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64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包括致裂管、发热管、端盖、发热管锁紧螺母、导气管、连接接头、单向阀、电引线、电引火头、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液态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单向阀内置于致裂管的结构,实现现场充气和自动封装,避免了繁琐的现场组装工艺,尽量减少了人与充装好液态二氧化碳的致裂器的接触环节,简化了现场作业施工工序,保证了埋管和充装作业安全,提高了致裂器的充装成功率。功率。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


[0001]本技术属于二氧化碳爆破
,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相比于传统爆破技术,其具有膨胀能力可控,威力大,破岩石振动小、不产生爆炸火花和高温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平基、基坑和人防隧道等工程岩石破除开挖、以及矿产开采等领域。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先对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进行充装,然后再将其运输到爆破现场植入预先打好的孔里实施爆破,如果在运输和预埋过程中遇到操作不当和火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包括致裂管1、发热管2、端盖3、发热管锁紧螺母4、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电引线8、电引火头9、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10、液态二氧化碳11;所述致裂管1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发热管2也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圆柱体直径小于致裂管1的直径;发热管2与致裂管1同轴放置,两者开口的一端平齐;所述端盖3用于密封致裂管1;所述发热管锁紧螺母4用于固定发热管2,其中心开有小孔,用于引出电引线8;所述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共同组成液态二氧化碳充气口,用于为致裂管1内充入液态二氧化碳11,其中导气管5用于外接液态二氧化碳充气瓶,连接接头6用于将导气管5固定在端盖3上,单向阀7用于形成一个液态二氧化碳的单向流动通道,当致裂管1内所充的液态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单向阀7自动关闭;所述发热管2内填充有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10,所述药剂在电引线8和电引火头9的作用下发热,引爆致裂管1内的液态二氧化碳。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6]所述单向阀7包括卡套式管接头体71、锥形阀芯72,当致裂管1内所充的液态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锥形阀芯72在压力的作用下顶入卡套式管接头体71的锥形空腔内,单向阀7自动关闭。
[0007]此外,所述单向阀7还包括密封圈73,所述密封圈73用于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09]本技术一种现场充气液态二氧化碳一次性相变致裂器,利用单向阀内置于致裂管的结构,实现现场充气和自动封装。避免了繁琐的现场组装工艺,尽量减少了人与充装好液态二氧化碳的致裂器的接触环节,简化了现场作业施工工序,保证了埋管和充装作业安全,提高了致裂器的充装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致裂管;2、发热管;3、端盖;4、发热管锁紧螺母;5、导气管;6、连接接头;7、单向阀;71、卡套式管接头体;72、锥形阀芯;73、密封圈;8、电引线;9、电引火头;10、二氧化碳发热药剂;11、液态二氧化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包括致裂管1、发热管2、端盖3、发热管锁紧螺母4、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电引线8、电引火头9、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10、液态二氧化碳11;所述致裂管1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发热管2也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圆柱体直径小于致裂管1的直径;发热管2与致裂管1同轴放置,两者开口的一端平齐;所述端盖3用于密封致裂管1;所述发热管锁紧螺母4用于固定发热管2,其中心开有小孔,用于引出电引线8;所述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共同组成液态二氧化碳充气口,用于为致裂管1内充入液态二氧化碳11,其中导气管5用于外接液态二氧化碳充气瓶,连接接头6用于将导气管5固定在端盖3上,单向阀7用于形成一个液态二氧化碳的单向流动通道,当致裂管1内所充的液态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单向阀7自动关闭;所述发热管2内填充有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10,所述药剂在电引线8和电引火头9的作用下发热,引爆致裂管1内的液态二氧化碳。
[0016]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卡套式管接头体、锥形阀芯和密封圈,当致裂管1内所充的液态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锥形阀芯在压力的作用下顶入卡套式管接头体的锥形空腔内,单向阀7自动关闭,所述密封圈73用于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先将孔内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植入预先打好的孔里,利用外部液态二氧化碳充气瓶与导气管5连接,液态二氧化碳11经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充装入致裂管1内;充装完毕后断开二氧化碳充气瓶,锥形阀芯在致裂管1内液态二氧化碳11的压力作用下被顶入卡套式管接头体的锥形空腔内,此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实施爆破时,将电引线8与电源相连,电引火头9作用于发热药剂10,发热药剂10发热并将热量通过发热管2传递给液态二氧化碳11,液态二氧化碳11吸收到一定热量后会瞬间汽化,从而实施爆破。本技术实现了孔内充气和自动封装,尽量减少了人与充装好的液态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接触环节,保证了埋管和充装作业安全。
[001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充气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致裂管(1)、发热管(2)、端盖(3)、发热管锁紧螺母(4)、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电引线(8)、电引火头(9)、二氧化碳发热管药剂(10)、液态二氧化碳(11);所述致裂管(1)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发热管(2)也为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圆柱体直径小于致裂管(1)的直径;发热管(2)与致裂管(1)同轴放置,两者开口的一端平齐;所述端盖(3)用于密封致裂管(1);所述发热管锁紧螺母(4)用于固定发热管(2),其中心开有小孔,用于引出电引线(8);所述导气管(5)、连接接头(6)、单向阀(7)共同组成液态二氧化碳充气口,用于为致裂管(1)内充入液态二氧化碳(11),其中导气管(5)用于外接液态二氧化碳充气瓶,连接接头(6)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平马海鹏朱志创史海兵易建坤王毅凡张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凯静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