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28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现一种几乎不增加耗电量和成本就能施加反偏压的有机场致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和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切换开关21及22,切换电源电位V#-[cc]和GND的连接关系,不用准备新的负电源等补充电源,实现对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施加反偏压,旨在延长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的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riv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of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driving circuit,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reverse bias voltage without increas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st. Through the switch 21 and 22 switching power potential V - CC and GND connections, not ready to supply new additional power, to achieve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10 reverse bias voltage is applied, to extend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life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有机场致发光(Eectro Luminescense)元件(下称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等电光学元件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电子仪器以及电子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具有为抑制电光学元件老化对其施加反偏压的功能的驱动电路和电子仪器以及电子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采用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一般结构如图8所示。该图中有机场致发光元件以二极管10表示。驱动电路1由薄膜晶体管(TFT)组成的二个晶体管Tr1、Tr2和积蓄电荷的电容元件2构成。晶体管Tr1和Tr2都是P沟道型的TFT。随着该图中电容元件2上积蓄的电荷,晶体管Tr1做开/关控制。向电容元件2充电是经过将选择电位VSER以低电平形成开状态后的晶体管Tr2由数据线VDATA来完成。晶体管Tr1开时,电流经晶体管Tr1流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通过将此电流持续流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该元件持续发光。有关图8电路的简单的脉冲波形如图9所示。图9中,当进行数据写入时,以将选择电路VSEL为低电平形成晶体管Tr2为开状态来进行电容元件2的充电。此充电期间即图中的写入期间Tw。此写入期间TW之后为进行实际显示的期间。在此期间,由于电容元件2中积蓄的电荷,晶体管Tr1为开状态。此期间为图中的显示期间TH。又,附图说明图10所示为有机场致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的其他结构。该图所示的驱动电路载于文献《The Impact of Transient Response ofOrganic Ligh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n the Design of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s》(1998 IEEE IEDM98-875)。图10中,Tr1为驱动晶体管,Tr2为充电控制晶体管,Tr3为第1选择晶体管,Tr4为在电容元件2的充电期间呈关状态的第2选择晶体管。众所周知,既使是同一规格的晶体管其特性也存在差异,因而既使在晶体管的栅极施加相同的电压也未必流入固定值的电流,这是造成亮度不匀等的原因。对此,驱动电路根据随电源4输出的数据信号的电流量能在电容元件2中积蓄电荷。因而能根据数据的电流量控制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晶体管Tr1~Tr4都是P沟道型MOS晶体管,以将选择电位VSEL为低电平使晶体管Tr2和Tr3呈开状态,随电流源4的输出值的电荷积蓄在电容元件2中。而当选择电位VSEL为高电平,Tr2和Tr3为关状态后,通过此电容元件2中积蓄的电荷,晶体管Tr4呈开状态,通过数据保持控制信号Vgp,晶体管Tr4呈开状态,电流流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有关图10电路的简单的脉冲波形如图11所示。图11中,当进行电流源4的数据写入时,通过将选择电位VSEL形成低电平,晶体管Tr2、Tr3形成开状态,电容元件2进行充电。此充电期间为图中的写入期间Tw。此写入期间Tw之后为进行实际显示的期间。在数据保持控制信号Vgp为低电平期间,晶体管Tr1为开状态,此期间为显示期间TH。图12所示为有机场致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的又一其他结构。该图所示的驱动电路是载于特开平11-272233号公报中的电路。图中驱动电路的构成包括3部分,即当处于开状态时将电源的电流供给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的驱动晶体管Tr1;为保持此晶体管Tr1开状态的积蓄电荷的电容元件2;对应外部信号控制向电容元件2充电的充电控制晶体管Tr5。当使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发光时,为将充电控制晶体管Tr7形成关状态,预先将电位Vrscan保持在低电平状态。由此,复位信号Vrsig不被输出。Tr6为调整用晶体管。在此驱动电路中,当使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发光时,晶体管Tr5为开状态,通过数据线VDATA经晶体管Tr6进行电容元件2的充电。对应此充电电平进行晶体管Tr1的源极-漏极间的电导控制,最好使电流不流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若将晶体管Tr5形成开状态而将电位Vscan形成高电平状态的话,电容元件2能经晶体管Tr6进行充电。对应此充电电平,可进行晶体管源极-漏极间的电导控制,并能使电流流入有机场致发光元件10。已知对有机场致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是延长有机场致发光元件寿命的有效手段。关于此长寿命化载于诸如特开平11-8064号公报中。然而,以该公报的方法,当对有机场致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时,必须备有新的负电源等补充电源,并对有机场致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第1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它是将电光学元件组成的多个像素按矩阵状排列的显示装置进行有源驱动的驱动电路,包括电连接于提供第1电位的第1电源线及提供比上述第1电位更低的第2电位的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第1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及上述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第2端子,至少存在以下时间,即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1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的状态;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2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的状态。又,本专利技术的第2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上述驱动晶体管为开状态的电荷的电容元件;对应外部信号对向上述电容元件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晶体管,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的电极电连接于上述第1端子,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电连接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上述第1端子和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电连接。又,本专利技术的第3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上述驱动晶体管为开状态的电荷的电容元件;对应外部信号对向上述电容元件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晶体管,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的电极经上述电容元件在充电期间为关状态的选择晶体管电连接于上述第1端子,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电连接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上述第1端子和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选择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和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电连接。又,本专利技术的第4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上述驱动晶体管为开状态的电荷的电容元件;对应外部信号对向上述电容元件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晶体管,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的电极电连接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电连接于地线,上述第1端子和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电连接。关键的是由开关对驱动电路的第1电源和第2电源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因此无需补充电源就能几乎不增加耗电量或成本对有机场致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此时,一般第1电源为Vcc、第2电源为接地(GND),使用原来预备的电位。不过,只要能确保充分的电位差使有机场致发光元件发光,对此也不做限定。又,本专利技术的第5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上述电光学元件为有机场致发光元件。又,本专利技术的第1电子仪器的特征在于它是安装着设有上述驱动电路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电子仪器。又,本专利技术的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它是将电光学元件组成的多个像素按矩阵状排列的显示装置进行有源驱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于提供第1电位的第1电源线及提供比上述第1电位低的第2电位的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第1端子; 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及上述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 第2端子; 至少存在以下时间,即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1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的状态; 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2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8-24 254850/01;JP 2000-9-20 285329/001.一种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它是将电光学元件组成的多个像素按矩阵状排列的显示装置进行有源驱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于提供第1电位的第1电源线及提供比上述第1电位低的第2电位的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第1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及上述第2电源线的任意一方的第2端子;至少存在以下时间,即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1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的状态;当上述电光学元件为第2动作状态时,呈上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上述第2电源线、且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电光学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第1电源线的状态。2.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上述驱动晶体管为开状态的电荷的电容元件和对应外部信号对向上述电容元件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晶体管;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的电极电连接于上述第1端子,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电连接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上述第1端子和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电连接。3.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上述驱动晶体管为开状态的电荷的电容元件和对应外部信号对向上述电容元件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晶体管;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的电极经上述电容元件在充电期间为关状态的选择晶体管电连接于上述第1端子;构成上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电连接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上述第1端子和上述第2端子经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和上述选择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电连接。4.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电光学元件动作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积蓄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西利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