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69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仅使大直径盘片可驱动的吸入式盘片装置,以及使直径不同的两种盘片可驱动的吸入式盘片装置。该盘片装置具备升降架,升降架安装有包含夹具的转盘及主轴马达所构成的盘片驱动单元,并通过上下移动升降架,可使夹头对盘片中心孔夹持;或解除夹头对盘片中心孔的夹持。同时通过可支持着盘片的外周缘而运送多数臂部所进行的自动装载,将所插入的盘片往装置内部送入;或将装置内部所收纳的盘片往装置外部送出。此外,在升降架安装有簧片,其前端部延伸于盘片送入方向的转盘侧部;并使簧片的前端部从升降架脱离,而高度方向保持在一定位置;由此当升降架已下降时,使簧片前端部比夹头顶部相对变高,而阻止从开槽插入的盘片往下方倾斜,以避免其与夹头接触,而实现确实的自动装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片装置,用以在各种电脑系统等资讯机器中,驱动作为记录大量资讯的记录媒体的光盘(例如CD-R/RW、 DVD-R/-RW/RAM/+R/ +證等)。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内置于个人电脑等的盘片装置,通常具备用以放置盘片的盘 片托盘,且该盘片托盘以前进后退的方式而构成。又,放置于盘片托盘的盘 片在盘片装置本体内进行驱动,并且进行资讯的记录或再生。另一方面,就未使用盘片托盘的方式而言,所谓吸入式(slot-in)盘片装置 也有大量使用的倾向,且此种盘片装置更适于个人电脑日益轻薄短小的趋 势。由于该吸入式盘片装置朝装置本体送入盘片(装载)/从装置本体送出 盘片(卸载)时,不须使用盘片托盘,因此当操作者将盘片插入前边框(front bezel)的开槽(slot)过半以后,装置本体的装载机构即开始作动,而可自动地 送入盘片。图66及图67显示在现有的吸入式盘片装置中,装载机构的结构与动作 状态。在该图所示的结构中,当操作者将盘片D插入以后,盘片D受到第 一摆动体100的尖端的销100a;左右的引导体101、 102;以及从中途开始 受到第二摆动体103的尖端的销103a,在高度方向及左右位置被限制的情况 下,抵达如图66所示的位置。此时,由于盘片D的插入,第一摆动体IOO在尖端的销100a被推压, 而第一摆动体100朝箭头100A所示的方向旋转。至于第二摆动体103,也 因为盘片D的插入而使其尖端的销103a被推压,遂朝箭头103A所示的方 向旋转。之后,开关操纵杆104被第二摆动体103的端部推压,而向箭头104A 所示的方向旋转,使检测开关105作动。当该检测开关105开始作动,驱动装置106也会开始启动,第一滑动构 件107也开始朝箭头107A所示的方向移动。此第一滑动构件107及第二滑 动构件108 二者的前端,以滑动连结构件109连接。由于该滑动连结构件109 用销110而以可摆动的方式进行枢支,因此当第一滑动构件107后退时,第 二滑动构件108会同步朝箭头108A所示的方向前进;在这种状态下,当第一滑动构件107开始后退时,由于以第一滑动构件 107的凸轮槽107a进行导引,因此以单边固定状态而由该第一滑动构件107 所支持的第一摆动体100的从动销100b受到其导引。是而,第一摆动体100 以支点100c为中心,朝箭头100B的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摆动体100尖端 的销100a将盘片D往箭头107A的方向运送,直到盘片D抵接盘片定位构 件111的销llla、 lllb为止。此时,由于第二摆动体103的销103a往箭头103A所示的方向旋转,因 此第二摆动体103的销103a同步于第一摆动体100尖端的销100a,在支持 着盘片D的状态下,朝箭头103A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在盘片D抵接盘片 定位构件111的销llla、 lllb以后,该第二摆动体103的销103a即旋转到 与盘片D略微分离的位置。以上说明将盘片D送入盘片装置内部时,装载机构的动作状态;而在将 盘片D从盘片装置往外部送出的情形时,装载机构的动作状态与前述的动作 状态相反。亦即,如图67所示,当盘片D位于装置内部的一定位置时,依 据送出的指令,驱动机构106往反转方向启动时,使第一滑动构件107朝箭 头107B的方向开始前进,而连结到滑动连结构件109的第二滑动构件108, 也同步朝箭头108B的方向开始后退。