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新如专利>正文

汽车无触点电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58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无触点电喇叭,在其外壳上设有振动膜片,衔铁设在外壳内并与振动膜片固定连接,在振动膜片上设有回音板;在外壳内正对衔铁位置设有铁芯,在外壳内位于铁芯外还设有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有一为励磁线圈提供工作电流的多谐振荡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寿命长,耗电少,不需要维护保养,工作稳定可靠,对无线电接收设备无电波干扰。(*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无触点电喇叭。当今国内外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电喇叭均为触点式机械振动型喇叭,这种喇叭工作时,串接于励磁线圈中的一对触点,因触点频繁地开闭,会产生极高的反电动势,便在触点间形成电弧火花,加速触点的氧化、烧蚀,同时因机械磨损,触点很容易损坏,影响其导电性,致使喇叭音质变坏,频率变低,寿命缩短,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为此,需要经常保养维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无触点电喇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其外壳上设有振动膜片,衔铁设在外壳内并与振动膜片固定连接,在振动膜片上设有回音板;在外壳内正对衔铁位置设有铁芯,在外壳内位于铁芯外还设有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有一为励磁线圈提供工作电流的多谐振荡电路板;多谐振荡电路板包括稳压电路、多谐振荡电路及功放电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寿命长,耗电少;2、不需要维护保养,工作稳定可靠;3、对无线电接收设备无电波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械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所示,在喇叭的外壳(9)上端固定有振动膜片(1),回音板(2)固定在振动膜片(1)的中央,衔铁(6)设在外壳(9)内并固定在振动膜片(1)的中央;螺母(5)使铁芯(4)固定在外壳(9)内,铁芯(4)的位置正好对应于衔铁(6),这样调节铁芯(4)可以改变其与衔铁(6)间隙,至满意时,就旋紧螺母(5);励磁线圈(3)用压板(10)固定在外壳(9)内,它设在铁芯(4)的周围,在外壳(9)内还设有一为励磁线圈(3)提供工作电流的多谐振荡电路板(8)。如图2所示,多谐振荡电路板(8)包括稳压滤波电路(11)、多谐振荡电路(12)及功放电路(13)。稳压电路(11)由电解电容C1、稳压二极管DW并联后串接一电阻R1组成,直流电源经极性保护二极管D及稳压电路(11)稳压后为多谐振荡电路(12)及功放电路(13)提供工作电压。多谐振荡电路(12)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容C2及集成块IC,电阻R4、电阻R5、电容C2串联后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W两端,集成块IC的两输入端分别接在电阻R5的两端;功放电路(13)由三极管BG1、三极管BG2构成直耦式放大电路,当集成块IC输出端输出一高电平时,三极管BG1、BG2导通,励磁线圈(3)中有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一磁场,便吸动装有振动膜片(1)及回音板(2)的衔铁(6),当集成块IC输出一低电平时,三极管BG1、三极管BG2截止,励磁线圈中没有电流,磁场消失,振动膜片(1)靠自身的弹性复位;调节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1的参数,可改变振荡频率,其振荡频率以能和振动膜片(1)的固有频率谐振为最佳。然后集成块IC又输出一高电平,振动膜片(1)又一次吸动,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按予设频率振动发出一定频率及一定声压级的声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无触点电喇叭,在其外壳上设有振动膜片,衔铁设在外壳内并与振动膜片固定连接,在振动膜片上设有回音板;在外壳内正对衔铁位置设有铁芯,在外壳内位于铁芯外还设有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外壳(9)内设有一为励磁线圈提供工作电流的多谐振荡电路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无触点电喇叭,在其外壳上设有振动膜片,衔铁设在外壳内并与振动膜片固定连接,在振动膜片上设有回音板;在外壳内正对衔铁位置设有铁芯,在外壳内位于铁芯外还设有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外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新如
申请(专利权)人:雷新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