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淮专利>正文

鼓之组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793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鼓之组合构造,利用一框架与二框圈之栓锁结合而一并完成共鸣箱与鼓面之张设,以及框架与鼓之组合,不需对共鸣箱作任何额外钻孔处理,进而可获得最佳之打击音质者。其结构上,主要系于框架支杆端部各设有结合螺孔,并于其中二支杆间套设一支架结合座,于支架结合座两侧插杆与框架支杆间套塞有弹性缓冲胶垫,而鼓具之鼓面乃借铁圈张设绷成平面状并套设于框圈内缘,框架与框圈锁合成一体时鼓面与共鸣箱密合。(*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mbined structure of dru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drum, using a frame and a two frame ring locking combined together to complete the sound box and drum surface of a set, and combination of frame and drum, without any additional drilling treatment on the resonance box, which can obtain the best percussion sound. The structure, mainl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nd of a suppor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mbination screw, and combined with a seat bracket in which two rods, in stent in combination with seat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ertion plate and frame supporting rod between the sleeve plug elastic rubber pad, and the drum drum surface is stretched into a straight through. Planar and sheathed on the inner frame and the frame frame ring, ring lock together when the drum surface and the resonant tank is 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鼓的构造,尤其是一种鼓的组合构造,其于组合时不需对共鸣箱作任何钻孔处理,仅以栓锁方式一并完成共鸣箱与鼓面之张设,以及枢架与鼓之组合,从而保持共鸣箱之结构完整性,以获得最佳之打击音质者。按,“鼓”乃一般常见之打击乐器,其主要作用在于经营乐曲之节奏,借由打击鼓点和力度等变化而呈现不同之节奏感,而其节奏声响之形成乃利用鼓锤打击鼓面而于共鸣箱形成共鸣声响达成者,是而以鼓具之声响是借共鸣箱达成之原理下,该共鸣箱结构设计之优劣便直接影响其打击音质,而为提升鼓具品质及价值之首要条件。然,以目前市售之鼓具而言,业者均仅着重其使用之便利性,过于强调鼓具与周边设备之搭配组合,而于制造上忽略了其结构设计对共鸣箱造成之不利影响,致使所生产之鼓具仅具有日益华丽的外观,而未能于打击音质上获得相对之提升。以鼓具之使用而言,既是以打击发声为主,而其音质攸关鼓具之价值,是而如何在打击时产生最佳之音质,乃成为业者致力追求之目标;为获得较佳之打击音质,虽有业者尝试利用阶梯状鼓面之阶差吸振,或于鼓面内缘适度附着吸振材质,借以吸收打击鼓面所产生之振动力量,使能获得清晰、纯正的音质,然此种针对鼓面之设计乃仅及于“治标”之作用,并未能完全消除打击鼓面所衍生之振动,使其打击时易于主音后面产生破坏共振之杂音,影响了音质效果,且如前所述,鼓具发声之原理乃在于共鸣箱设计,其音质完全取决于共鸣箱结构优劣,是而尽管有业者于共鸣箱材质上作文章,却忽略了真正影响音质之“结构”设计,致使目前鼓具音质之提升面临无法突破之瓶颈。