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该鞋底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75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包括大底,所述大底包括大底外层、设在大底外层容纳腔内的聚醚层和固定在大底外层的鞋腰上的支撑件,至少支撑件上表面覆盖有聚醚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支撑件可以代替钢勾心,具有低重量的优势,聚醚材料制成的聚醚层具有一定的缓震性能,设置聚醚层后可以不设中底,有利于流水线自动化生产,减少制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成型上述鞋底的方法。述鞋底的方法。述鞋底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该鞋底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该鞋底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鞋底作为与地面接触用于支撑足部并提供缓冲的成鞋部件,成鞋的鞋底一般由大底(又称为外底)、中底和鞋垫组成,大底一般由橡胶类材料制成,与地面直接接触,耐磨性能好,中底一般由PU材料制成,由内底、半内底、钢勾心组合而成,用于缓冲和支撑足底,透气性较差,鞋垫为与足底接触的部件,用于将足底与中底分隔,提高穿着舒适性。对于皮鞋产品,特别是中高跟皮鞋,勾心具有连接前掌和后跟,支撑鞋底,保持鞋底不变形的重要作用,在皮鞋生产的早期,通常采用竹制勾心,随时勾心技术的发展,钢勾心取代了前者。随着近年来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钢材质的勾心质量较重,对于进一步的轻量化不利。
[0003]另一方面,通过在鞋底设置气囊,来达成两个目的之一:透气或者缓震,事实上,在鞋底设置气囊还有其他优点,比如由于气囊中充满空气,其质量小,可以减小鞋底的整体重量。但在传统的鞋底气囊中,气囊透气就需要与外界连通,而缓震则需要气囊与外界封闭,所以传统中,气囊一般仅用作透气或者缓震之一,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轻量化的支撑件的鞋底,该鞋底支撑件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鞋底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鞋底的成型方法。
[0005]在传统制鞋领域,钢勾心通常固定在中底或半内底上,由于钢勾心为薄片状,且硬度和密度远大于大底、中底以及内底,如果勾心固定不够结实,在外力作用下,钢勾心可以轻易刺穿鞋底材料,成为刺伤足部的利刃,因此钢勾心通常不采用胶粘等形式固定,而是采用铆钉铆接在中底或半内底上,对于采用钢勾心的鞋底来说,中底或半内底通常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上述的中底以及铆接等固定方式并不是必需的,专利技术人采取了不同的结构和固定方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鞋底,包括大底,所述大底包括大底外层、设在大底外层容纳腔中的聚醚层和通过胶粘固定在大底外层的鞋腰上的支撑件,至少支撑件上表面覆盖有聚醚层。所述支撑件为尼龙支撑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大底外层的鞋边内侧设有固定聚醚层的限位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大底外层的凹槽中,所述凹槽具有若干向支撑件突出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卡接在限位部的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大底外层朝向足底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加强肋,所述凹槽设在所述加强肋上,所述聚醚层成型填充覆盖大底外层和加强肋间的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具有和凹槽通过胶粘固定的粗糙接触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鞋底还包括设在大底外层前掌的气囊,所述聚醚层覆盖所述气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由多个支撑组件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所述气囊上表面向下凹陷与气囊的垫体形成的凹坑或与向下凹陷的气囊上表面以及气囊下表面连接的中空圆柱形支撑壁。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对应足底前掌的部位设置数个穿过聚醚层的气孔。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鞋底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制作大底外层、尼龙支撑件和气囊;
[0016](2)将尼龙支撑件固定在大底外层的鞋腰上,将气囊置于大底外层前掌的槽中;
[0017](3)将聚醚层注塑料液注入大底外层的容纳腔中进行二次注塑,使聚醚层料液覆盖大底外层的容纳腔、限位槽、气囊上表面及尼龙支撑件上表面后合模,完成所述鞋底的注塑成型。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19](1)本专利技术用支撑件作为鞋底的支撑件(或者称为勾心),支撑件密度小强度高,既能起到支撑鞋底的作用,又可以减轻鞋底的重量。
[0020](2)本专利技术可以不设置中底或半内底,而是在支撑件上表面设有聚醚材料制成的聚醚层,可以进一步减轻鞋底的重量,聚醚层穿着更为舒适。
[0021](3)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不同于传统钢勾心的固定方式,包括胶粘以及将支撑件置于注塑模具中与鞋底注塑成型等更为灵活和牢固的方式,且有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同时可以减少制鞋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0022](4)本专利技术的大底外层鞋边内侧设有限位槽,大底外层朝向足底一端设有加强肋,聚醚层成型在限位槽和加强肋与大底外层的槽内,限位槽可以限制较软的聚醚层脱出,加强肋增加了大底外层和聚醚层的接触面积,使得较软的聚醚层能够成型在大底外层上,加强肋同时为较软的聚醚层提供支撑,凹槽中设置的限位部使得支撑件卡接在凹槽中并通过胶粘固定,防止支撑件在外力作用下脱胶并在聚醚层中移位。
[0023](5)本专利技术前掌气囊上设置数个气孔,采用聚醚材料制成的聚醚层覆盖或嵌入式注射成型,气孔凸出于聚醚层,该气孔可与鞋腔进行气体交换,该气囊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来支撑气囊腔体,该支撑组件和气囊中的气体共同起到缓震的作用,尤其是气囊还包括一个设置气囊本体外与气囊本体通过若干通道连通的外环,该外环具有环形缓冲腔,进一步提高了缓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鞋底俯视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2大底外层(聚醚层未二次注塑成型)俯视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2局部剖视图;
[0027]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5为支撑件端部和卡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支撑件与凹槽接触面的示意图;
[0030]图7为支撑件示意图;
[0031]图8为前掌设有气囊的鞋底示意图;
[0032]图9为气囊示意图;
[0033]图10为凹坑支撑组件示意图;
[0034]图11为支撑壁示意图;
[0035]图12为出气孔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件;101、接触面;102、端部;103、三角形口;2、大底;201、大底外层;202、限位槽;203、加强肋;204、槽;205、鞋边;3、凹槽;301、限位部;302、卡槽;303、突角;4、聚醚层;5、气囊;501、腔体;502、支撑组件;5021、凹坑;5022、垫体;5023、支撑壁;503、气囊本体;504、外环;5041、缓冲腔;6、前掌;7、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8]参照图1、图7所示,实施例1的一种鞋底,包括大底2,所述大底2包括大底外层201、设在大底外层201容纳腔中的聚醚层4和固定在大底外层201鞋腰上的支撑件1,至少支撑件1的上表面覆盖有聚醚层4,为了增强大底外层201和聚醚层4结合的牢固性,所述大底外层201的鞋边205内侧设有限位槽202,所述聚醚层4经注塑被固定限制在限位槽202内,限位槽202由大底外层201外周的鞋边205向内侧收缩与大底外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包括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大底外层、设在大底外层容纳腔中的聚醚层和通过胶粘固定在大底外层的鞋腰上的支撑件,至少支撑件上表面覆盖有聚醚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尼龙支撑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外层的鞋边内侧设有固定聚醚层的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大底外层的凹槽中,所述凹槽具有若干向支撑件突出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卡接在限位部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外层朝向足底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加强肋,所述凹槽设在所述加强肋上,所述聚醚层成型填充覆盖大底外层和加强肋间的槽。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和凹槽通过胶粘固定的粗糙接触面。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恩洪周启明吴强金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曼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