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72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该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包含:一导电连接线以及至少一电子元件,该导电连接线包含:一金属导线以及至少一绝缘套管,该金属导线其具有至少一欧姆(Ω)型导接区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套接区,该欧姆(Ω)型导接区包含有一套接部、一第一颈部、一第二颈部及一在该第一颈部与该第二颈部间的开口,该绝缘套管其套设于该绝缘套管套接区;该电子元件其具有至少一电极端,该电极端穿设于该欧姆(Ω)型导接区的该套接部。上述结构可达到省略电路板的设置,节省成本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合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
技术介绍
现有习知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100包含有多数个电子元件110及一电 路板120,上述的电子元件110可为灯管,上述的电子元件110具有多数个 高电极端111与多数个低电极端112,该电路板120上设置有多数个连接垫 121,上述的电子元件110上述的低电极端112电性连接于上述的连接垫121 以使上述的电子元件110之间形成串联构造,但此种电子元件串联构造100 必须先在该电路板120上形成有上述的图案化的连接垫121才能使上述的 电子元件110形成串联构造,因此当上述的电子元件110的间距或尺寸不 同时,则必需另行制造电路板120及连接垫121,其相对提高生产成本。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 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 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 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 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 组合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 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基于 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 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 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使其更具 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 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存在的缺 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itA其导电连接线,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由该导电连接线与该电子元件插接组合,可省 略电路板的设置,从而具有节省成本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3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其包含 一导电连接线,其包含有一金属导线及至少一绝缘套管,该金属导线具有 至少一欧姆(。)型导接区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套接区,该欧姆(q)型导 接区包含有一套接部、 一第一颈部、 一第二颈部及一在该第一颈部与该第 二颈部间的开口,该绝缘套管套设在该绝缘套管套接区;以及至少一电子 元件,其具有至少一电极端,该电极端穿设于该欧姆(n)型导接区的该套 接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的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的组合构造另包4有一焊锡,该焊锡至少点涂在 该低电极端与该套接部。的导电连接线另包含有二锡层,该锡层形成:于该欧姆(co型导接区。^的导电连接线另包含有二锡层,该锡层形i于该欧姆(q )、型导接区及该 绝缘套管套接区。的套接,的内缘宽度大于该开口一的宽度。一 a、d八、、,,、、' 的电极端的宽度大于该开口的宽度。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电连接线,其包含 一种导电连接线,其包舍一 金属导线,其具有至少一欧姆(d )型导接区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套接区,该 欧姆(q)型导接区包含有一套接部、 一第一颈部、 一第二颈部及一在该第一颈部与该第二颈部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其套设于该绝缘套管套接区。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的导电连接线另包含有一锡层,该锡层形成于该欧姆(q)型导接区。 的导电连接线另包含有二锡层,该锡层形i于该:姆(d ):型导接区及该绝缘套管套接区。前述的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及其导电连接线,其中所述的套接部的内缘宽度大于该开口的宽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提供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 件的组合构造,其包含有一导电连接线以及至少一电子元件,该导电连接 线包含有一金属导线及至少一绝缘套管,该金属导线具有至少一欧姆(Q )型导接区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套接区,该欧姆(Q)型导接区包含有一套 接部、 一第一颈部、 一第二颈部及一在该第一颈部与该第二颈部间的开口 ,该绝缘套管套设在该绝缘套管套接区,该电子元件的一电极端穿设于该欧 姆(Q)型导接区的该套接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及 其导电连接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藉由该导电连接线与该电子 元件插接组合,可省略电路板的设置,具有节省成本的功效,非常适于实 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 造及其导电连接线,其主要包含一导电连接线以及至少一电子元件,该导 电连接线包含有一金属导线及至少一绝缘套管,该金属导线的一欧姆(Q )型导接区的包含有一套接部、 一第一颈部、 一第二颈部及一在该第一颈 部与该第二颈部间的开口 ,该绝缘套管套设于该金属导线的一绝缘套管套接 区,该电子元件的一电极端穿设于该欧姆(Q )型导接区的该套接部。本实 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4汰 的改选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 子元件串联构造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 步、实用的新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习知的电子元件串联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 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 的组合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依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 合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依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 合构造点涂有焊锡的立体图。图5是依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 合构造中一种导电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依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中另一种导电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100:电子元件串联构造110:电子元件111:高电极端112: j氐电才及端120电路板121:连接垫200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210导电连接线211:金属导线211a:欧姆(Q )型导接区211b:绝缘套管套接区211c:套接部211d:第一颈部211e:第二颈部211f:开口212绝缘套管213:锡层220电子元件221:高电才及端222低电极端230:焊锡Wl:套接部的内缘宽度W2: 开口的宽度W3:低电极端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 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导电连及其功效,详细"i兌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 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 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 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 本技术加以限制。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 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连接线与电子元件的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导电连接线,其包含有一金属导线及至少一绝缘套管,该金属导线具有至少一欧姆(Ω)型导接区及至少一绝缘套管套接区,该欧姆(Ω)型导接区包含有一套接部、一第一颈部、一第二颈部及一在 该第一颈部与该第二颈部间的开口,该绝缘套管套设在该绝缘套管套接区;以及 至少一电子元件,其具有至少一电极端,该电极端穿设于该欧姆(Ω)型导接区的该套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劼扬
申请(专利权)人:劼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