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26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该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包括导轨架、担架框,导轨架上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导轨架之间的内侧面上远离连接杆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动力杆,动力杆与各导轨架的连接位置处均固定套接安装有转动轴,动力杆位于导轨架的内部的杆身上均固定安装主动齿轮,连接杆位于导轨架内部的杆身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导轨架为半斜坡状设置,导轨架的上表面是哪个均开有导轨槽,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具备节省人力上下运输平稳等优点,解决了以往担架上下运输车辆时容易颠簸且耗时耗力的问题。上下运输车辆时容易颠簸且耗时耗力的问题。上下运输车辆时容易颠簸且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具体为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递进,我国的医疗急救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伤员的运输和移动上已经不仅仅用于军队当中,对于普通民众也有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现在大多的急救车辆在用于进行上下运输伤员的担架上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改进,依旧是以消耗人力为主的使用方式,使用过程中既费力也使得担架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十分的不平稳,容易造成伤员的晃动甚至具有造成二次伤害你的可能性,因此提出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具备节省人力上下运输平稳等优点,解决了以往担架上下运输车辆时容易颠簸且耗时耗力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包括导轨架、担架框,所述导轨架上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导轨架之间的内侧面上远离连接杆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与各导轨架的连接位置处均固定套接安装有转动轴,所述动力杆位于导轨架的内部的杆身上均固定安装主动齿轮,所述连接杆位于导轨架内部的杆身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导轨架为半斜坡状设置,所述导轨架的上表面是哪个均开有导轨槽,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外侧轮齿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安装于导轨槽内部的履带,所述履带的外侧与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
[0007]所述担架框一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伸缩转轴,所述伸缩转轴上均固定连接安装有框腿,所述框腿的底部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下部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脚轮,所述担架框的一外侧面上位于伸缩转轴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框腿的向内的一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扣块。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杆与导轨架一侧面上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动力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导轨架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有沉头孔。
[0010]优选的,所述导轨架的下坡段的末端位置处均开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杆身固定套接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开有容槽。
[0011]优选的,所述担架框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架梁和后架梁,所述前架梁和后架梁下部的两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固定焊接有齿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导轨架上设置的履带传送装置和担架框上的齿轮相互配合实现了在导轨架上的平稳升降,且适当的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还可以提高上升和下降的速度。
[0015]2、通过导轨架下坡段端面上固定安装的防滑板的设置避免了在担架向和运输车内上下运输时的可能造成担架滑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导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导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担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担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内部履带传动原理示意图。
[0021]其中:导轨架11、担架框55、连接杆334、动力杆223、主动齿轮44、连接杆334、从动齿轮45、导轨槽112、履带22、凸起221、伸缩转轴551、框腿552、转动柱554、脚轮553、固定槽661、固定环224、电机226、联轴器225、安装块113、转动槽331、转动杆33、防滑板332、前架梁662、后架梁663、固定柱556、导杆558、齿轮55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包括导轨架11、担架框55,导轨架11上通过连接杆334相连接,导轨架11之间的内侧面上远离连接杆334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动力杆223,动力杆223与各导轨架11的连接位置处均固定套接安装有转动轴,动力杆223位于导轨架11的内部的杆身上均固定安装主动齿轮44,动力杆223与导轨架11一侧面上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224,固定环224的设置可以将整个动力杆223固定插接在导轨架11上保持固定,动力杆223与电机226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225固定连接,联轴器225的使用可以方便对于出现故障或者损坏的担架进行方便进行拆卸,连接杆334位于导轨架11内部的杆身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45,导轨架11为半斜坡状设置,导轨架11的上表面是哪个均开有导轨槽112,主动齿轮44与从动齿轮45的外侧轮齿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安装于导轨槽112内部的履带22,履带22的外侧与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221,通过主动齿轮44的转动可以使得主动齿轮44上的轮齿不断的啮合履带22内部的凸起221使得履带22进行传动,同时对从动齿轮45进行带动。
[0024]担架框55一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伸缩转轴551,伸缩转轴551上均固定连接安装有框腿552,伸缩转轴551的设置可以伸缩框腿552与担架框55之间的距离,框腿552的底部
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柱554,转动柱554的下部开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脚轮553,通过转动柱554可以改变脚轮553的前进方向,再使得脚轮553提供前进的动力,担架框55的一外侧面上位于伸缩转轴551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槽661,框腿552的向内的一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扣块,在将要把担架放置在导轨架11上时可以先将框腿552旋转至与担架框55相平行的位置,在通过伸缩转轴551向内压缩使得框腿552上的卡扣块固定嵌进固定槽661中嵌接固定。
[0025]导轨架11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13,安装块113上开有沉头孔,主要便于使用螺丝将整个导轨架11固定安装到运输车靠近车门的底面上,导轨架11的下坡段的末端位置处均开有转动槽331,转动槽3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的杆身固定套接有防滑板332,防滑板332上开有容槽,可以在担架放置在导轨架11上时将防滑板332向上转动固定,抵住担架上的齿轮557,防止齿轮557没有放稳而导致下滑。
[0026]担架框55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架梁662和后架梁663,前架梁662和后架梁663下部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伤员上下运输车的升降装置,包括导轨架(11)、担架框(5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11)上通过连接杆(334)相连接,所述导轨架(11)之间的内侧面上远离连接杆(334)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动力杆(223),所述动力杆(223)与各导轨架(11)的连接位置处均固定套接安装有转动轴,所述动力杆(223)位于导轨架(11)的内部的杆身上均固定安装主动齿轮(44),所述连接杆(334)位于导轨架(11)内部的杆身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45),所述导轨架(11)为半斜坡状设置,所述导轨架(11)的上表面均开有导轨槽(112),所述主动齿轮(44)与从动齿轮(45)的外侧轮齿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安装于导轨槽(112)内部的履带(22),所述履带(22)的外侧与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221);所述担架框(55)一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伸缩转轴(551),所述伸缩转轴(551)上均固定连接安装有框腿(552),所述框腿(552)的底部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柱(554),所述转动柱(554)的下部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脚轮(553),所述担架框(55)的一外侧面上位于伸缩转轴(551)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槽(661),所述框腿(552)的向内的一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扣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何梦祺顾奕斯友良王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