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少宏专利>正文

大鼓槌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69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鼓槌的改进结构,包括有一固定于踏板座的杆体,具有一止挡部,其上套置有一垫片,并开设有一径向的穿孔;于杆体上套置一下缘抵接于前述垫片的弹性元件,及一抵接于弹性元件上缘由多种材质复合制成的槌击元件,其端面上有多道自轴心外延且轴向不同的嵌槽;于前述的穿孔插置一限位元件,以使槌击元件与鼓的击打接面固定,若变换其嵌置的位置,即可改变槌击元件与鼓的接面材质,具有简易且快速变换击打接面材质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mproved structure of bass drum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drum hammer, which comprises a seat body fixed on the pedal rod, a stopping portion, which is sheathed on a pad, and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l hole on the rod body; set a margin against the elastic element joint with the gasket, and a butt on the elastic element edge by a variety of materials made of composite hammer element, the end face of a caulking groove since the axial extension and multi axial; on the perforation of the insertion of a limiting element, so that the hammer hit the ground surface element and the drum is fixed, if the position of the transform block, you can change the hammer pick Click the element and the drum surface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fast transform hit junction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击乐器,尤指一种结构改进的大鼓槌。不论是在音乐会或是一般性的乐曲演奏中利用大鼓作为演奏的乐器,藉以主导整个乐曲旋律节拍性,早已是众所皆知的事;鼓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主要系由一鼓槌敲击鼓面,使该鼓面产生震动,将声音传输出来,为使节奏更富变化感,在于鼓这项乐器乃由复数个不同规格的鼓组合搭配敲击;一般而言,大鼓系因其体积较大,故其多设置于地面上,藉一固设有鼓槌的踏板座,其中具有一可连动鼓槌作敲击动作的踏板,得以使演奏者利用脚底板下压踏板同时驱使鼓槌击打鼓面。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踏板座A上自两侧缘向上各延伸一支撑臂B,于该支撑臂上枢设有一轴杆C,于轴杆C上的适当位置固设一偏心凸轮D,该凸轮D上则锁固一个以上杆体E,于该杆体E另一开放端上具有一呈圆柱形的槌击元件F。在现今,设置于杆体E上的槌击元件F为能提供更多种不同的声音效果,多已采用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如毛毡、木材等),由于自上述可知传统的杆体E系以锁固的方式固定于踏板座A上,若要变换槌击元件F与鼓的击打接面材质,则必须藉以特殊工具将整个杆体E取下后再作调整,于实际执行上显的非常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变换槌击元件与鼓的击打接面材质的大鼓槌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这样来实现的,即本鼓槌包括有一端固设于踏板座的杆体,其上开设有一径向的穿孔,并于其上套置一弹性元件、一抵接于弹性元件上缘的槌击元件,再于前述的穿孔插置一限位元件,其中该槌击元件于端面上形成复数道不同轴向的嵌槽;槌击元件于常态上受到弹性元件推顶向上,使得限位元件嵌置于嵌槽中,固定槌击元件与鼓的击打接面;若需改变槌击元件与鼓的接面材质,即迫使弹性元件压缩将限位元件自嵌槽分离,再嵌置于另一轴向的嵌槽中即可。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与实施例,现就配以图示说明如下图示说明图1是踏板座的构造暨习用鼓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例图。图5-6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主要系有关一种大鼓槌的改进结构,该鼓槌1包括有一端锁固于踏板座的杆体2,该杆体2具有一外径大于杆体2本身的止挡部21,该止挡部21系套置有一垫片7,于适当位置开设有一径向的穿孔22;于前述的杆体2上套置有一弹性元件3(如弹簧)及一呈圆柱形的槌击元件4,该弹性元件3下缘系抵接于前述的垫片7上,而该槌击元件4下缘则与弹性元件3上缘相抵接,其中槌击元件4系由多种材质(木材41、毛毡42、塑胶等)复合所制成,并于端面上形成复数道自轴心向外延伸且轴向不同的凹形嵌槽43、43′;此外,于前述的穿孔22中还插置一限位元件5;常态上槌击元件4受到弹性元件3推顶向上,使得限位元件5嵌置于前述的嵌槽43中,限制前述槌击元件4与杆体2的相对位置,再于杆体2上缘固设一固定元件6以稳固的限制该限制元件5于嵌槽43中,且不让套置于杆体2上的各元件与之分离;另外,于弹性元件3与槌击元件4之间夹设一垫片7′。请参阅图4,本技术将杆体2末端藉以一固定螺丝81锁置于踏板座8的凸轮82上,得以当踏板83向下踏压牵动枢设于两侧支杆84,、84′之间的轴杆85枢转,连动鼓槌1朝鼓击打;然而,于下压踏板83力量消除后,则利用套置于轴杆85一侧自径向延伸的复位弹簧86回复的特性,将轴杆85朝反方向枢转;如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所提出的鼓槌1,系为一种可调整槌击元件4与鼓的击打接面结构,利用材质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敲击声音,由于常态上槌击元件4受到弹性元件3推顶向上,使得限位元件5嵌置于前述的嵌槽43中,限制前述槌击元件4与杆体2的相对位置,故其调整的方式首先将槌击元件4下压,迫使弹性元件3自上而下压缩(其中夹设于槌击元件4与弹性元件3之间的垫片7′,可使弹性元件3被均匀的受力压缩),使嵌置于槌击元件4中的限位元件5同时与嵌槽分离,随之将槌击元件4与杆体2相对旋转,改变槌击元件4与鼓之接面材质,最后使弹性元件3释压回复原先的状态推顶槌击元件4向上且再将限位元件5嵌置于另一嵌槽43′中,从而可简易、快速地改变槌击元件4对应鼓的材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出的大鼓槌的改进结构,具有实用性与创作性,其亦可用于双踏板83所组成的踏板座8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对本技术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鼓槌的改进结构,该鼓槌(1)至少包括有一端固定于踏板座(8)的杆体(2)、一套置于杆体(2)上的槌击元件(4),其特征在于:该杆体(2)具有一外径大于杆体(2)本身的止挡部(21),该止挡部(21)系套置有一垫片(7),并于杆体(2)上开设有一径向的穿孔(22);其中于杆体(2)上套置一抵接于该槌击元件(4)下缘且抵制于前述垫片(7)的弹性元件(3),于该槌击元件(4)端面上形成复数道自轴心向外延伸且轴向不同的嵌槽(43、43′);此外,于前述的穿孔(22)插置一可嵌置于该嵌槽(43、43′)的限位元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鼓槌的改进结构,该鼓槌(1)至少包括有一端固定于踏板座(8)的杆体(2)、一套置于杆体(2)上的槌击元件(4),其特征在于该杆体(2)具有一外径大于杆体(2)本身的止挡部(21),该止挡部(21)系套置有一垫片(7),并于杆体(2)上开设有一径向的穿孔(22);其中于杆体(2)上套置一抵接于该槌击元件(4)下缘且抵制于前述垫片(7)的弹性元件(3),于该槌击元件(4)端面上形成复数道自轴心向外延伸且轴向不同的嵌槽(43、43′);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