由此方式,第一摆动体100即朝箭头 IOOA的方向旋转;而第二摆动体103则朝箭头103B的方向旋转。是而,盘 片D在分别被第一摆动体100尖端的销100a及第二摆动体103尖端的销103a 所支持的情况下,被送往装置外部。此外,使得被送入装置内部的盘片D,在固定位置被上下移动的夹头 (clamp head) 112所夹持。此夹头112与固定在主轴马达114的驱动轴的转盘 (turntable)113—体成型;而且,该主轴马达114配置于框构件(省略附图), 并使该框构件通过升降机构而上下移动(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2-117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然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对象的吸入式盘片装置中,用以驱动盘片的初 始操作在于操作者将盘片从前边框的开槽加以插入,是自不待言。此时,由 于所插入的盘片处于外周缘未受支持的不稳定状态,因此不一定能形成水平 状态,而该盘片有时会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往上方或下方倾斜的状态。当盘片以这种倾斜状态而插入时,其外周缘有可能破坏装置内部的机 构,或者损伤盘片的记录面。尤其当盘片与夹头接触时,将使盘片的记录面 受损加深,且有时将导致盘片无法驱动的严重结果,而使得产品的信用大为 降低。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所制作的盘片装置中,设计尝试用以使所插入 的盘片可保持水平。就其机构而言,例如,在升降架的前边框侧的基部,面 向盘片的送入方向而形成上斜面的隆起部,且使盘片的外周缘接触到该隆起 部,而防止盘片往下方倾斜。又,在机壳的顶盖面,形成往装置内部突出的 隆起部,而防止盘片往上方倾斜。此种构成对于一般通称为12cm盘片的大直径盘片,可获得的效果大; 但对于直径较小而通称为8cm盘片的小直径盘片,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 在仅能驱动大直径盘片的盘片装置中,有时当操作者误把小直径盘片加以插 入时,该小直径盘片进入装置的内部机构,而使盘片的记录面受损,或者损 伤装置的内部机构。因此,在用以操控盘片运送的盘片支持臂的支撑部,安 装止动部,使小直径盘片的进入受到阻止。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所研发的盘片装置中,使大直径盘片及小直径 盘片的任一种盘片皆可驱动。其中,必须使小直径盘片也与大直径盘片相同 地,确实地导引到自动装载,并成为可驱动形态。而且,必须使得自前边框 的开槽所插入盘片不往下方倾斜,而不会接触到夹头。本专利技术是于仅使大直径盘片可驱动的吸入式盘片装置,以及使直径大小 不同的两类盘片可驱动的吸入式盘片装置中,在将自前边框的开槽所插入盘 片加以自动装载之际,阻止盘片的插入方向的前端往下方倾斜,使盘片可避 免与夹头接触,而使自动装载能确实进行。 (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片装置,用以使位于夹持位置的盘片旋转,以进行记 录/再生。在装载时,通过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臂部,将自机壳的开槽所插 入的该盘片,加以送入到该夹持位置;在卸载时,则将位于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予以送出到使该盘片的一部分从该开槽突出到外部的一退出位置。该盘片装置包含一升降架,配置在该底板的开口内,且经由可旋转盘片的位置,而移动 在上升位置及下降位置间;又,该可旋转盘片的位置从该上升位置略微向下降;一盘片驱动单元,安装在该升降架;当该升降架朝该上升位置移动之际, 对于被固定到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进行夹持;而当该升降架朝该下降位置移 动之际,则解除对于该盘片的夹持;且在该升降架被固定在该可旋转盘片位 置之际,使夹持的该盘片旋转;及一簧片,形成一斜面,用以将从该开槽插入的盘片的前端侧往上方升高; 此簧片装设在该升降架,且具有一位于该盘片驱动单元的侧旁而朝该盘片的 插入方向延伸的前端部;又,在该升降架位在该下降位置时,该前端部保持 在比该升降架顶面高的位置。