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34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封闭施工路段,并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扫,将施工路面修整平整;步骤二:在施工路面上均匀撒布橡胶沥青,将碎石铺设在橡胶沥青上,形成碎石层,碎石层中部的高度大于碎石层两侧的高度;步骤三:对碎石层进行间隔喷水,直至碎石层硬化;步骤四:待碎石层硬化后,在碎石层上撒布橡胶沥青,形成橡胶沥青层,橡胶沥青层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步骤五: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橡胶层进行碾压;步骤六:在道路的两侧固定防护栏;步骤七:清理施工后的道路,恢复施工路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雨水渗透至路面以下并对渗透的水进行引导,从而减少道路积水,从而便于车辆通行。从而便于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一般而言,公路一般需要进行多层铺设以及碾压处理才能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对于多数低等级道路表面,可以将传统上封层材料(表面树脂、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等)通过洒布、压实、整平之后通车。
[0003]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受到传统上封层材料性能所限(主要是其粘黏性、防水性以及耐磨性差),常常在施工完成并通车后,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集料损失或者整体脱落等情况,其不能用于高等级路面。
[0004]而且,在对横缝接缝和纵缝接缝施工后,道路上容易存在积水,影响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能够使雨水渗透至路面以下并对渗透的水进行引导,从而减少道路积水,从而便于车辆通行。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封闭施工路段,并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扫,将施工路面修整平整;
[0008]步骤二:在施工路面上均匀撒布橡胶沥青,将碎石铺设在橡胶沥青上,形成碎石层,碎石层中部的高度大于碎石层两侧的高度;
[0009]步骤三:对碎石层进行间隔喷水,直至碎石层硬化;
[0010]步骤四:待碎石层硬化后,在碎石层上撒布橡胶沥青,形成橡胶沥青层,橡胶沥青层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
[0011]步骤五: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橡胶层进行碾压;
[0012]步骤六:在道路的两侧固定防护栏;
[0013]步骤七:清理施工后的道路,恢复施工路段。
[001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0015]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二中,碎石层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两端均延伸出碎石层的两侧,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口。
[0016]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管道上透水口的直径与连接管道的半径相等。
[0017]进一步地说,所述透水口上固接有透水管道,所述透水管道延伸至靠近碎石层的顶端处,所述透水管道的顶端固接有透水层。
[0018]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二和所述步骤四中,所述橡胶沥青的撒布量为:0.3-0.8kg/m2。
[0019]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碎石包括:80%粒径为9.5mm-13.2mm的第一碎石和20%粒径为4.75mm-9.5mm的第二碎石。
[0020]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三中,对碎石喷水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20分钟。
[0021]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五中,使用压路机碾压的次数为3到4次。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碎石层的中部的高度大于碎石层两侧的高度,从而增加了碎石层与橡胶沥青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水从橡胶沥青层渗入到碎石中,从而便于对水进行渗透,从而便于对路面上的水排泄,从而减少路面上的积水,从而便于车辆通行;橡胶沥青能够对土壤进行加固,从而减少土壤的凹陷,从而减少铺设后的路面的凹陷,从而便于路面的使用;
[0024]2.在碎石层中渗透的水能够从连接管道的透水口中进入到连接管路中,从而使水沿着连接管路流动,从而便于对碎石层中的水进行排泄,从而便于减少碎石层中的水,从而便于减少路面上的积水,从而便于车辆的通行;
[0025]3.透水管道延伸至碎石层靠近顶端处,从而便于水从透水管道内流入到连接管道内,从而便于对水进行排泄,从而减少路面的积水,从而便于车辆的通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7]实施例: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封闭施工路段,并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扫,将施工路面修整平整;
[0029]步骤二:在施工路面上均匀撒布橡胶沥青,将碎石铺设在橡胶沥青上,形成碎石层,碎石层中部的高度大于碎石层两侧的高度;
[0030]步骤三:对碎石层进行间隔喷水,直至碎石层硬化;
[0031]步骤四:待碎石层硬化后,在碎石层上撒布橡胶沥青,形成橡胶沥青层,橡胶沥青层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
[0032]步骤五: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橡胶层进行碾压;
[0033]步骤六:在道路的两侧固定防护栏;
[0034]步骤七:清理施工后的道路,恢复施工路段。
[0035]所述步骤二中,碎石层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两端均延伸出碎石层的两侧,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口。
[0036]所述连接管道上透水口的直径与连接管道的半径相等。
[0037]所述透水口上固接有透水管道,所述透水管道延伸至靠近碎石层的顶端处,所述透水管道的顶端固接有透水层。
[0038]所述步骤二和所述步骤四中,所述橡胶沥青的撒布量为:0.3-0.8kg/m2。
[0039]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碎石包括:80%粒径为9.5mm-13.2mm的第一碎石和20%粒径为4.75mm-9.5mm的第二碎石。
[0040]所述步骤三中,对碎石喷水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20分钟。
[0041]所述步骤五中,使用压路机碾压的次数为3到4次。
[004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能够使雨水渗透至路面以下并对渗透的水进行引导,从而减少道路积水,从而便于车辆通行。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封闭施工路段,并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扫,将施工路面修整平整;步骤二:在施工路面上均匀撒布橡胶沥青,将碎石铺设在橡胶沥青上,形成碎石层,碎石层中部的高度大于碎石层两侧的高度;步骤三:对碎石层进行间隔喷水,直至碎石层硬化;步骤四:待碎石层硬化后,在碎石层上撒布橡胶沥青,形成橡胶沥青层,橡胶沥青层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步骤五: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橡胶层进行碾压;步骤六:在道路的两侧固定防护栏;步骤七:清理施工后的道路,恢复施工路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碎石层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两端均延伸出碎石层的两侧,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上透水口的直径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林林龙胜史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鹿通交通安全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