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78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包括安装在碟片加载盒进口处并和盒体滑动连接的左滑块、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通过拉簧连接,左滑块的正面具有左导向柱,该左导向柱与盒体上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右滑块的正面具有右导向柱,该右导向柱与盒体上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左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左导正限位柱,右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右导正限位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确保安装碟片时非常省力、顺畅,同时通过左、右导正限位柱确保碟片安装位置准确,不产生偏心、偏斜的现象,使碟片能够准确加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听设备中的碟片加载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视听设备的碟片加载装置,特别是车载碟片加载装置可以兼容两种规格的碟片即12cm碟片和8cm碟片,但机芯大都是为12cm碟片设计的,再放置8cm碟片时,容易发生偏心或偏斜,导致碟片无法准确加载。于是人们设计了8cm碟片的导正装置,以使得8cm碟片能准确加载,不再发生偏心。现有的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的导正装置包括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的左、右滑块,左滑块的正面固定有与壳体上的槽配合的两个导向柱,左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受力柱,右滑块的正面固定有与壳体上的槽配合的两个导向柱,右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受力柱,通过该装置虽然能够使8充满在推入机芯时能正确定位。但该装置也存在不足之处推入8cm碟片时,推力通过8cm碟片作用在左、右滑块上的受力柱上,左滑块上会存在一个以中间的导向柱为支点的扭矩,同理,右滑块上也会存在一个以中间的导向柱为支点的扭矩,受力柱移动时就要克服较大的反作用力,因而8cm碟片推入机芯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就比较大,推入碟片就会感到费劲和不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安装碟片时非常省力、顺畅的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包括安装在碟片加载盒进口处并和盒体滑动连接的左滑块、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通过拉簧连接,左滑块的正面具有左导向柱,该左导向柱与盒体上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右滑块的正面具有右导向柱,该右导向柱与盒体上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左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左导正限位柱,右滑块的底面固定有右导正限位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用左滑块底部的左导正限位柱替代了左滑块底部的受力柱和左滑块中部的导向柱,使其同时具备导向和受力的作用,但左导正限位柱受力时,不存在原有技术中以滑块中部导向柱为支点的扭力,同理,右导正限位柱替代了右滑块底部的受力柱和右左滑块中部的导向柱,使其同时具备导向和受力的作用,右导正限位柱受力时,也不存在原有技术中以滑块中部导向柱为支点的扭力,推入8cm碟片时,8cm碟片推动左、右导正限位柱,不再受到扭力的干扰,几乎只要克服拉簧的作用力,只要轻轻推入碟片,就可以使碟片顺利地进入碟片加载盒,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入机芯,非常省力和顺畅,同时通过左、右导正限位柱确保碟片安装位置准确,不产生偏心、偏斜的现象,使碟片能够准确加载。本专利技术还少用了一个导向柱,结构更加简单,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滑块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右滑块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碟片盒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包括安装在碟片加载盒进口处并和盒体8滑动连接的左滑块2、右滑块4,左滑块2和右滑块4通过拉簧3连接,左滑块2的正面具有左导向柱2-2,该左导向柱2-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右滑块4的正面具有右导向柱4-2,该右导向柱4-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左滑块2的底面固定有左导正限位柱1,右滑块4的底面固定有右导正限位柱5。如图1、4、5所示,所述的左导正限位柱1上套装有左限位柱套7,右导正限位柱5上套装有右限位柱套6。左限位柱套7可以在导正限位柱1上滚动,右限位柱套6可以在右导正限位柱5上滚动,通过左限位柱套7的使用,使碟片与左导正限位柱1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摩擦力,使碟片外圆受到的磨损大大减轻;同样,通过右限位柱套6的作用,使碟片与右导正限位柱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也大大减少了摩擦力,使碟片外圆受到的磨损得以减轻。如图4、5、6、7所示,左滑块2的正面具有左挂钩2-1,右滑块4的正面具有右挂钩4-1,拉簧3的左端与左挂钩2-1挂接,拉簧3的右端与右挂钩4-1挂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安装拉簧3非常方便。如图3所示,盒体8上具有与左导正限位柱1和右导正限位柱5配合的导向槽10。通过该导向槽10,左导正限位柱1和右导正限位柱5能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左滑块2和右滑块4发生晃动。还可以在左导正限位柱1的上方、左滑块2的正面固定限位柱,且该限位柱的轴心与左导正限位柱1的轴心重合,并在盒体8上设置与该限位柱对应的导向槽;同理可以在右导正限位柱5的上方、右滑块4的正面固定限位柱,且该限位柱的轴心与右导正限位柱5的轴心重合,并在盒体8上设置与该限位柱对应的导向槽,采用这种结构后就无需在盒体8上设置与左导正限位柱1和右导正限位柱5配合的槽。但这种结构相对直接在盒体8上设置与左导正限位柱1和右导正限位柱5配合的导向槽10的结构来说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推入8cm碟片时,碟片的外圆分别与导正装置的左导向限位柱1上的左限位柱套7以及右导向限位柱5上的右限位柱套6接触,左导向限位柱1和右导向限位柱5分别带动左滑块2和右滑块4克服拉簧的作用力向两侧分开,碟片从左导向限位柱1和右导向限位柱5之间进入碟片加载盒,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入机芯。此时,左滑块2和右滑块4在拉簧3的作用下复位,同时,左滑块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导正限位柱1复位,右滑块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导正限位柱5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包括安装在碟片加载盒进口处并和盒体(8)滑动连接的左滑块(2)、右滑块(4),左滑块(2)和右滑块(4)通过拉簧(3)连接,左滑块(2)的正面具有左导向柱(2-2),该左导向柱(2-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右滑块(4)的正面具有右导向柱(4-2),该右导向柱(4-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左滑块(2)的底面固定有左导正限位柱(1),右滑块(4)的底面固定有右导正限位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片加载装置的8cm碟片导正机构,包括安装在碟片加载盒进口处并和盒体(8)滑动连接的左滑块(2)、右滑块(4),左滑块(2)和右滑块(4)通过拉簧(3)连接,左滑块(2)的正面具有左导向柱(2-2),该左导向柱(2-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右滑块(4)的正面具有右导向柱(4-2),该右导向柱(4-2)与盒体(8)上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左滑块(2)的底面固定有左导正限位柱(1),右滑块(4)的底面固定有右导正限位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片加载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捷嵇一平钱粉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