在现有技术中,习知之鼓具(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组合结构为求制造上之便利及成本之减降,乃直接于共鸣箱10周缘锁设有数组结合座11,利用该等结合座11而得与二张设有鼓面12之框圈13、14栓锁结合,完成共鸣箱10与鼓面12之组合,另为配合与鼓支架之结合,于该共鸣箱10一侧用以产生共鸣发声之气孔15下方预设有一通孔16及数栓孔17,可配合一结合片18锁设支架结合座19,完成鼓具整体之组合。就上述习知鼓具而言,其组合结构虽甚简易,但固其组装上,为达结合座之锁设,以及支架结合座之设置,而必须于共鸣箱上钻设除了气孔之外的诸多栓孔及通孔,此一情形下便破坏了共鸣箱之结构完整性,尤其该为设置支架结合座所设之通孔,更直接影响鼓具打击音质。究其原固乃在于,鼓具之发声原理系借共鸣箱之气孔于鼓面受打击所产生之共鸣效果达成者,若欲达到打击音质之清晰,其共鸣箱必须只有一气孔供声波传递,亦即共鸣箱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气隙时,则声波传递之互相干扰而易使打击尾音产生混浊不清之情形,严重影响其音质;而以上述习知鼓具而言,因组装需要而于共鸣箱所设之栓孔,于结合座锁设后并未能达到绝对密闭状况,更何况该支架结合座之通孔完全未封闭,使其鼓面受打击时,声波有了过多传递渲泄管道,造成其音质混浊,影响鼓具价值,成为一般鼓具之共通性缺失。本技术的目的乃在于提供于一种于组合时不需对共鸣箱作任何钻孔处理之鼓具,以框架及框圈之栓锁而一并完成共鸣箱与鼓面之张设,以及框架与鼓之组合,供以保持共鸣箱之结构完整性,以获得最佳之打击音质者。从而得以解决上述习知鼓具于组装上对共鸣箱结构造成不良影响而造成其打击音质未能达到最佳效果之缺失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利用框架构成共鸣箱之容置空间,使共鸣箱得置于框架内部,配合框圈与框架锁合而使鼓面恰得与共鸣箱侧缘形成密合状态,依此而不需于共鸣箱周缘钻孔供组合结构锁设,同时于鼓具与鼓支架之结合座装设上,更借框架设计而将结合座作套设式结构,于组装上完全无关共鸣箱,达到前述不影响共鸣箱结构而得完成整体组合之目的。另,本技术更借于支架结合座两侧插杆与框架支杆间套塞之弹性缓冲胶垫,于鼓具打击时,其衍生之振动力量得经框架传导至弹性缓冲胶垫而得吸消,借以避免因振动力量所产生之杂音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习知鼓具之组合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之整体结构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之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沿A-A’线之剖面示意图。图中10-共鸣箱11-结合座12-鼓面13、14-框圈15-气孔16-通孔17-栓孔18-结合片19-支架结合座20-框架21、22-铁圈23-栓孔24-锁合片25-支杆26-切削平面27-结合螺孔31、32-框圈33-结合面34-栓孔35-栓杆41、42-鼓面43-鼓皮44-铁圈50-共鸣箱51-孔气60-支架结合座61、62-插杆63-弹性缓冲胶垫参阅附图2、3和4所示,本技术之组成构件包括框架20,二框圈31、32,二鼓面41、42,共鸣箱50及支架结合座60;其中该框架20系由二铁圈21、22配合数支杆25组成,于铁圈21、22周边预设有数组栓孔23以配合锁合片24锁合夹持支杆25,该等支杆25于两端适当部位各形成切削平面26以配合铁圈21、22之结合而不致产生转动,以获得锁合定位效果,于各支杆25端部更设有结合螺孔27,借以配合二框圈31、32之栓锁结合;该二框圈31、32之尺径介于框架20与共鸣箱50之间,为配合鼓面41、42之套设而将框圈31、32作落差尺径处理,其尺径较小部份恰可供鼓面41、42套置,而尺径较大部位乃作适当之冲压处理,使之具有对应框架20支杆25之结合面33结构并预留有栓孔34