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组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04033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组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以及介质。其中,所述车辆安全组件包括引擎盖顶起装置以及前部气囊模块,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以及前部气囊模块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根据车辆的碰撞状态生成;车辆的所述碰撞状态包括第一碰撞状态以及第二碰撞状态;在所述第一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行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在所述第二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另一车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展开至车辆的前方。车辆的前方。车辆的前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安全组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组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安全领域,对于道路兼容性以及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VRU)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道路兼容性的出发点在于,对于车辆的碰撞事故,由于道路上各种车辆的车身高度、重量、车身结构甚至保险杠高度和形状的不同,导致了车辆在碰撞事故中必定有一方占据主动优势,一方占据劣势。如何在碰撞中既能保护自身的安全,也能减少对方的伤害,这就是车辆道路兼容性的理念。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CNCAP)2021版中新加入了关于道路兼容性的罚分要求。
[0003]对于VRU越来越严格的保护,也是基于实际的需要,例如有报道显示,在欧洲,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弱势道路使用者几乎占据了交通死亡总人数的一半,而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很多国家正在不断上升。CNCAP的2018版本中加入了行人保护性能的测试,而2020年欧盟新车安全评价(The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Euro NCAP)的测试项目中,VRU测试项目的分值相比2019年又有进一步提高。
[0004]现有技术中,提高车辆道路兼容性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车身的结构设计改进实现,例如将车头部分的刚性降低,除了在碰撞中减少对自身车辆的驾驶舱的冲击之外,在两车碰撞中,也可以可能地吸收双方对撞产生的冲击力,减少对碰撞的另一方造成的伤害。然而,单独采用这种方案,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道路兼容性要求。
[0005]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VRU,采用在车辆前部设置前部气囊,以在碰撞中保护VRU。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采用引擎盖顶起装置在碰撞时顶起引擎盖,降低VRU的包络线碰撞点,从而保护VRU的方案。
[0006]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以上提高道路兼容性以及保护VRU的方案,都无法同时兼顾两者的性能。以现有技术采用前部气囊为例,由于车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碰撞状态相比于车辆与行人的碰撞状态以及障碍物相比于行人承受气囊展开的冲击力的能力,均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无论从内部压力还是尺寸而言,现有技术中为保护行人设置的前部气囊,很难满足车辆的道路兼容性要求。
[0007]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车辆安全组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介质,以兼顾道路兼容性以及保护VRU,同时满足对两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车辆安全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组件,其能兼顾车辆的道路兼容性以及行人保护。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其能兼顾车辆的道
路兼容性以及行人保护。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实现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一种车辆安全组件,包括引擎盖顶起装置,可顶起车辆的引擎盖,以提高所述引擎盖的后部的高度;前部气囊模块,包括前部气囊,可展开至车辆的前方;其中,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以及前部气囊模块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根据车辆的碰撞状态生成;车辆的所述碰撞状态包括第一碰撞状态以及第二碰撞状态,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碰撞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对应所述第二碰撞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行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在所述第二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另一车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展开至车辆的前方。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部气囊的安装位置包括引擎盖的前部下方位于车辆的发动机舱的位置。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部气囊模块还包括气体系统,所述气体系统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爆,产生的气体使得所述前部气囊展开。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系统还包括充气管,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爆,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管输送至所述前部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之外的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位于发动机舱内,具有至少200mm的长度空间。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碰撞状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先顶起车辆的引擎盖,之后所述前部气囊从所述引擎盖与所述发动机舱的间隙或者从所述引擎盖预留的撕裂缝或弱化处理区域冲出展开至车辆的前方。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安全组件还包括安全状态系统,其包括监测系统以及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监测系统包括车辆外部信息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周围障碍物,采集车身周围障碍物数据;以及车身姿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姿态,采集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姿态数据;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外部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识别与车辆碰撞的障碍物的类型,计算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状态,包括障碍物类型以及碰撞概率,判断是否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碰撞概率是否大于第一概率阈值以及所述障碍物的类型是否为行人,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碰撞概率是否大于第一概率阈值以及所述障碍物的类型是否为车辆。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碰撞状态还包括碰撞相对速度以及碰撞重叠率,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判断条件还包括,所述碰撞相对速度是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以及所述碰撞重叠率是否大于第一重叠率阈值。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判断条件还包括,在所述碰撞状态下展开所述前部气囊是否降低车辆的伤害。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车联网模块,所述车联网模块与所
述车辆外部信息监测模块共同提供所述车辆周围障碍物数据。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的一种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引擎盖顶起装置以及前部气囊模块,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可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提高所述引擎盖的后部的高度;所述前部气囊模块包括前部气囊,可展开至所述车辆的前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所述车辆的碰撞事件是否无法避免,若是,则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启动顶起所述车辆的引擎盖;步骤S2:识别所述车辆的碰撞对象,若所述碰撞对象为另一车辆,则展开所述前部气囊;若所述碰撞对象为行人,则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
[00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若所述碰撞对象为另一车辆,判断所述车辆的碰撞相对速度是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以及碰撞重叠率是否大于第一重叠率阈值,若是,则展开所述前部气囊;若否,则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
[0022]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擎盖顶起装置,可顶起车辆的引擎盖,以提高所述引擎盖的后部的高度;前部气囊模块,包括前部气囊,可展开至车辆的前方;其中,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以及前部气囊模块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根据车辆的碰撞状态生成;车辆的所述碰撞状态包括第一碰撞状态以及第二碰撞状态,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碰撞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对应所述第二碰撞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行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在所述第二碰撞状态,车辆的碰撞对象为另一车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顶起车辆的引擎盖,所述前部气囊展开至车辆的前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气囊的安装位置包括引擎盖的前部下方位于车辆的发动机舱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气囊模块还包括气体系统,所述气体系统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爆,产生的气体使得所述前部气囊展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系统还包括充气管,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爆,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管输送至所述前部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之外的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位于发动机舱内,具有至少200mm的长度空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碰撞状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引擎盖顶起装置先顶起车辆的引擎盖,之后所述前部气囊从所述引擎盖与所述发动机舱的间隙或者从所述引擎盖预留的撕裂缝或弱化处理区域冲出展开至车辆的前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状态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包括:车辆外部信息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周围障碍物,采集车身周围障碍物数据;以及车身姿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姿态,采集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姿态数据;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外部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识别与车辆碰撞的障碍物的类型,计算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状态,包括障碍物类型以及碰撞概率,判断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易平凡李祥成元祎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