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44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管组件和空调器,其中,配管组件包括:管路本体,管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两个相互连接的接头件,每个接头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两个接头件中的一个与管路本体的一端相连,管路本体靠近接头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接头件靠近管路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不同,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一个接头件靠近另一个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装配车间及安装现场进行手工火焰焊接的过程中,只需要考虑同种材质之间的焊接,即钎料始终是采用价格低廉的磷铜钎料,降低了焊接以及制作的成本;焊接过程不需要改变钎料、助焊剂以及焊接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管组件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管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具有换热性良好的优点,通常情况下冷凝器和蒸发器的配管都是采用铜管。其它不需要换热的配管如果采用钢管,可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配管强度以及减少热量损失。
[0003]现有技术中,空调产品在车间装配以及安装到建筑物时,配管焊接连接一般都是采用手工火焰焊接的方式。其中,铜管焊接的钎料通常为磷铜钎料,磷铜钎料流动性好、工艺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如果要对钢管进行手工焊接,依照目前的焊接技术,钎料只能采用含银钎料,这类钎料的价格较高,因而会导致成本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管组件。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配管组件的空调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管组件,包括:管路本体,管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两个相互连接的接头件,每个接头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两个接头件中的一个与管路本体的一端相连,管路本体靠近接头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接头件靠近管路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不同,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一个接头件靠近另一个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配管组件,包括管路本体和两个相互连接的接头件。其中,管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管路本体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比如弯管、直管以及三通管等。此外,每个接头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由于两个接头件相互连接,因此两个接头件之间是通过相互靠近的第二连接部实现连接,两个接头件中的一个与管路本体的一端相连,可以理解为,两个接头件中的一个与管路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实现连接。管路本体通过两个相互连接的接头件与其他的管路进行焊接,由于两个接头件与管路本体之间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在进行管路之间的装配时更加灵活。
[0008]进一步地,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一个接头件靠近另一个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管路本体靠近接头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接头件靠近管路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不同。具体地,接头件的材质可以是铜,即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也是铜。管路本体的材质可以是钢,即第一连接部的材质液位钢。两个接头件通过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二连接部实现连接,即铜和铜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手工火焰焊接的方式。铜管焊接的钎料通常为磷铜钎料,磷铜钎料流动性好、工艺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管路本体和接头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连接,即钢和铜之间的连接,可以直接采用炉焊的方式。且接头件和管路本体之
间可以是提前焊接好,空调产品在车间装配以及安装到建筑物时,此时一般都是不同接头件之间焊接,即对不同的配管组件进行装配。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一个接头件靠近另一个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两个相连的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可以均为铜,对不同接头件进行连接时直接采用手工火焰焊接,且只需要考虑铜与铜之间的焊接,即钎料始终是采用价格低廉的磷铜钎料,降低了焊接以及制作的成本;焊接过程不需要改变钎料、助焊剂以及焊接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路本体为不锈钢;接头件为铜接头或接头件远离管路本体的一端设有覆金属层,接头件与管路本体焊接,覆金属层的材质与管路本体的材质不同。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管路本体为不锈钢,接头件与管路本体焊接。接头件可以为铜接头,或接头件远离管路本体的一端设有覆金属层,覆金属层可以是起到保护作用的镀层,如锌层,能够增强连接部表面的耐腐蚀性以及耐磨性;还可以是便于焊接的镀层,如铜层等。
[0012]当接头件为铜接头时,由于管路本体为不锈钢材质,因此接头件和管路本体之间,即为铜和钢之间的焊接,可以直接采用炉焊的方式。
[0013]更进一步地,当覆金属层为方便焊接的镀层时,由于覆金属层处在接头件远离管路本体的位置,因此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且仅是在连接处材质相同,焊接时更加方便,且节省了覆金属层的用料。具体地,接头件上的覆金属层优先采用覆铜层。覆铜层可以是通过热压、热喷涂、电镀、化学镀以及焊接任意一种工艺添加的。两个相连的接头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的材质可以均为铜,即通过覆铜层与覆铜层之间进行手工火焰焊接,此时钎料可以采用价格较低的磷铜钎料。总而言之,通过在接头件上设置覆铜层,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装配车间及安装现场进行手工火焰焊接的过程中,只需要考虑铜与铜之间的焊接,即钎料始终是采用价格低廉的磷铜钎料,降低了焊接以及制作的成本;焊接过程不需要改变钎料、助焊剂以及焊接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焊接时,接头件可以套设在管路本体的外侧,也可以嵌入到管路本体的内部。且覆铜层可以是通过热压、热喷涂、电镀、化学镀以及焊接任意一种工艺添加的。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伸入管路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内,接头件伸入管路本体的部分的长度L1与管路本体的外径D的关系为:0.4D≤L1≤2.5D。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伸入到管路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内进行焊接,连接强度大。
[0017]进一步地,L大于等于0.4D,可以保证焊接后的连接强度;L小于等于2.5D,可以避免接头件过度插入,增大装配误差,造成材料的浪费。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覆金属层设于接头件的内表面;和/或覆金属层设于接头件的外表面。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覆金属层可以仅设在接头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内表面覆金属层的接头件可以与其他外表面覆金属层的接头件进行焊接,即内表面覆金属层的接头件套设在外表面覆金属层的接头件的外侧进行焊接,从而实现不同管路本体之间的装配。
[0020]当然,覆金属层可以同时设置在接头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从而管路本体在通过接头件与其他管路本体的接头件进行焊接时,不同接头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更加灵活。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路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缩管段,第一缩管段的管径小
于管路本体的管径;和/或管路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扩管段,第一扩管段的管径大于管路本体的管径。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管路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形成有第一缩管段,第一缩管段的管径小于管路本体的管径,从而第一连接部可以通过第一缩管段插入到接头件的内部,然后进行焊接,从而实现管路本体与接头件之间的装配。
[0023]管路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形成有第一扩管段,第一扩管段的管径大于管路本体的管径,从而第一连接部可以通过第一扩管段套设在另一个接头件的外侧,然后进行焊接,从而实现管路本体与接头件之间的装配。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头件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二缩管段,第二缩管段的管径小于接头件的管径;和/或接头件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本体,所述管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两个相互连接的接头件,每个所述接头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接头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管路本体靠近所述接头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接头件靠近所述管路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不同,两个相连的所述接头件中一个所述接头件靠近另一个所述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为不锈钢;所述接头件为铜接头或所述接头件远离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设有覆金属层,所述接头件与所述管路本体焊接,其中,所述覆金属层的材质与所述管路本体的材质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件的第二连接部伸入所述管路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内,所述接头件伸入所述管路本体的部分的长度L1与管路本体的外径D的关系为:0.4D≤L1≤2.5D。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金属层设于所述接头件的内表面;和/或所述覆金属层设于所述接头件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缩管段,所述第一缩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管路本体的管径;和/或所述管路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扩管段,所述第一扩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管路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旦风吴彦东钟敏刘浩张铁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