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和储氢放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氢
,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和储氢放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氢放氢系统对其周边的环境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会通过安全阀来调节管路的压力,但是大多情况下是直接将氢气排放至周围环境中,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管道及部件进行检修,避免后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气、部件故障等的问题,然而,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在检修过程中,管道及各部件中残留有的氢气极易在后续检修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
[0003]而且现有的固态储氢系统(镧镍系、钛系、锆系、镁系及其衍生合金)以电加热换热介质,而后换热介质加热镁基氢化物的加热方式,效率低下,且在加热过程中会造成热量的浪费。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换热介质加热镁基氢化物的加热方式存在加热不均匀、升温速度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和储氢放氢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感应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主管路(1)依次相连通的固态储氢装置(2)、冷却装置(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一阀门(5)、过滤装置(6)、第一单向阀(7)、第一温度传感器(8)、流量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阀门(11),所述第一单向阀(7)的流动方向从过滤装置(6)到第一温度传感器(8),充气支路(12)并联在所述过滤装置(6)和第一单向阀(7)上,所述充气支路(12)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3),所述第二单向阀(13)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温度传感器(8)到固态储氢装置(2);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一阀门(5)之间的管路段上还设有放散管(14),所述放散管(14)上设有放散阀(15),所述放散管(14)上设有第一回收管(16),所述第一回收管(16)与储气罐(17)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收管(16)上设有第一回收阀(18),所述储气罐(17)通过第二回收管(19)与所述固态储氢装置(2)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19)上设有第二回收阀(20)和第一抽气泵(21),所述储气罐(17)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压力的第三压力传感器(22);所述第一阀门(5)与所述过滤装置(6)之间的管路段上设有安全管(23),所述安全管(23)上设有安全阀(24),所述安全管(23)的一端与主管路(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收管(16)相连通;吹气罐(25)通过吹气管路(26)与所述主管路(1)相连通,吹气罐(25)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吹气管路(26)的一端与所述吹气罐(25)相连通,所述吹气管路(26)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冷却装置(3)和第一阀门(5)之间的管路段上,所述吹气管路(26)上设有吹气阀(27),所述吹气罐(25)通过第三回收管(28)与所述固态储氢装置(2)相连通,所述第三回收管(28)上设有第三回收阀(29)和第二抽气泵(30);所述固态储氢装置(2)包括多个固态储氢罐(31),所述固态储氢罐(31)的外壳为磁性材料,所述固态储氢罐(31)内填充有储氢材料,所述固态储氢罐(31)的外壳套设有绝缘层(32),所述绝缘层(32)外圈设有电磁线圈(33),所述电磁线圈(33)与外电源电连接,所述固态储氢罐(31)均设有用于检测和显示其内部区域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4),所述固态储氢罐(31)内设有氢气管(35),其一端伸出所述固态储氢罐(31),所述氢气管(35)的管壁间隔设有多个出气孔(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管(35)上还设有多个磁性翅片(3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储氢罐(31)的外壳为浸渍石墨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固态储氢放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氢材料为镁基固态储氢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沛军,邹建新,朱阳林,张雷,伍远安,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