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92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属于沥青道路的技术领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以及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防水土工布,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呈波纹状分布且包括第一波峰与第一波谷。本申请具有提高道路结构防水性能的效果。路结构防水性能的效果。路结构防水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道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道路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道路。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道路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道路,沥青道路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道路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0003]沥青道路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后会出现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出现这种破坏的原因之一在于道路防水性能差,水侵入道路结构内部会引起沥青剥离。
[0004]相关技术为公开号CN2033077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防水层的桥面铺装层,包括水泥混凝土层、防水粘结层、第一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第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防水粘结层设置在水泥混凝土层的上面,第一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置在防水粘结层的上面,第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置在第一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上面。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铺装层的防水主要是通过防水粘结层来实现的,通常雨水会渗透至防水粘结层,导致防水粘结层与铺装层的粘结度下降,导致防水粘结层产生剥离、推移等情况,导致其防水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以及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防水土工布,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呈波纹状分布且包括第一波峰与第一波谷。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沥青层上方设置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防水土工布,第一防水土工布有利于将第一沥青层与雨水分隔开,避免雨水与第一沥青层接触。将第一防水土工布设置为波纹状,并区分出第一波峰与第一波谷,少量的雨水聚集在第一波谷中,当天气炎热时,再挥发至地面为地表降温;大量的雨水从第一波谷内溢出后向第一防水土工布的两端流淌,并排入道路结构两旁的排水沟渠中,从而避免雨水从第一防水土工布上下渗至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以及混凝土层的内部侵蚀结构,以此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的下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土工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波谷中可能存在少量聚集的雨水,该聚集水存在有下渗的可能性,在第一防水土工布的下方铺设第二防水土工布,下渗的聚集水渗入第二防水土工布的上方,有利于进一步隔挡雨水与第一沥青层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
结构的防水性能。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土工布呈波纹状分布且包括第二波峰与第二波谷,所述第二波峰位于所述第一波谷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波谷位于所述第一波峰的正下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集在某几个第一波谷中的雨水下渗至第二波峰处,分流至第二波峰两侧的第二波谷中,从而减少单个第二波谷中雨水的聚集量,从而降低雨水的下渗速度甚至进一步隔绝雨水的再次下渗,以此进一步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铺设在所述第二防水土工布下方的防水膜。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膜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隔绝第二防水土工布上的雨水下渗,从而加强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加固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加固层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提高防水结构的稳固性,另一方面由于碎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聚集在第一波谷内的雨水的挥发速度,避免长期聚集的雨水下渗。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与所述第二防水土工布之间设置有透气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水土工布与第二防水土工布之间设置透气层,有利于提高聚集在第二波谷内的雨水的挥发速度,避免长期聚集在第二防水土工布上的雨水下渗。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沥青层中埋设有顶端穿入所述第一沥青层中的格构钢柱。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埋设在第二沥青层中的格构钢柱顶部穿入第一沥青层中,有利于分别对第一沥青层与第二沥青层的结构进行加固,且有利于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少沥青剥离的情况发生。
[0022]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中埋设有支护锚杆。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位于第二沥青层下方,用于为第二沥青层托底,支护锚杆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层的稳定性,从而提升道路结构的稳固性,降低剥离与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第一防水土工布有利于将第一沥青层与雨水分隔开,降低雨水与第一沥青层接触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
[0026]2.下渗的聚集水渗入第二防水土工布的上方,有利于进一步隔挡雨水与第一沥青层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
[0027]3.聚集在某几个第一波谷中的雨水下渗至第二波峰处,分流至第二波峰两侧的第二波谷中,从而减少单个第二波谷中雨水的聚集量,从而降低雨水的下渗速度甚至进一步隔绝雨水的再次下渗,以此进一步提高道路结构的防水性能;
[0028]4.格构钢柱有利于分别对第一沥青层与第二沥青层的结构进行加固,且有利于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少沥青剥离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沥青层;2、第二沥青层;3、混凝土层;4、防水结构;41、第一
防水土工布;411、第一波峰;412、第一波谷;42、第二防水土工布;421、第二波峰;422、第二波谷;43、防水膜;44、碎石加固层;45、透气层;5、格构钢柱;6、支护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0033]参照图1,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包括第一沥青层1、第二沥青层2以及混凝土层3。第一沥青层1位于第二沥青层2上方,第二沥青层2位于混凝土层3上方。道路结构的两侧开设有排水沟渠。
[0034]参照图1,第一沥青层1与第二沥青层2内设置有格构钢柱5,格构钢柱5为方形柱状结构,采用不锈钢制成;格构钢柱5有多根,多根格构钢柱5沿第一沥青层1与第二沥青层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格构钢柱5的底部位于第二沥青层2内,顶部穿入第一沥青层1的顶部,有利于分别对第一沥青层1与第二沥青层2的结构进行加固,且有利于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少沥青剥离的情况发生。
[0035]参照图1,混凝土层3中埋设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沥青层(1)、第二沥青层(2)以及混凝土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层(1)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结构(4),所述防水结构(4)包括第一防水土工布(41),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41)呈波纹状分布且包括第一波峰(411)与第一波谷(4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土工布(41)的下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土工布(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土工布(42)呈波纹状分布且包括第二波峰(421)与第二波谷(422),所述第二波峰(421)位于所述第一波谷(412)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波谷(422)位于所述第一波峰(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莉高亚明高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峰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