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40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6
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能防止制冷剂附着于冷凝管并变干,其具有:容器;一级制冷剂,封入在容器内部;冷凝管,贯穿容器内部的气相部,并流通有二级制冷剂,在容器的外表面中的存在液相的一级制冷剂的部位或者存在液相的一级制冷剂的部位的附近,热连接发热体,在热连接有发热体的容器的内表面形成有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液相的一级制冷剂中,设置有具有遮蔽部的板状构件,遮蔽部位于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重力方向上方且冷凝管的重力方向的下方,至少一部分未浸渍于液相的一级制冷剂中,板状构件具有支撑部,支撑部在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沿着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周围的一部分从遮蔽部延伸。蔽部延伸。蔽部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电气电子部件等发热体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需使冷却装置大型化而能够将发热量大的电气电子部件等冷却至规定的允许温度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在电子设备内部高密度地搭载电气电子部件等发热体,并且发热体的发热量也不断增大。如果电气电子部件等发热体的温度上升而超过规定的允许温度,则会导致电气电子部件等产生错误运转等,所以,将电气电子部件等发热体的温度维持在允许温度以下是重要的。因此,用于冷却电气电子部件等的冷却装置被搭载于在电子设备内部。
[0003]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因为高密度地搭载电气电子部件等发热体,所以,能够设置冷却装置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冷却装置需要避免大型化并进一步提高冷却特性。
[0004]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冷却装置,其能够对发热量增大的电气电子部件等稳定地进行冷却,该冷却装置具有一级制冷剂和二级制冷剂,所述一级制冷剂容置于容器中,所述二级制冷剂在容置于容器的冷凝管中流动并与一级制冷剂不相溶,容置一级制冷剂的区域是吸收发热体的热量的吸热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冷却装置,具有:容器,热连接有至少一个发热体;一级制冷剂,封入在所述容器内部;冷凝管,贯穿所述容器内部的气相部,并流通有二级制冷剂,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中的存在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的部位或者存在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的部位的附近,热连接有所述发热体,在热连接有所述发热体的所述容器的内表面形成有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使与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中,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具有遮蔽部的板状构件,所述遮蔽部位于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重力方向上方且所述冷凝管的重力方向的下方,并且至少一部分未浸渍于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中,所述板状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的沿着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周围的一部分从所述遮蔽部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是多个板状鳍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具有向重力方向上方凸出的凸出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容器内表面或者所述容器内表面面积增大部一体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被板状鳍片夹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具有比所述支撑部更向所述容器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遮蔽部延伸部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具有比所述遮蔽部更向所述容器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具有比所述遮蔽部更向重力方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位。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从该板状鳍片的顶端到所述遮蔽部的重力方向的下方侧的表面为止的距离相对于所述板状鳍片的高度的比率为0以上且4.0以下。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具有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发热体重合的区域。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的宽度相对于所述板状鳍片的宽度的比率为0.3以上且1.5以下。12.一种冷却装置,具有:容器,热连接有至少一个发热体;一级制冷剂,封入在所述容器内部;冷凝管,贯穿所述容器内部的气相部,并流通有二级制冷剂,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中的存在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的部位或者存在液相的所述一级制冷剂的部位的附近,热连接有所述发热体,在热连接有所述发热体的所述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博史稻垣义胜川畑贤也中村良则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