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沟槽功率MOS器件是在平面式功率MOS器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平面式功率MOS器件相比,其具有导通电阻低、饱和压降低、开关速度快、沟道密度高、芯片尺寸小等优点;采用沟槽式结构,消除了平面式功率MOS器件存在的寄生JFET(结型场效应管)效应。目前深沟槽功率MOS器件已经发展成为中低压大功率MOS器件的主流。但是,现有沟槽大功率MOS器件仍然存在诸多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既降低了器件的切换损耗,也使电场更均匀,提高了功率MOS器件的耐电压能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包括N型外延层、位于N型外延层中上部的轻掺杂P型阱层,此轻掺杂P型阱层中间隔地开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位于轻掺杂P型阱层中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外延层(1)、位于N型外延层(1)中上部的轻掺杂P型阱层(2),此轻掺杂P型阱层(2)中间隔地开有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位于轻掺杂P型阱层(2)中的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从轻掺杂P型阱层(2)上表面延伸至N型外延层(1)内,所述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内均具有一闸极多晶硅部(5),所述第一沟槽(3)、第二沟槽(4)分别与各自的闸极多晶硅部(5)之间均通过一闸极氧化层隔离(6);所述轻掺杂P型阱层(2)位于第一沟槽(3)、第二沟槽(4)之间区域的上部间隔地设置有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区(7)、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区(8),此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区(7)、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区(8)分别位于第一沟槽(3)、第二沟槽(4)的周边;所述轻掺杂P型阱层(2)位于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区(7)、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区(8)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重掺杂P型区(9),所述重掺杂P型区(9)上表面位于轻掺杂P型阱层(2)上表面,且重掺杂P型区(9)下表面延伸至所述N型外延层(1)内并位于轻掺杂P型阱层(2)的下方,所述重掺杂P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道,孙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应能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