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偶件精密珩磨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454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偶件精密珩磨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步骤是:获取珩磨油石的加工参数及几何参数与珩前底孔孔径值;建立珩磨材料去除体积预测模型,考虑停留时间对越程段材料去除体积的影响,得到改进后的珩磨材料去除率公式,初步计算珩磨材料去除率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偶件精密珩磨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难加工材料孔精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偶件精密珩磨 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珩磨是利用珩磨油石与内孔圆柱面接触挤压并沿螺旋轨迹切除材料的精加 工工艺,其加工材料主要为铸铁和淬硬钢,加工尺寸公差等级为IT7~IT4,表面 粗糙度可达0.32~0.08μm,且在汽缸孔、油缸孔、液压缸孔生产中得到广泛应 用。在珩磨加工时,珩磨头既做周向旋转运动也进行轴向往复运动,同时通过液 压控制珩磨头中的涨锥杆伸张与收缩从而实现油石径向外涨与回退,进而使油石 磨粒与工件表面发生接触挤压,最终达到在内孔表面去除材料的目的。
[0003]影响珩磨材料去除率的因素有:珩磨杆往复速度、珩磨杆转速、每往复进给 量、珩磨越程量、油石粒径及目数等。通过气动量仪测量珩前、珩后孔径可计算 得出珩磨材料去除体积,将其与珩磨时间作比得出珩磨材料去除率。2015年黄 大顺硕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杂志上发表的题为“镍基高温合金珩磨材 料去除率研究”的论文,在论文中开展了珩磨正交试验来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偶件精密珩磨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珩磨油石的加工参数及几何参数与珩前底孔孔径值;所述的参数是,油石的总长度l
s
,宽度b,上越程量l
u
,下越程量l
d
,阀的初始孔径d0,往复速度V
a
,转速V
n
;步骤S2、建立珩磨材料去除体积预测模型,并考虑停留时间对越程段材料去除体积的影响,可得到改进后的珩磨材料去除率公式,初步计算珩磨材料去除率Q
m
与D
s
值;步骤S3、根据初始珩后孔径分布,计算出越程段停留时间取值;步骤S4、建立珩磨材料去除体积改进预测模型,并预测珩磨材料去除率及珩后孔径值;步骤S5、开展正交珩磨试验,针对珩磨试验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及珩后孔径差的影响,并对珩磨试验材料去除率及珩后孔径差与预测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偶件精密珩磨孔径预测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珩磨的材料去除率理论公式:当0≤z<(l
s

l
d
)时,当(l
s

l
d
)≤z<l
s
时,当l
s
≤z<(H

l
s
)时,当(H

l
s
)≤z<(H

l
s
+l
u
)时,当(H

l
s
+l
u
)≤z<H时,根据油石在阀套孔内所处高度位置的不同,可将材料去除率公式分解为五部分,其中V
a
为往复速度、F
hr
为油石正压力、l
u
与l
d
分别为上越程量和下越程量、b为油石宽度、H为工件孔高度、l
s
表示为油石长度,材料去除率用Q
m
表示,z代表油石在内孔中所处的高度位置,并可计算出接触承载比K;油石正压力与珩磨压力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其表达式为:其中μ1表示硬质合金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为CBN与硬质合金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勇苏浩何鸿宇吴超迪傅玉灿丁文锋徐九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