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斌专利>正文

一种环城小高架、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43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城小高架、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主干道路上设置单向通行且交叉分布的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根据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的行驶方向选择沿着时针方向循环的闭环通行路线,且在闭环通行路线包含的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之间架设连接桥实现转向;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微型汽车为主导和以小高架为依托而组合形成的运输方法,以井字包围小区的方式建造的交通新概念模式,它由微型汽车、若干条横向高架桥、若干条纵向高架桥、循环连接桥、上下跑道组成立体交通系统,在现有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单向驾驶,逐步地将城市格式化,以解决红绿灯以及道路公享引起的交通堵塞问题,降低交通堵塞。降低交通堵塞。降低交通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城小高架、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环城小高架、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家用小车便成了当下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微型车辆几乎占了城市交通工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然而私家车的数量增加、红绿灯的设置、道路拥挤、车辆占道和非机动车辆乱行的综合问题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将针对微型车辆设置特定的交通系统,即将微型车辆与公交车辆等大型车辆的交通系统拆分,可减少地面交通的绝大部分压力。
[0003]而目前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拓宽道路,设置单行道,增加高架桥路段以及潮汐道等等,但是无法补偿微型车辆的数量众多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而现有的高架桥还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4]1、高架桥未实现网格化覆盖,大量的微型汽车还是以地面道路行驶为主,需要环城高架和地面道路需要交替使用,只能在铺设高架桥的路段驶入高架,因此目前的高架桥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0005]2、高架桥为双向高架,占用空间大,造价高,且无法实现两个高架桥之间的转向互通,且由于高架桥的桥墩占用地面面积,导致高架桥下面的路面比较狭窄,无法解决路面交通拥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城小高架、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环城高架和地面道路需要交替使用,环城高架未实现网格化覆盖,环城高架为双向高架,占用空间大,造价高,且无法实现两个高架桥之间的转向互通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8]一种环城小高架,包括高架桥桥体和用于支撑所述高架桥桥体的桥墩,所述高架桥桥体下方的路面正常使用,所述桥墩为单柱桥墩,所述高架桥桥体两侧的防护段上设有围护板,两侧所述防护段上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结构,所述高架桥桥体上的积水通过所述排水结构流出,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段上表面的垂向进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高架桥桥体内部的弯形预留通道,且所述高架桥桥体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弯形预留通道连接的垂向出水口,且所述高架桥桥体的下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垂向出水口连接的线性喷头,所述线性喷头与所述高架桥桥体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垂向出水口与所述桥墩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垂向进水口与所述桥墩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包括若干条纵向高架桥以及若干条横向高架桥,每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和所述横向
高架桥均为单向车道,两条相邻的所述纵向高架桥以及两条相邻的所述横向高架桥的行驶方向相反,两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和两条所述横向高架桥之间的交叉区域构成生活工作社区;
[0011]所述纵向高架桥与其交叉分布的所述横向高架桥形成多个沿着时针方向循环的闭环通行路线,所述闭环通行路线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闭环通行路线在所述纵向高架桥与所述横向高架桥的交叉处设有连接桥;
[0012]每个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内均设有与所述纵向高架桥或所述横向高架桥连接的上跑道和下跑道,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均的车辆通过上跑道驶入所述纵向高架桥或所述横向高架桥,且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内的车辆均通过下跑道驶出所述纵向高架桥或所述横向高架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多条所述横向高架桥将所述纵向高架桥分为多个纵向高架路段,多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将所述横向高架桥分为多个横向高架路段,所述生活工作社区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向高架路段和两个所述纵向高架路段包围的空间内,且所述上跑道和所述下跑道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横向高架路段或每个所述纵向高架路段。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一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和所述横向高架桥的末端连接有外围道路。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高架桥与所述横向高架桥的交叉处具有容纳车辆通行的高度差以使得车辆在所述纵向高架桥与所述横向高架桥的交叉处形成隧道;
