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26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音装置,主要由扬声器、隔音装置、配重座、传振件、感受件等组成,主要是将扬声器发出的音频振动以固态物质为传递媒介传递到收受者的触觉中,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无噪音污染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玩具、娱乐、助听器械等多个领域。(*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音装置。声音,一般都是通过介质作为媒体传播到人们的耳中,在传播过程中,声音是朝四面八方传播的,故人们能在各个不同的位置上听到同一个声音,这样,需要听到的谈话,悦耳的音乐等,构成了人们工作及生活中的必需,但人们不需要听到的声音就成为了苦不堪言的噪音。还有,对听力失聪的人来说,由于听力受损,他(她)感受不到声音,一直生活在寂静的世界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外界听不到,只有使用者能感受到的发音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将扬声器发出的音频振动以固态物质为传递媒介传递到收受者的触觉中。本技术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无噪音污染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玩具、娱乐、助听器械等多个领域。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见附图1,本技术由扬声器1、隔音装置2、配重座4、传振件5、感受件6组成,扬声器1与隔音装置2连接成一整体,配重座4固结在扬声器1的振膜3上,传振件5一端固定在配重座4的另一端,在传振件5的另一端装有可拆卸的感受件6。见附图1、2,当使用本技术时,信号电路7产生的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8放大后,经扬声器1传出,扬声器1声波的传递,使振膜3产生振动,且由于振膜3与配重座4固定连接为一整体,配重座4的质量较之于振膜3大得多,于是,振膜3振动的能量,基本上被配重座4所吸收,使得扬声器1本身的发声(通过空气)降到最低,甚至没有,而配重座4吸纳的能量又传给固装其上的传振件5,当传振件5一端装有感受件6(如棒糖等),即能够通过收受者牙齿咬住感受件6(如棒糖等),声音的振动就能通过牙齿传到收受者的脑中,从而感受到扬声器1的发声。这样,外界根本就听不到扬声器1发出的声音,只有收受者能体会到有别于传统的直接用耳听扬声器1发出的声音,在脑中产生神奇、立体的声音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音装置,包括扬声器(1)、隔音装置(2)、配重座(4)、传振件(5)、感受件(6),扬声器(1)与隔音装置(2)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配重座(4)固结在扬声器(1)的振膜(3)上,传振件(5)一端固定在配重座(4)的另一端,在传振件(5)的另一端,装有可拆卸的感受件(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发音装置,包括扬声器(1)、隔音装置(2)、配重座(4)、传振件(5)、感受件(6),扬声器(1)与隔音装置(2)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钟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龙昌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