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5929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包括:地面运输层,地面运输层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高架运输层,高架运输层位于地面运输层上方,高架运输层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地面运输层的轨道上,用于将地面运输层堆放的集装箱吊装至地面运输层的外集卡或高架运输层的内集卡上。采用立体化集装箱集疏运方式,堆场内道路采用双层布置模式,外集卡在地面运输层运行,内集卡在二层运行,内集卡优选为智能无人集卡,使外集卡和内集卡之间无车流交叉,实现内、外集卡的完全分离,提高作业安全性、设备作业效率和系统效率,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增加缓存车位,车流组织更加高效,有效缓解堆场外部社会道路交通拥堵。会道路交通拥堵。会道路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码头运输设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作业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建集装箱码头(物流站场、火车装卸站场)堆场作业采用自动化作业模式,堆场(场站)作业采用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称自动化轨道吊或ARMG),港内道路采用平交布置,无法完全解决内集卡和外集卡的分离行驶,造成内、外集卡的车流交织,当内集卡采用无人驾驶模式时,在既有无人驾驶集卡的技术条件及政策要求下,存在安全问题。当内集卡和外集卡车流量都较大时,严重影响装卸系统效率。
[0003]现有自动化码头堆场(场站)布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0004](1)堆场作业线垂直码头岸线布置,堆场装卸作业采用无悬臂ARMG,内、外集卡在海、陆两侧进行交接,以此实现内、外集卡的分离。此种布置形式适用于无中转或中转比例较小的码头(场站),对于中转比例较高的码头(场站)将严重影响设备利用效率和作业效率;
[0005](2)堆场作业线垂直码头岸线布置,堆场装卸作业采用无悬臂ARMG+单(双)悬臂ARMG组合模式,内集卡在海侧交接区及悬臂下进行交接,外集卡在陆侧交接区及悬臂下进行交接,以此实现内、外集卡的分离。此种布置形式可适应一定中转比例的情况,但内集卡数量增加,控制系统复杂,对系统能力影响较大;
[0006](3)堆场作业线平行码头岸线布置,堆场装卸作业采用单(双)悬臂ARMG或ARTG,内、外集卡在跨内或悬臂下进行交接,港(场)内道路平交布置,无法实现内、外集卡的分离。
[0007]可见,目前自动化码头堆场(场站)布置存在以下缺点:(1)垂直码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码头,实现了内、外集卡的车流分离,但无法适应中转比例较大的情形,否则将对设备效率和系统效率产生较大影响;(2)平行码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码头,无法实现内、外集卡车流的分离,内、外集卡交通存在干涉,影响通行效率和作业效率,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尤其当内集卡采用自动驾驶模式时,安全风险更大。(3)内部车流组织交叉,造成堆场(场站)周边社会道路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转比例较大的自动化码头内、外集卡无法有效分离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包括:地面运输层,地面运输层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高架运输层,高架运输层位于地面运输层上方,高架运输层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地面运输层的轨道上,用于将地面运输层堆放的集装箱吊装至地面运输层的外集卡或高架运输层的内
集卡上。
[0010]进一步地,悬臂轨道吊为双悬臂轨道吊,双悬臂轨道吊的两个悬臂分别位于外集卡运输路上方及内集卡运输路上方。
[0011]进一步地,外集卡运输路包括第一环路及连通第一环路相对两侧的多条第一纵向路;内集卡运输路包括第二环路及连通第二环路相对两侧的多条第二纵向路。
[0012]进一步地,第一纵向路和第二纵向路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第二纵向路之间形成路间隙,多个第一纵向路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路间隙下方。
[0013]进一步地,悬臂轨道吊为双悬臂轨道吊,双悬臂轨道吊沿第一纵向路的方向可移动;双悬臂轨道吊的两条轨道分别位于堆场区域的两侧。
[0014]进一步地,堆场区域设置在相邻的第一纵向路和第二纵向路之间。
[0015]进一步地,第二纵向路包括三个车道,位于两侧的为作业车道,位于中央的为行车车道。
[0016]进一步地,第二环路包括两个快车道和两个慢车道。
[0017]进一步地,内集卡运输路还包括连通第一环路相对两侧的多条第三纵向路,第三纵向路与第一纵向路平行,并位于第二纵向路正下方,第三纵向路包括停车道及行车道。
[0018]进一步地,悬臂轨道吊为单悬臂轨道吊,第一纵向路和第二纵向路平行设置,第二纵向路位于第一纵向路的下方,并与第一纵向路形成运输区,两个运输区之间设置两个堆场区域,单悬臂轨道吊的两个轨道设置在堆场区域的两侧。
[001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立体化集装箱集疏运方式,堆场采用双层布置模式,外集卡在地面运输层运行,内集卡在二层运行,其中,内集卡优选为智能无人集卡,使外集卡和内集卡之间无车流交叉,实现内、外集卡的完全分离,避免车流交叉和干涉,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设备作业效率和系统效率,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增加缓存车位,车流组织更加高效,有效缓解堆场外部社会道路交通拥堵。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0022]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的内集卡运输路的俯视图;
[0023]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的第二纵向路的结构图;
[0024]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的第二环路的结构图;
[0025]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地面运输层;20、高架运输层;21、第二环路;211、慢车道;212、快车道;22、第二
纵向路;221、作业车道;222、行车车道;30、堆场区域;40、双悬臂轨道吊;41、单悬臂轨道吊;51、停车道;52、行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目前自动化码头堆场(场站)布置存在以下缺点:(1)垂直码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码头,实现了内、外集卡的车流分离,但无法适应中转比例较大的情形,否则将对设备效率和系统效率产生较大影响;(2)平行码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码头,无法实现内、外集卡车流的分离,内、外集卡交通存在干涉,影响通行效率和作业效率,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尤其当内集卡采用自动驾驶模式时,安全风险更大。(3)内部车流组织交叉,造成堆场(场站)周边社会道路交通拥堵。
[003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包括地面运输层10、高架运输层20以及悬臂轨道吊,其中,地面运输层10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30;高架运输层20位于地面运输层10上方,高架运输层20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地面运输层10的轨道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运输层(10),所述地面运输层(10)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30);高架运输层(20),所述高架运输层(20)位于所述地面运输层(10)上方,所述高架运输层(20)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所述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所述地面运输层(10)的轨道上,用于将所述地面运输层(10)堆放的集装箱吊装至所述地面运输层(10)的外集卡或所述高架运输层(20)的内集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轨道吊为双悬臂轨道吊(40),所述双悬臂轨道吊(40)的两个悬臂分别位于所述外集卡运输路上方及所述内集卡运输路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集卡运输路包括第一环路及连通所述第一环路相对两侧的多条第一纵向路;所述内集卡运输路包括第二环路(21)及连通所述第二环路(21)相对两侧的多条第二纵向路(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路和所述第二纵向路(22)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第二纵向路(22)之间形成路间隙,多个所述第一纵向路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所述路间隙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斌潘海涛丁建康吴澎朱明有张婧卿陈云飞汪锋李瑞刚许海英袁胜强牛建峰龙友刘成鑫董志强吴立新吴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