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系统、装置、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31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系统、车辆安全装置、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车辆安全系统包括监测系统以及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监测系统包括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以及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车辆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之间的碰撞形态,包括碰撞概率、碰撞时刻、碰撞时相对速度以及碰撞时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位置,根据所述碰撞形态计算所述碰撞形态下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第一伤害值以及第二伤害值,以判断在所述碰撞时刻之前是否展开所述前部气囊。所述前部气囊。所述前部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安全系统、装置、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系统、车辆安全装置、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安全领域,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VRU)近来已成为了一项热点议题。例如有报道显示,在欧洲,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弱势道路使用者几乎占据了交通死亡总人数的一半,而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很多国家正在不断上升,对于VRU的测试,成为了欧盟新车安全评价(The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Euro NCAP)的测试内容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保护VRU的技术方案有在车身前部设置前部气囊,在车身前部与VRU发生碰撞时展开前部气囊,从而保护VRU。
[0004]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一些碰撞情况下,展开前部气囊反而会加剧对VRU的伤害。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车辆安全系统、车辆安全装置、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系统,以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装置,以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以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r/>[000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实现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种车辆安全系统,用于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所述车辆安全系统可控制车辆的前部气囊,所述车辆安全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包括: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周围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车身姿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前部姿态;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车辆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之间的碰撞形态,包括碰撞概率、碰撞时刻、碰撞时相对速度以及碰撞时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位置,根据所述碰撞形态计算所述碰撞形态下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第一伤害值以及第二伤害值,以判断在所述碰撞时刻之前是否展开所述前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收合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展开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当所述第一伤害值大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控制所述前部气囊触发展开;当所述第一伤害
值小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控制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收合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第一碰撞位置导致的第三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展开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第二碰撞位置导致的第四伤害值与所述前部气囊触发展开瞬间对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冲击能量导致的第五伤害值之和减去所述前部气囊展开吸收的碰撞能量导致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减少值。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车内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车内驾驶员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精神状态数据以及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驾驶员注意到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并根据所述可能性计算所述碰撞形态。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还用于报警提示,若所述可能性低于报警阈值,则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输出报警信号,以增大驾驶员注意到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内监测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或车内雷达。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精神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车内驾驶员的健康状态数据以及面部数据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车联网模块,所述车联网模块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共同提供车辆周围的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外部摄像头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横摆速度传感器以及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车身运动,所述横摆速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车身前部姿态。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得到监测区域,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仅监测所述监测区域内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的监测信息对弱势道路使用者进行建模,以及根据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的监测信息对车身进行建模,并且根据建模信息计算所述碰撞形态。
[00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云端数据库以及仿真数据库,所述云端数据库用于提供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碰撞的历史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库用于根据建模信息提供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碰撞的仿真数据;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历史数据以及所述仿真数据计算所述碰撞形态。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车辆安全装置,包括前部气囊以及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的一种增强车辆安全性的方法,用于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所述车辆包括前部气囊,所述方法包括:
[0023]监测车辆周围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
[0024]监测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前部姿态;
[0025]根据监测的车辆周围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所述车身运动以及所述车身前部姿态计算车辆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之间的碰撞形态,包括碰撞概率、碰撞时刻、碰撞时相对速度以及碰撞时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位置;计算所述碰撞形态下对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第一伤害值以及第二伤害值,判断在所述碰撞时刻之前是否展开所述前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收合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展开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当所述第一伤害值大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时,所述前部气囊展开;当所述第一伤害值小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控制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收合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第一碰撞位置导致的第三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展开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安全系统,用于减小弱势道路使用者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伤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全系统可控制车辆的前部气囊,所述车辆安全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包括: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周围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车身姿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运动以及车身前部姿态;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车辆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之间的碰撞形态,包括碰撞概率、碰撞时刻、碰撞时相对速度以及碰撞时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碰撞位置,根据所述碰撞形态计算所述碰撞形态下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第一伤害值以及第二伤害值,以判断在所述碰撞时刻之前是否展开所述前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收合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为在所述碰撞形态下前部气囊展开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值;当所述第一伤害值大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控制所述前部气囊触发展开;当所述第一伤害值小于所述第二伤害值,控制所述前部气囊保持收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收合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第一碰撞位置导致的第三伤害值;所述第二伤害值包括碰撞时所述前部气囊展开状态下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与车身前部的第二碰撞位置导致的第四伤害值与所述前部气囊触发展开瞬间对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冲击能量导致的第五伤害值之和减去所述前部气囊展开吸收的碰撞能量导致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伤害减少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车内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车内驾驶员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精神状态数据以及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驾驶员注意到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并根据所述可能性计算所述碰撞形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还用于报警提示,若所述可能性低于报警阈值,则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输出报警信号,以增大驾驶员注意到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发生碰撞的可能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监测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或车内雷达。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神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车内驾驶员的健康状态数据以及面部数据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车联网模块,所述车联网模块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共同提供车辆周围的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外部摄像头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横摆速度传感器以及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车身运动,所述横摆速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方向盘
转角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车身前部姿态。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全域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车身姿态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得到监测区域,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信息监测模块仅监测所述监测区域内的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王振飞徐紫红成元祎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