依据上述特点,该升降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片装置,用以使位在夹持位置的盘片旋转,以进行记录/再生;在装载时,通过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臂部,将自机壳的开槽所插入的该盘片,加以送入到该夹持位置;在卸载时,则将位在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予以送出到使该盘片的一部分从该开槽突出到外部的一退出位置;该盘片装置包含:升降架,配置在该底板的开口内,且经由可旋转盘片的位置,而移动在上升位置及下降位置间;又,该可旋转盘片的位置从该上升位置略微向下降;盘片驱动单元,安装在该升降架;当该升降架朝该上升位置移动之际,对于被固定到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进行夹持;而当该升降架朝该下降位置移动之际,则解除对于该盘片的夹持;且于该升降架被固定在该可旋转盘片位置之际,使夹持的该盘片旋转;及簧片,形成一斜面,用以将从该开槽插入的盘片的前端侧往上方升高;此簧片装设于该升降架,且具有一位于该盘片驱动单元的侧旁而朝该盘片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前端部;又,在该升降架位在该下降位置时,该前端部保持在比该升降架顶面高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6-29 179766/061.一种盘片装置,用以使位在夹持位置的盘片旋转,以进行记录/再生;在装载时,通过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臂部,将自机壳的开槽所插入的该盘片,加以送入到该夹持位置;在卸载时,则将位在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予以送出到使该盘片的一部分从该开槽突出到外部的一退出位置;该盘片装置包含升降架,配置在该底板的开口内,且经由可旋转盘片的位置,而移动在上升位置及下降位置间;又,该可旋转盘片的位置从该上升位置略微向下降;盘片驱动单元,安装在该升降架;当该升降架朝该上升位置移动之际,对于被固定到该夹持位置的该盘片进行夹持;而当该升降架朝该下降位置移动之际,则解除对于该盘片的夹持;且于该升降架被固定在该可旋转盘片位置之际,使夹持的该盘片旋转;及簧片,形成一斜面,用以将从该开槽插入的盘片的前端侧往上方升高;此簧片装设于该升降架,且具有一位于该盘片驱动单元的侧旁而朝该盘片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前端部;又,在该升降架位在该下降位置时,该前端部保持在比该升降架顶面高的位置。2. 如权利要求第一的盘片装置,其中,该升降架以靠近该开槽的前端侧 为支点,而使安装有该盘片驱动单元的后端側上下移动;在该下降位置中, 该升降架的后端侧比该底板低。3. 如权利要求第二的盘片装置,其中,该盘片驱动单元包含以下部分 一主轴马达,固定于该升降架;一转盘,安装于该主轴马达的驱动轴;及一夹头,从该转盘突出,且夹持于该盘片的中心孔;当该升降架朝该上 升位置移动之际,此夹头进入于该中心孔;而当该升降架移动至该下降位置 之际,此夹头从该中心孔脱离。4. 如权利要求第三的盘片装置,其中,当该升降架位于该可旋转盘片的 位置时,该簧片的该前端部从该盘片的底面脱离。5. 如权利要求第四的盘片装置,其中,当该升降架位于该下降位置时, 该夹头比该底板高;且该簧片的该前端部与该夹头约略同高,或者较高。6. 如权利要求第五的盘片装置,其中,该簧片的该前端部面对位于该盘 片中心孔周边的非记录区域,而沿着该转盘延伸。7. 如权利要求第五的盘片装置,其中,在该簧片的该前端部形成往上膨 胀突起的肋部,以减少与该盘片的底面接触的面积。8. 如权利要求第五的盘片装置,其中,该簧片在该开槽侧的基端部,与 该升降架大致成同一平面而固定于该升降架。9. 如权利要求第三的盘片装置,更包含一固定构件,当该升降架从该可旋转盘片的位置移动到该下降位置之 际,承挡住该簧片的该前端部,以强制使其移动动作停止;又,在该升降架位于该下降位置时,该固定构件令该簧片的该前端部保 持在与该夹头约略相同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泽辰一
申请(专利权)人: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