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62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包括:车体结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上各结构件的承载;伺服双车轮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行走转运;液压顶升对中平台,用以实现转运工件物料的装载;车体液压顶升机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抬升;转向机构,用以实现所述伺服双车轮组的回转;液压站,用以实现所述液压顶升对中平台、所述车体液压顶升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驱动;锂电池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供电;电控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电气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重型物料工件的高效精准安全转运。件的高效精准安全转运。件的高效精准安全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重型装备制造业车间物流运转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制造过程中,离不开工件运输设备和存储设备来完成各种物料的流动和仓储,广泛应用的自动输送设备有传送带、运输小车等。
[0003]有轨小车(Rail Guide Vehicle,简称RGV)是一种沿着铁轨直线行走的运输工具,有自驱和它驱两种驱动方式:自驱动有轨小车是通过车上小齿轮和安装在铁轨一侧的齿条啮合,利用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它驱式有轨小车由外部链索牵引,在小车底盘的前后各装一导向销,地面上修有一组固定路线的沟槽,导向销嵌入沟槽内,保证小车行进时沿着沟槽移动。有轨小车的特点是:1、加速和移动速度都比较快,适合运送重型工件;2、因导轨固定,行走平稳,停车位置比较准确; 3、控制系统简单、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4、行走路线不便改变,转弯角度不能太小;5、噪声较大,影响操作工监听加工状况及保护自身安全。
[0004]目前在对重型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产业升级过程中,车间内部产线的自动化物流运转系统多是基于已有厂房后期建设,致使传统的子母车RGV转运轨道系统带来的基础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开挖量大,空间受限的物流转运系统的基础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等缺陷;且现有行业大多转运方式采用主线直轨RGV单车行走,到支线对接位置采用交叉输送线或者支线小车对接的结构形式,这样增加了一次转运,整体的物流运转节拍及对接精度不高,无法有效保证整线物流的高效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载直角换轨 RGV小车装置,满足重工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物流转运载荷大,转运平稳、定位精度高、物料转运空间受限的要求,实现重型物料工件的高效精准安全转运。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包括:
[0008]车体结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上各结构件的承载;
[0009]伺服双车轮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行走转运;
[0010]液压顶升对中平台,用以实现转运工件物料的装载;
[0011]车体液压顶升机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抬升;
[0012]转向机构,用以实现所述伺服双车轮组的回转;
[0013]液压站,用以实现所述液压顶升对中平台、所述车体液压顶升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驱动;
[0014]锂电池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供电;
[0015]电控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电气控制。
[0016]较佳的,所述伺服双车轮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车轮组、被动轮组和编码器;
[0017]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所述主车轮组,所述主车轮组通过齿轮组连接所述被动轮组,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主车轮组上。
[0018]较佳的,所述液压顶升对中平台为剪叉式液压顶升对中平台。
[0019]较佳的,所述车体液压顶升机构包括两组同步设置的伸缩油缸支腿。
[0020]较佳的,所述伸缩油缸支腿包括油缸、以及与其相连的支腿连接座;
[0021]所述油缸与所述液压站相连,所述支腿连接座上具有支腿。
[0022]较佳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车轮组回转轴系、连杆机构、液压油缸和定位组件;
[0023]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站相连;
[0024]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杆拉带动所述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伺服双车轮组绕所述车轮组回转轴系回转,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定位。
[0025]较佳的,所述锂电池系统为铅碳电池。
[0026]较佳的,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还包括安全系统。
[0027]较佳的,所述安全系统包括:
[0028]射频位置校正感应器,用以实现对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在轨道上的位置校正;
[0029]激光雷达,用以检测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外物入侵;
[0030]声光报警,当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
[0031]安全触边,用以保护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防止入侵外物的碰撞;
[0032]三色状态灯,用以显示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运行状态。
[003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子母车形式的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带来的基础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开挖量大,物流转运系统的基础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的痛点难点问题。满足现在重工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物流转运载荷大,转运平稳、定位精度高、物料转运空间受限的要求,实现重型物料工件的高效精准安全转运实现RGV在车间共面垂直轨道系统的换轨。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基础建设投资少、周期短、施工简单,可实现RGV小车与MES系统的交互协调工作,实现全自动化运行,也可在特定场景下切换人工操作运行,有效的降低了自动化、智能化产线RGV转运系统的建设周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35]图2是图1中A

A向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轴视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去除车体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图5中B位置上换向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0]图7是图6中伺服双车轮组的背面示意图;
[0041]图8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中车体液压顶升机构的示意图;
[0042]图9是本技术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中剪叉式液压顶升对中平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4]请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包括车体结构1、伺服双车轮组2、液压顶升对中平台3、车体液压顶升机构4、转向机构5、液压站6、锂电池系统7、电控系统8、安全系统9和车体外壳10。
[0045]伺服双车轮组2使用轴系螺母锁紧连接在车体结构1上,液压顶升对中平台3 使用固定螺栓连接在车体结构1上,车体液压顶升机构4使用固定螺栓连接在车体结构1的下方,转向机构5和伺服双车轮组2通过键及锁紧螺母连接在车体结构1 的端侧上,液压站6和锂电池系统7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螺栓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结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上各结构件的承载;伺服双车轮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行走转运;液压顶升对中平台,用以实现转运工件物料的装载;车体液压顶升机构,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抬升;转向机构,用以实现所述伺服双车轮组的回转;液压站,用以实现所述液压顶升对中平台、所述车体液压顶升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驱动;锂电池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供电;电控系统,用以实现所述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的电气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双车轮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车轮组、被动轮组和编码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所述主车轮组,所述主车轮组通过齿轮组连接所述被动轮组,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主车轮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对中平台为剪叉式液压顶升对中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直角换轨RGV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液压顶升机构包括两组同步设置的伸缩油缸支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载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彤周军李新顺张新杰牛延华钱丹黄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