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车门门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26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车门门体,所述车门拉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部件和锁具,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控制部件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车门门体包括所述车门拉紧装置。控制部件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连接面积大,控制部件不易脱落,固定牢靠、稳定,并且没有外露的连接件,连接方式美观。接方式美观。接方式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车门门体


[0001]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门锁领域,具体为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车门门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动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已经有一部分机动车的门锁中设置了车门拉紧装置。在车门没有关严的情况下车门拉紧装置会自动拉紧车门、使车门锁紧。
[0003]现有技术中,车门拉紧装置包括控制部件和锁具,控制部件通过扎带与车门门体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不可靠:车辆行驶过程中有颠簸,通过扎带固定的控制部件容易从车门门体上脱落;(2)减震效果差:车辆的颠簸使控制部件晃动,与车门门体产生摩擦,损伤控制部件的壳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门拉紧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车门门体,提高控制部件固定的可靠性并减小控制部件的振动。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部件和锁具,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控制部件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控制部件其中一个外侧面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控制部件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连接面积大,控制部件不易脱落,固定牢靠、稳定,并且没有外露的连接件,连接方式美观。现有技术中的车门拉紧装置,由于其体积大、质量大,其控制部件通过扎带与车门门体连接,通过扎带固定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不可靠:车辆行驶过程中有颠簸,通过扎带固定的控制部件容易从车门门体上脱落;(2)减震效果差:车辆的颠簸使控制部件晃动,与车门门体产生摩擦,损伤控制部件的壳体、产生噪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针对改进后小巧轻便的车门拉紧装置,如专利CN206190060U机动车门锁拉紧装置,小巧轻便的控制部件可以仅通过侧面上的第一固定部与车门门体的内壁相连接,连接稳定、不易脱落。同时,现有技术中由于车门拉紧装置体积大,均安装在靠近乘客侧的钣金板上。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控制部件固定在车门门体靠车外的钣金板上,可以节省内侧钣金板空间、减小车内噪音。并且,仅在控制部件的侧面设置固定部,而不用在车门门体内的内壁加工用于固定的孔或卡接结构。也就是说,车门增加自动拉紧功能的同时,不用重新设计加工车门门体、避免了复杂加工过程、降低了车门改进的成本。
[0007]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具有黏性的粘接部或具有磁性的连接部,所述具有磁性的连接部为磁铁;或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部件外壳相适配,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控制部件的外侧,和/或所述壳体和所述控制部件通过螺栓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
固定部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0009]具体的,所述控制部件和所述锁具通过拉索相连接。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具有粘接层的壳体,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控制部件的外侧,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粘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粘接,控制部件不易脱落,固定牢靠、稳定,控制部件的拆卸维护简便。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部件外壳表面凹凸不平,粘接效果差。增设壳体套接在所述控制部件的外侧,所述壳体表面平整,壳体的最大外表面与粘接层固定连接,粘接效果好,同时壳体与控制部件之间的空隙可以起到隔音散热的作用。
[0013]其中,所述粘接层为胶层。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件的其中一个侧面之间还设置有隔音层。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中,所述隔音层由具有缓冲、吸音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控制部件之间,所述隔音层与所述控制部件其中一个侧面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一面与所述隔音层相连接,另一面与所述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隔音层与所述控制部件贴合的一侧可根据所述控制部件的壳体外形自适应形状,所述隔音层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的一面平整,所述控制部件粘接在所述车门门体内的内壁上平整且稳定。并且隔音层具有缓冲和吸音的作用,减缓了控制部件的振动、避免了控制部件与车门门体的磕碰、减小控制部件带来的噪音,使得控制部件的磨损减少、使用寿命延长。同时,隔音层的缓冲作用避免了控制部件由于振动而产生零部件松动而影响控制效果。车门门体内部一般通过覆盖整片的隔音膜或者隔音贴片来阻隔车辆外部的噪声,在控制部件的侧面设置隔音层可以吸收车门门体内部由控制部件产生的噪音。
[0016]进一步,所述控制部件面积最大的侧面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车门门体的内壁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接触面积大,连接更加稳固。
[0018]进一步,所述车门门体内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车门门体内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控制部件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的连接更为可靠和稳定。
[0020]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车门门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1]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套接在所述控制部件外侧的壳体,所述第二固定部为板状结构。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相连接;或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螺柱,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螺柱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螺柱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母相连接;或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螺柱,所述第二安装螺柱与
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螺柱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螺母相连接。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或通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部的通孔与第二固定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或螺栓穿过第一固定部的通孔和第二固定部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为通孔,第二安装螺柱或第一安装螺柱穿过安装孔,螺母与安装螺柱螺纹连接,固定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通过螺纹相连接,使控制部件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螺纹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控制部件相对于车门门体的晃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件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固定部与控制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使控制部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0024]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部件和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控制部件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具有粘接层的壳体,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控制部件的外侧,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车门门体内的内壁相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件的其中一个侧面之间还设置有隔音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面积最大的侧面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车门门体的内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门体内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车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相连接;或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螺柱,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俊邑汪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辰佳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