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包括铝基板、复合连接于铝基板的铜基板、连接于铝基板表面并与铜基板连接的鳍片组、设置于铜基板并穿入至鳍片组内部的传热管、及安装于鳍片组一侧的吸风组,所述铜基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传热管一端固定于连接槽、另一端穿入至鳍片组内部,所述鳍片组设置有若干组的散热鳍片、若干组的散热鳍片均布于铜基板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釆用了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结构,再通过多组的传热管连接鳍片组,配合吸风组进行排风散热,散热效果好,铝基板无缝镶铜,可以提高局部传热效率,而且铜基板与鳍片组直接接触,大大提升了整休散热效率。升了整休散热效率。升了整休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及生活中都融入了很多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自身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热,如何保证这些产品的正常运行,首先,要解决它们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功率较高的设备内部,由于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周边的电子组件也不断增多,使得设备整体发热量也随之大幅提升,传统散热装置多为散热片加风扇的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常常使设备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运转。
[0003]现有的散热器一般都是纯铜、纯铝或铜铝结构,通过对铝鳍片吹风散热,此方式结构容易在局部传热效果较差,如铜铝结构通过焊接的位置,则会影响整体的传热效率,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了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结构,再通过多组的传热管连接鳍片组,配合吸风组进行排风散热,散热效果好,铝基板无缝镶铜,可以提高局部传热效率,而且铜基板与鳍片组直接接触,大大提升了整休散热效率的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包括铝基板、复合连接于铝基板的铜基板、连接于铝基板表面并与铜基板连接的鳍片组、设置于铜基板并穿入至鳍片组内部的传热管、及安装于鳍片组一侧的吸风组,所述铜基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传热管一端固定于连接槽、另一端穿入至鳍片组内部,所述鳍片组设置有若干组的散热鳍片、若干组的散热鳍片均布于铜基板表面。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铝基板围设于所述铜基板外沿。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铝基板与铜基板为无缝嵌入复合连接。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基板设置有两组,两组的铜基板对称于铝基板。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槽通过加工成型于铜基板表面,所述传热管通过锡膏焊接于连接槽内。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为铝质散热鳍片。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为一体冲压成型、其开设有若干组的第一穿孔和若干组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为依次交替。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传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入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管道穿入第二穿孔。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吸风组包括安装于鳍片组一侧的固定支架、安装于固定支架的散热风扇。
[00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风扇并列设置有两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相比传统的散热器,本技术采用了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结构,再通过多组的传热管连接鳍片组,配合吸风组进行排风散热,散热效果好,铝基板无缝镶铜,可以提高局部传热效率,而且铜基板与鳍片组直接接触,大大提升了整休散热效率,保证多个芯片温度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芯片的使用寿命,因热风直接是抽走的,对整体环温得到很好的控制。具体是,设置了铝基板、复合连接于铝基板的铜基板、连接于铝基板表面并与铜基板连接的鳍片组、设置于铜基板并穿入至鳍片组内部的传热管、及安装于鳍片组一侧的吸风组,所述铜基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传热管一端固定于连接槽、另一端穿入至鳍片组内部,所述鳍片组设置有若干组的散热鳍片、若干组的散热鳍片均布于铜基板表面。整体结构简单,散热系数高,效率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铝基板100、铜基板200、连接槽210、鳍片组300、散热鳍片310、第一穿孔311、第二穿孔312、传热管400、第一管道410、第二管道420、吸风组500、固定支架510、散热风扇5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包括铝基板100、复合连接于铝基板100的铜基板200、连接于铝基板100表面并与铜基板200连接的鳍片组300、设置于铜基板200并穿入至鳍片组300内部的传热管400、及安装于鳍片组300一侧的吸风组500,所述铜基板200开设有连接槽210,所述传热管400一端固定于连接槽210、另一端穿入至鳍片组300内部,所述鳍片组300设置有若干组的散热鳍片310、若干组的散热鳍片310均布于铜基板200表面。
[0023]铝基板100围设于所述铜基板200外沿,具体是,铝基板100挖设有嵌入槽,而铜基板200嵌入至嵌入槽内,实现无缝连接。铝基板100与铜基板200为无缝嵌入复合连接,可以提高局部传热效率。
[0024]铜基板200设置有两组,两组的铜基板200对称于铝基板100,可加大接触范围和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0025]连接槽210通过加工成型于铜基板200表面,所述传热管400通过锡膏焊接于连接槽210内,通过锡膏焊接,结构简单,传热系数高,散热效果好。
[0026]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310为铝质散热鳍片310,散热效率高。
[0027]散热鳍片310为一体冲压成型、其开设有若干组的第一穿孔311和若干组的第二穿
孔312,所述第一穿孔311和第二穿孔312为依次交替,进一步改进为,传热管400包括第一管道410和第二管道420,所述第一管道410穿入所述第一穿孔311,所述第二管道420穿入第二穿孔312,第一穿孔311和第二穿孔312的高度位置不同,可更好的将热传输散热,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
[0028]吸风组500包括安装于鳍片组300一侧的固定支架510、安装于固定支架510的散热风扇520,通过散热风扇520配合固定支架510进行安装,安装方便,另外,散热风扇520并列设置有两组,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0029]本技术采用了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结构,再通过多组的传热管400连接鳍片组300,配合吸风组500进行排风散热,散热效果好,铝基板100无缝镶铜,可以提高局部传热效率,而且铜基板200与鳍片组300直接接触,大大提升了整休散热效率,保证多个芯片温度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芯片的使用寿命,因热风直接是抽走的,对整体环温得到很好的控制。具体是,设置了铝基板100、复合连接于铝基板100的铜基板200、连接于铝基板100表面并与铜基板200连接的鳍片组300、设置于铜基板200并穿入至鳍片组300内部的传热管400、及安装于鳍片组300一侧的吸风组500,所述铜基板200开设有连接槽210,所述传热管400一端固定于连接槽210、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板、复合连接于铝基板的铜基板、连接于铝基板表面并与铜基板连接的鳍片组、设置于铜基板并穿入至鳍片组内部的传热管、及安装于鳍片组一侧的吸风组,所述铜基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传热管一端固定于连接槽、另一端穿入至鳍片组内部,所述鳍片组设置有若干组的散热鳍片、若干组的散热鳍片均布于铜基板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围设于所述铜基板外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与铜基板为无缝嵌入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板设置有两组,两组的铜基板对称于铝基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无缝镶嵌复合式吸风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飞雄,张建杰,陈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