磁层表面排列的特性来记录信息。因此,在记录密度方面垂直磁记录比纵向磁记录具有大得多的优点。图1是常规垂直磁记录头的视图。参照图1,垂直磁记录头包括垂直磁记录介质10(称为记录介质)、在记录介质10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单元100、及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10上的信息的读头单元110。记录头单元100包括主极P1、返回轭105、和线圈C。线圈C产生记录磁场从而在记录介质10上记录信息。主极P1和返回轭105构成线圈C产生的记录磁场的磁路径。主极P1和返回轭105的每个由诸如NiFe的磁材料形成。这里,饱和磁通密度Bs通过控制主极P1和返回轭105的每个中磁材料的构成比率而不同地形成。子轭101形成在主极P1的侧面。另外,子轭101与主极P1一起构成磁部件。读头单元110包括第一屏蔽层S1、第二屏蔽层S2、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屏蔽层S1和S2之间的读传感器111。第一和第二屏蔽层S1和S2防止从预定区域ARP读信息时选定道的预定区域ARP附近的磁元件产生的的磁场到达读传感器111。读传感器111可以是磁致电阻(MR)器件、巨磁致电阻(GMR)器件、和隧道磁致电阻(TMR)器件中的一种。气垫面(ABS)定义为记录头单元100面向记录层13的表面且平行于X-Y平面。从主极P1应用并被引导至记录介质10的磁场的垂直分量磁化记录层13的磁畴从而记录信息。以该方式磁化的一个单元称为记录位。随着记录密度增加,记录位的尺寸下降。记录密度通常由面密度表示,且表示为每平方英寸的记录位数目。即,为了增大面密度,应该减小记录位的沿顺道方向(down-track direction)的长度和沿跨道方向(cross-track direction)的长度两者。沿顺道方向的长度由记录介质10的移动速度和记录电流的频率决定。沿跨道方向的长度依赖于主极P1的形状,包括主极P1沿Y方向的长度。因此,难以通过设计使得该长度随记录密度增大而继续减小,并且主极P1应当具有不影响相邻道的形状从而实现稳定的记录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通过改进主极的形状并因此最小化相邻道的擦除效应而实现稳定的高密度记录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读取记录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上的信息的垂直磁记录头,该垂直磁记录头包括线圈,用作产生用于记录的磁场的源;主极,形成该磁场的磁路径,具有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末端,其中该末端包括相对于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用作前侧的前导部和用作后侧的尾部;该尾部的两个边缘被切;该前导部具有相对于ABS(气垫面)倾斜的平面;返回极,与该主极协作形成该磁场的该磁路径,并具有在该ABS处与该主极间隔开的一端和与该主极连接的另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垂直磁记录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蚀刻该第二绝缘层的部分使得该第二绝缘层具有包括倾斜平面的形状;在该第一绝缘层和该第二绝缘层上沉积第一磁层从而使该第二绝缘层嵌入在该第一磁层中;以具有预定宽度和两个上部切割边缘的形状形成该第一磁层;在该第一磁层和该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磁层;及研磨该第一磁层和该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从而该第一磁层的一端的下部称为相对于该ABS倾斜的平面。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1是常规垂直磁记录头的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垂直磁记录头的视图;图3A至3C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沿跨道方向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磁场的剖面;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沿顺道方向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磁场的剖面;图5A至5J示出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垂直磁记录头的方法的工序。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垂直磁记录头的视图。参照图2,垂直磁记录头包括在垂直磁记录介质200(称为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单元400。记录头单元400包括用作产生记录磁场的源的线圈420、形成线圈420产生的磁场的磁路径的返回极405、及具有与返回极405间隔开的一端和与返回极405连接的另一端从而与返回极405一起构成磁路径的主极410。子轭415位于主极410的侧面上从而与主极410一起构成磁路径。子轭415的一端朝向与记录介质分隔开的方向与ABS间隔开。这样的布置是用于聚集记录磁场到主极410的面向记录介质的末端411。