[0016]位于所述隧道上方的所述纵向高架桥或横向高架桥的排水结构设置在所述隧道的两侧,且位于上方的所述纵向高架桥或横向高架桥的下表面设有阻碍所述线性喷头排出的水影响车辆行驶的挡板;
[0017]位于下方的所述横向高架桥或纵向高架桥对应所述隧道的位置设有多个排水结构,且所述隧道两侧的桥面设有用于将桥面积水向所述排水结构导向的人字型流道。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桥设置在所述闭环通行路线的包围区间内的四个夹角位置,且所述连接桥为弧形单向车道或直线单向车道;
[0019]所述连接桥的表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人字型流道,且所述连接桥的围护板内侧设有与人字型流道接通的凹槽,所述排水结构均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以将所述连接桥桥面的挤水导流至所述排水结构。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100、在主干道路上设置单向通行且交叉分布的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且设定所有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的行驶方式且保证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高架桥以及纵向高架桥的行驶方向相反;
[0022]步骤200、根据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的行驶方向选择沿着时针方向循环的闭环通行路线,且在闭环通行路线包含的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之间架设连接桥实现转向;
[0023]步骤300、在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分隔的区间内设置驾驶方向相反的上跑道和下跑道,且所述上跑道和下跑道设置在两个平行的所述横向高架桥或纵向高架桥;
[0024]步骤400、按照交通规则进行单向驾驶。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100中,两条所述横向高架桥和两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包围的区间为住宅区或办公区,且所述上跑道和下跑道设置在任意两条横向高架桥和两条所述纵向高架桥包围的区间内,住宅区或者办公区的车辆通过上跑道驶入所述横向高架桥或纵向高架桥,且所述横向高架桥或纵向高架桥上的车辆通过下跑道驶入住宅区或者办公区。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任一条所述横向高架桥与任一条所述纵向高架桥的交叉处均设有隧道以实现单向行驶,且仅在所述闭环通行路线包含的所述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之间设有连接桥以实现转向行驶。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的环城小高架可以为微型汽车提供网格状的交通系统,行驶速度快,且避开地面交通的车道占用,红绿灯多等交通拥堵问题,一方面微型汽车对高架的承重要求低,因此高架建造的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减少了路面交通的压力,为公交车等大型车提供顺畅的交通线路,从而将自驾车和公共交通车分路驾驶,双向提高交通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的问题;
[002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城小高架,包括设置在现有道路上的单柱桥墩(10)以及通过单柱桥墩(10)支撑设置的高架桥桥体(20),所述单柱桥墩(10)顶部均设置有用于承载高架桥桥体(20)的承载延展部(30),所述承载延展部(30)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高架桥桥体(20)的限位桩(40),在每个所述高架桥桥体(20)上均设置有不小于一条的单向车道,且在所述高架桥桥体(2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围板(50)。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纵向高架桥(1)以及若干条横向高架桥(2),每条所述纵向高架桥(1)和所述横向高架桥(2)均为单向车道,两条相邻的所述纵向高架桥(1)以及两条相邻的所述横向高架桥(2)的行驶方向相反,两条所述纵向高架桥(1)和两条所述横向高架桥(2)之间的交叉区域构成生活工作社区;所述纵向高架桥(1)与其交叉分布的所述横向高架桥(2)形成多个沿着时针方向循环的闭环通行路线(3),所述闭环通行路线(3)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闭环通行路线(3)在所述纵向高架桥(1)与所述横向高架桥(2)的交叉处设有连接桥(4);每个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内均设有与所述纵向高架桥(1)或所述横向高架桥(2)连接的上跑道(5)和下跑道,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均的车辆通过上跑道(5)驶入所述纵向高架桥(1)或所述横向高架桥(2),且所述生活工作社区内的车辆均通过下跑道(6)驶出所述纵向高架桥(1)或所述横向高架桥(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横向高架桥(2)将所述纵向高架桥(1)分为多个纵向高架路段(8),多条所述纵向高架桥(1)将所述横向高架桥(2)分为多个横向高架路段(9),所述生活工作社区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向高架路段(9)和两个所述纵向高架路段(8)包围的空间内,且所述上跑道(5)和所述下跑道(6)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横向高架路段(9)或每个所述纵向高架路段(8)靠近驾驶座的路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城小高架的交通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