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973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控制单元、集成热管理装置和通信网络,所述集成控制单元包括空调区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通信网络包括外部通信总线和内部通信总线,整车控制器通过外部通信总线与空调区控制器通信连接,空调区控制器通过内部通信总线与热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集成热管理装置包括空调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与电机热管理装置管道连接,空调热管理装置与空调区控制器电连接,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均与热管理控制器电连接,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优点,降低整车成本,并为集成控制提供了硬件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矿用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深入发展,汽车的电动化逐渐从巴士、乘用车向物流车、卡车、矿用车、转运车等细分领域拓展;细分领域车辆主要用于载货运输,载重量较大,在车辆电动化的进程中对电池、电机的散热需求更旺盛。
[0003]目前新能源细分领域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车辆的空调、电池热管理、电机热管理主要以独立系统为主,由不同厂家设计生产,需要多套空调及热管理系统、多套控制系统,从空调系统上来说增加了成本,各控制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都需要与整车数据交互,增加了数据交互数量,增加了整车成本,使得热管理控制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低,控制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缺点,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整车均需要一套产品和控制高度集成化、成本更优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
[0005]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控制单元、集成热管理装置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单元包括空调区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所述通信网络包括外部通信总线和内部通信总线,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外部通信总线与空调区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空调区控制器通过内部通信总线与热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集成热管理装置包括空调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与电机热管理装置管道连接,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与空调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均与热管理控制器电连接。
[0007]所述电机热管理装置包括压缩机、板式换热器和电机散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通过第一换热端与所述电机热管理装置换热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与第二换热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端与压缩机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与电机散热器管道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上还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冷凝风机,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冷凝风机、电机散热器、板式换热器均与热管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缩机与热管理控制器通过内部通信总线通信连接。
[0008]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区循环水泵、电池冷板、三通调节阀、水箱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膨胀水箱与电池区循环水泵管道连接,所述电池区循环水泵、电池冷板、三通调节阀和第一换热端依次首尾管道连接,所述水箱散热器一端通过三通调节阀与电池冷板管道连接,所述水箱散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端管道连接。
[0009]所述三通调节阀为三通电磁调节阀,所述第一换热端上设置有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电池区循环水泵、三通调节阀和水箱散热器均与热管理控制器电连接。
[0010]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包括驾驶区循环水泵、蒸发器和PTC除霜加热器、其中,所述膨胀水箱与驾驶区循环水泵管道连接,所述驾驶区循环水泵、蒸发器和第一换热端依次首尾管道连接,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回风温度传感器和蒸发风机,所述蒸发风机、回风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和驾驶区循环水泵均与空调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TC除霜加热器与空调区控制器通过内部通信总线通信连接。
[0011]所述空调区控制器包括空调面板和空调控制器,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蒸发器、蒸发风机和驾驶区循环水泵均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PTC除霜加热器和热管理控制器均通过内部通信总线与空调面板通信连接,所述空调面板通过外部通信总线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2]所述空调控制器为主控制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为从控制器,所述从控制器受控于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均为MCU。
[0013]所述内部通信总线和外部通信总线均为CAN通信总线。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设置内外通信总线,并通过空调控制面板实现内外通信总线之间的信息传输,所述整车控制器将电机热管理需求和电池热管理需求通过空调控制面板传送至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对可以分别对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进行调节,以使对电机或电池进行热管理,所述空调控制器根据空调面板的设置温度调节空调热管理装置,以对空调进行热管理,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与电机热管理装置连接,共用电机热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优点,降低整车成本,并为集成控制提供了硬件支撑。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控制框图结构。
[0016]图2是本技术热管理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控制单元、集成热管理装置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单元包括空调区控制器1、热管理控制器5和整车控制器6,所述通信网络包括外部通信总线4和内部通信总线3,所述整车控制器6通过外部通信总线4与空调区控制器1通信连接,所述空调区控制器1通过内部通信总线3与热管理控制器5通信连接,所述集成热管理装置包括空调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与电机热管理装置管道连接,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与空调区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均与热
管理控制器5电连接。
[0019]所述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不仅将空调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进行了集成,而且还将空调区控制器1、热管理控制器5和整车控制器6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集成,保证了控制信号的共享传输,所述热管理控制器5不仅可以对电机热管理装置进行控制,还可以对电池热管理装置进行控制,具有集成度高的优点。
[0020]所述电机热管理装置包括压缩机7、板式换热器9和电机散热器8,所述板式换热器9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端19和第二换热端20,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通过第一换热端19与电机热管理装置换热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8与第二换热端20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端20与压缩机7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7与电机散热器8管道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8上还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冷凝风机21,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冷凝风机21、电机散热器8、板式换热器9均与热管理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压缩机7与热管理控制器5通过内部通信总线3通信连接。
[0021]所述板式换热器9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控制单元、集成热管理装置和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单元包括空调区控制器(1)、热管理控制器(5)和整车控制器(6),所述通信网络包括外部通信总线(4)和内部通信总线(3),所述整车控制器(6)通过外部通信总线(4)与空调区控制器(1)通信连接,所述空调区控制器(1)通过内部通信总线(3)与热管理控制器(5)通信连接,所述集成热管理装置包括空调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与电机热管理装置管道连接,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与空调区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机热管理装置均与热管理控制器(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热管理装置包括压缩机(7)、板式换热器(9)和电机散热器(8),所述板式换热器(9)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端(19)和第二换热端(20),所述空调热管理装置和电池热管理装置均通过第一换热端(19)与所述电机热管理装置换热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8)与第二换热端(20)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端(20)与压缩机(7)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7)与电机散热器(8)管道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器(8)上还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冷凝风机(21),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冷凝风机(21)、电机散热器(8)、板式换热器(9)均与热管理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压缩机(7)与热管理控制器(5)通过内部通信总线(3)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区循环水泵(12)、电池冷板(13)、三通调节阀(11)、水箱散热器(10)和膨胀水箱(17),其中,所述膨胀水箱(17)与电池区循环水泵(12)管道连接,所述电池区循环水泵(12)、电池冷板(13)、三通调节阀(11)和第一换热端(19)依次首尾管道连接,所述水箱散热器(10)一端通过三通调节阀(11)与电池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挺玉孙金涛陈俊杰魏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