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高压油轨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05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轨技术领域,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端盖的内壁、外壁自端盖的开口端到封闭端渐变收缩形成为球冠形结构,且各处壁厚相等;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外表面均圆滑过渡。所述端盖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形成有过渡段。所述端盖的外表面成形有滚花。所述滚花形成有一圈,且靠近端盖的开口端设置。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高压油轨,包括主油管,设于主油管一端的进油接头,设于主油管另一端且如上所述的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盖结构相对于传统端盖最大优点在于:具有等壁厚的特征,重量小,易于成型,有利于油轨的轻量化,同时制造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端盖。另外,具有该端盖的高压油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本文在此不赘述。在此不赘述。在此不赘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高压油轨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油轨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高压油轨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油轨是将燃油分配至喷油器的装置。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油轨内压力随着喷油动作的持续不断变化,作为喷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轨在实现分配燃油的同时,也具有均衡各喷油嘴喷射压力的作用。油轨通过进油接头与油泵连接实现进油,通过喷油器座与喷油器连接实现出油。
[0003]传统高压油轨通过部件装配,结合钎焊的方式生产制造。部件一般通过机加工获得,为了减少高压油轨内腔的油压脉动,端盖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端盖较笨重,材料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高压油轨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盖不够轻量化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端盖的内壁、外壁自端盖的开口端到封闭端渐变收缩形成为球冠形结构,且各处壁厚相等;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外表面均圆滑过渡。
[0006]根据本技术的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端盖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形成有过渡段。
[0007]根据本技术的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端盖的外表面成形有滚花。
[0008]根据本技术的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滚花形成有一圈,且靠近端盖的开口端设置。
[0009]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油轨,包括主油管,设于主油管一端的进油接头,设于主油管另一端且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
[0010]根据本技术的高压油轨,所述主油管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接头。
[0011]根据本技术的高压油轨,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头连接在主油管的管身,且与主油管的中轴线垂直。
[0012]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装配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油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端盖结构相对于传统端盖最大优点在于:具有等壁厚的特征,重量小,易于成型,有利于油轨的轻量化,同时制造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端盖。
[0015]具有该端盖的高压油轨,具有该高压油轨的发动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高压油轨用端盖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高压油轨用端盖的前视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高压油轨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的前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进油接头,2

第一固定柱,3

第一喷油器座,4

第二固定柱,5
‑ꢀ
第二喷油器座,6

第三固定柱,7

第三喷油器座,8

第四固定柱,9

第四喷油器座,10

主油管,11

端盖,12

压力传感器接头,13

滚花,14
‑ꢀ
开口端,15

封闭端,16

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所述端盖11的内壁、外壁自端盖11的开口端14到封闭端15渐变收缩形成为球冠形结构,且各处壁厚相等;所述端盖11的内表面、外表面均圆滑过渡。
[0027]所述端盖11的开口端14与封闭端15之间形成有过渡段16。
[0028]所述端盖11的外表面成形有滚花13。
[0029]所述滚花13形成有一圈,且靠近端盖11的开口端14设置。
[0030]进一步的来讲,上述的高压油轨用端盖具有等壁厚的特征,端盖11 具有缓冲作用的内腔。缓冲结构按理论形状进行制造,在实现缓冲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高压油轨结构的轻量化。
[0031]现有端盖11利用圆柱形材料制作,现根据应力分析,发现去掉的多余部分几乎不受力,所以改进了端盖11的形状,设计为壁厚相同的端盖11,在不影响牢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使得加工工艺变得简单,机加工成本降低。
[0032]本端盖11装配在高压油轨中,应用于发动机。可以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油轨的低成本化。本技术的端盖11结构相对于传统端盖11最大优点在于:具有等壁厚的特征,重量小,易于成型,有利于油轨的轻量化,同时制造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端盖11。
[0033]实施例二
[0034]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油轨,包括主油管10,设于主油管10
一端的进油接头1,及设于主油管10另一端的端盖11,该端盖11即为上述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高压油轨用端盖。
[0035]所述主油管10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接头12。
[0036]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头12连接在主油管10的管身,且与主油管10 的中轴线垂直。
[0037]另外,上述的主油管10分为多段,且每一段均连接有相互配合的喷油器座和固定柱。
[0038]具体的,主油管10分为四段,四段主油管10上依次固定有走向一致的第一固定柱2、第二固定柱4、第三固定柱6、第四固定柱8,主油管10上还配合第一固定柱2、第二固定柱4、第三固定柱6、第四固定柱8分别一一对应连接有第一喷油器座3、第二喷油器座5、第三喷油器座7、第四喷油器座9。
[0039]实施例三
[004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装配有如实施例二中所述的高压油轨。
[004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的内壁、外壁自端盖(11)的开口端(14)到封闭端(15)渐变收缩形成为球冠形结构,且各处壁厚相等;所述端盖(11)的内表面、外表面均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的开口端(14)与封闭端(15)之间形成有过渡段(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的外表面成形有滚花(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油轨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13)形成有一圈,且靠近端盖(11)的开口端(1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陆征张高朋王炳淇
申请(专利权)人:恒睿汽车电子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