因为聚集到末端411的磁场的强度受主极410的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限制,所以主极410可由具有比子轭415的材料大的饱和磁通密度的材料形成。因为长度g的间隙形成在ABS处在主极410与返回极405之间,所以漏磁通产生在间隙附近在主极410的末端。记录介质200具有软磁衬层205、中间层210和记录层215构成的结构。从主极410泄漏的记录磁场的垂直分量沿垂直方向磁化记录介质215,从而进行记录。因此,在ABS处返回极405与主极41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形成为大约小于500nm使得从主极410泄漏的记录磁场通过记录介质200的软磁下层205建立返回路径。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的信息的读头单元300位于记录头单元400的侧面。读头单元300包括第一屏蔽层305、第二屏蔽层315和位于第一屏蔽层305与第二屏蔽层315之间的读传感器310。第一屏蔽层305、第二屏蔽层315和读传感器310的末端的每个位于ABS之上的相同平面。读传感器310可以是诸如GMR器件和TMR器件的磁致电阻器件。图中X轴方向是记录介质200沿其移动的方向且通常称为记录介质215的顺道方向。Y轴方向是垂直于顺道方向的方向且通常称为跨道方向。将详细描述主极410的面向记录介质的末端411的形状。末端411的区域可以分成尾部(trailing part)412和前导部(leading part)413。这里,相对于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前导部413是用作前侧的区域,尾部412是用作后侧的区域。图中,X轴方向是记录介质200的移动方向,ABS平行于X-Y平面。尾部412具有其两个边缘被切的形状,前导部413具有相对于ABS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平面413a。两个边缘被切的形状可以是这样的形状,即使得末端411的面向记录介质200的横截面为六边形。通过提供如上主极410的形状,能够最小化来自主极410的记录磁场对除了将对其进行记录的目标道以外的相邻道的影响。下面将参照图3A至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垂直磁记录头的记录特性。图3A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和比较例沿跨道方向记录介质上记录磁场的剖面,图3B和3C分别示出图3A的曲线图中C和D部分的放大视图。在比较例中,使用图1所示的常规垂直磁记录头。参照图3,在将对其进行记录的道的中心部分即在X轴上由零标记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与比较例相比具有更大的记录磁场强度。在中心部分以外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与比较例相比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从其读取信息的垂直磁记录头,该垂直磁记录头包括:    线圈,用作产生用于记录的磁场的源;    主极,形成该磁场的磁路径,具有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末端,其中该末端包括相对于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用作前侧的前导部和用作后侧的尾部;该尾部的两个边缘被切;该前导部具有相对于ABS(气垫面)倾斜的平面;及    返回极,与该主极协作形成该磁场的该磁路径,并具有在该ABS处与该主极间隔开的一端和与该主极连接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2-15 14698/061.一种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从其读取信息的垂直磁记录头,该垂直磁记录头包括线圈,用作产生用于记录的磁场的源;主极,形成该磁场的磁路径,具有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末端,其中该末端包括相对于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用作前侧的前导部和用作后侧的尾部;该尾部的两个边缘被切;该前导部具有相对于ABS(气垫面)倾斜的平面;及返回极,与该主极协作形成该磁场的该磁路径,并具有在该ABS处与该主极间隔开的一端和与该主极连接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的垂直磁记录头,其中该主极的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平面具有六边形。3.如权利要求1的垂直磁记录头,还包括子轭,其靠近该主极的一侧定位并具有面向该垂直磁记录介质且从该ABS向与该垂直磁记录介质分隔开的方向间隔开的末端。4.如权利要求3的垂直磁记录头,其中该主极由比该子轭具有更大饱和磁通密度的材料形成。5.如权利要求1的垂直磁记录头,其中该主极与该返回极之间在该ABS上的间隔距离为约小于500nm。6.如权利要求1的垂直磁记录头,还包括具有面对该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末端的读头单元。7.一种制造垂直磁记录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暎勋李厚山金庸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