;该二鼓面41、42主要系由鼓皮43配合铁圈44张设而成,其外径恰可使之套塞于框圈31、32尺径较小部份,而其内径则恰配合共鸣箱50外径而得呈紧密套合;该共鸣箱50大致为一圆桶体,配合鼓面41、42之结合而形成鼓具之最重要之发声部份,于其一侧乃设有一气孔51作为共鸣箱50共鸣作用之产生;而该支架结合座60乃为一H型件,利用两侧之插杆61、62得于框架20组成之前套设于框架20任二支杆25间,而将支架结合座60与框架20结合成一体,并于插杆61、62与支杆25间套塞有弹性缓冲垫63,可消除鼓具打击所产生之振动力量;依此,利用上述构件而得于不破坏共鸣箱50之结构下,完成鼓具整体之组合者。以上述构件组合时,主要系先将支架结合座60套设于框架20之支杆25上,而后将共鸣箱50置于框架20所形成之空间内,再将鼓面41、42套设于框圈31、32内缘,将框圈31、32连同鼓面41、42自框架20外侧靠置于共鸣箱50两侧,并以栓杆35通过框圈31、32栓孔34而锁合于框架20支杆25端部之结合螺孔27,将框架20与框圈31、32锁合成一体,此时鼓面41、42恰得与共鸣箱50侧缘形成密合状态,完成整体之组合,而因其组合上完全借助于框架20与二框圈31、32之结构配合,不需对共鸣箱50作任何额外之钻孔处理,进而可获得最佳之打击音质效果;另外,本技术借由支架结合座60插杆61、62与框架20支杆25间套设之弹性缓冲胶垫63,于打击鼓具时所衍生之过大力量,可经框架20之传导而由弹性缓冲胶垫63加以吸消,借以避免振动力量造成鼓具之过份晃动及其它杂音之产生,使其更具实用价值。综上所述之本技术,借由结构之组成设计,于鼓具之组合上,完全借助框架与框圈之结构配合,不需为了组合需要而对共鸣箱结构作任何破坏性之处理,借以使共鸣箱获得最佳之共鸣效果,大幅提升打击音质,使之得跻身高品质行列,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之组合构造,其组合构件包括:一框架(20),二框圈(31)(32),二鼓面(41)(42),共鸣箱(50)及支架结合座(60),其特征在于:该框架(20)系由二铁圈(21)(22)配合数支杆(25)组合,于铁圈(21)(22)周边 预设有数组栓孔(23)以配合锁合片(24)锁合夹设支杆(25),于支杆(25)两端各形成适当切削平面(26)以配合铁圈(21)(22)之结合而锁定,而于支杆(25)端部另设有结合螺孔(27),借以配合二框圈(31)(32)之栓锁结合,该 二框圈(31)(32)其尺径介于框架(20)与共鸣箱(50)之间,为配合鼓面(41)(42)之套设而作落差尺径处理,其尺径较小部份恰可供鼓面(41)(42)套置,而尺径较大部份则予冲压处理形成具有对应框架(20)支杆(25)之结合面(33)结构,并预留有栓孔(34),该二鼓面(41)(42)系由鼓皮(43)配合铁圈(44)张设而成,其外径恰可使之套设于框圈(31)(32)尺径较小部份,而其内径则恰配合共鸣箱(50)外径而得呈紧密套合,该共鸣箱(50)大致为一圆桶体,于 其一侧设有一供声波传递产生共鸣之气孔(51),以及,该支架结合座(60)为-H型件,其两侧之插杆(61)(62)得于框架(20)组成之前套设于框架(20)任二支杆(25)间,使该支架结合座(60)与框架(20)结合成一体,且于插杆(61 (62)与支杆(25)之间套设有弹性缓冲垫(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之组合构造,其组合构件包括一框架(20),二框圈(31)(32),二鼓面(41)(42),共鸣箱(50)及支架结合座(60),其特征在于该框架(20)系由二铁圈(21)(22)配合数支杆(25)组合,于铁圈(21)(22)周边预设有数组栓孔(23)以配合锁合片(24)锁合夹设支杆(25),于支杆(25)两端各形成适当切削平面(26)以配合铁圈(21)(22)之结合而锁定,而于支杆(25)端部另设有结合螺孔(27),借以配合二框圈(31)(32)之栓锁结合,该二框圈(31)(32)其尺径介于框架(20)与共鸣箱(50)之间,为配合鼓面(41)(42)之套设而作落差尺径处理,其尺径较小部份恰可供鼓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淮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