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例如能够从光入射面侧在多个记录膜上记录/重放信息的多层光盘。
技术介绍
在诸如使用染料材料的CD-R、DVD-R等的光学记录介质中,记录层中所使用的有机染料层吸收一些记录波长来通过光吸收时记录层中产生的热量分解有机染料薄膜,并且使得记录膜物理变形,从而记录信号。 通常,为了增大记录密度,已进行研发来减小记录激光波长。而且,通过施加具有差不多400nm波长的蓝激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高记录密度。然而,记录容量逼近其极限。 为了获得更高的记录密度,使用了采用多记录层的方案,例如,双层DVD-R盘是可购买到的。然而,为了获得多层结构,必须严格控制记录层的透光率和吸光率来优化盘结构,从而获得稳定的记录/重放信号。然而,由于技术难题,还未完全研发出使用染料材料形成多层结构的技术。因此,销售价格高于单层盘的价格。 根据这种背景,为了改善多层盘的记录特性,已报告这样一种盘,其中在从光入射面侧观看的背面上的层的记录膜结构顺序被翻转。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339761中公开的,在染料层和反射层之间引入了金属氧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从内圆周侧开始依次配置了数据导入区、数据区、和数据导出区;记录了记录管理数据的记录管理带形成在所述数据导入区中;所述记录管理带的扩展区形成在所述数据区中;管理所述记录管理带的所述扩展区的位置的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形成在所述数据导入区中;所述介质从光入射侧开始依次具有第一基片、第一记录层、第二记录层和第二基片;所述第一记录层从光入射侧开始具有第一染料层和第一反射层,而所述第二记录层从光入射侧开始具有第二染料层和第二反射层;并且所述第二染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染料层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6-30 2006-182600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从内圆周侧开始依次配置了数据导入区、数据区、和数据导出区;记录了记录管理数据的记录管理带形成在所述数据导入区中;所述记录管理带的扩展区形成在所述数据区中;管理所述记录管理带的所述扩展区的位置的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形成在所述数据导入区中;所述介质从光入射侧开始依次具有第一基片、第一记录层、第二记录层和第二基片;所述第一记录层从光入射侧开始具有第一染料层和第一反射层,而所述第二记录层从光入射侧开始具有第二染料层和第二反射层;并且所述第二染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染料层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染料层的厚度落在从40nm到130nm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染料层的厚度落在从40nm到90nm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反射层具有落在从15nm到35nm的范围内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光反射层具有落在从70nm到150nm的范围内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光反射层局部具有带有变形的光记录部分。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反射层由银合金组成。8.一种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孝次,森田成二,梅泽和代,森下直树,大寺泰章,安东秀夫,中村直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