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89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玩具充电器,它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盖体,在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固定在旋转柱体上的旋钮伸出壳体外,位于壳体外的充电插头连接的导线延伸到壳体内,旋绕旋转柱体后,与充电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从壳体内拉出相应长度的导线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转动旋钮、旋转柱体,将导线旋入充电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外观整体性好、易于包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充电器
技术介绍
通常的玩具充电器是直接用充电触片或不可伸缩的插头来对玩具进行充电,充电触片式的充电器会有安全隐患,且只能对与充电器接触的玩具充电,不能进行较远距离的充电,难以适应不同玩具充电的需要;而带插头的充电器虽然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充电,但由于导线不能在使用完毕时妥善收藏,所以影响充电器整体外观及不利于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从充电器内拉出相应长度的导线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可以将导线收入充电器内,使用方便、外观整体性好、易于包装玩具充电器。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玩具充电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盖体,在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固定在旋转柱体上的旋钮伸出壳体外,位于壳体外的充电插头连接的导线延伸到壳体内,旋绕旋转柱体后,与充电电路连接。本技术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从壳体内拉出相应长度的导线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转动旋钮、旋转柱体,将导线旋入充电器内。本技术使用方便、外观整体性好、易于包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6和盖体5,在壳体6和盖体5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4,固定在旋转柱体4上的旋钮3伸出壳体6外,位于壳体6外的充电插头1连接的导线2延伸到壳体6内,旋绕旋转柱体4后,与充电电路连接。为了保证导线顺利地拉出、旋入,导线2有部分被紧夹固定在旋转柱体4上。壳体6外还设置有形状与充电插头1相配合的插槽61,充电插头1可以插入插槽61内收藏,这样更加保证了充电器的外观整体性且易于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充电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6)和盖体(5),其特征在于在壳体(6)和盖体(5)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4),固定在旋转柱体(4)上的旋钮(3)伸出壳体(6)外,位于壳体(6)外的充电插头(1)连接的导线(2)延伸到壳体(6)内,旋绕旋转柱体(4)后,与充电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导线(2)有部分紧夹在旋转柱体(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玩具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壳体(6)外设置有形状与充电插头(1)相配合的插槽(61),充电插头(1)可以插入插槽(61)内收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玩具充电器,它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盖体,在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固定在旋转柱体上的旋钮伸出壳体外,位于壳体外的充电插头连接的导线延伸到壳体内,旋绕旋转柱体后,与充电电路连接。本技术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从壳体内拉出相应长度的导线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转动旋钮、旋转柱体,将导线旋入充电器内。本技术使用方便、外观整体性好、易于包装。文档编号H01M10/44GK2691077SQ200420042968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梁钟铭 申请人:东莞龙昌玩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充电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6)和盖体(5),其特征在于:在壳体(6)和盖体(5)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柱体(4),固定在旋转柱体(4)上的旋钮(3)伸出壳体(6)外,位于壳体(6)外的充电插头(1)连接的导线(2)延伸到壳体(6)内,旋绕旋转柱体(4)后,与充电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钟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龙昌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