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32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其中,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应用于船舶,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包括双燃料惰气发生器和至少两个燃料供应单元,燃料供应单元中的任意一个燃料供应单元可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即便是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的燃料供应单元发生故障,还可以通过将其他的燃料供应单元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并为双燃料惰气发生器提供燃料,进而实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而不需要关闭整个惰气发生系统,进而使得舱室能得到实时保护,从而提高了惰气发生系统使用和维修的灵活性。使用和维修的灵活性。使用和维修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

技术介绍

[0002]惰气发生器主要由燃烧腔,洗涤塔,遥控阀件,点火器等组成,在船舶中,惰气发生器产生的惰性气体主要用于对超大型邮轮(简称VLCC)、浮式装卸载储油船(简称FPSO海)等载油用途船的货油舱进行保护,以防止货油舱内含氧量超标引起爆炸。一般的惰气发生器通常是单燃料的,主要以轻油(简称MGO)或者中油(简称MDO)为燃料,在燃烧腔内与惰气风机送来的新鲜空气混合并充分燃烧,产生惰性气体,然后经过洗涤塔的冷却、洗涤、除杂,并经过氧气分析仪的实时监测产生氧气浓度低于5%的惰性气体,最后,经过甲板水封桶输送到各个舱室。以上方案中的燃料为单燃料。
[0003]在现有技术中,惰气发生器采用单燃料,如果发生故障,无论什么原因,惰气发生系统都将处于停止状态,使用和维修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船舶上的惰气发生系统采用单燃料,导致使用和维修灵活性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应用于船舶,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包括双燃料惰气发生器和至少两个燃料供应单元,所述燃料供应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燃料供应单元可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即便是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的某一个燃料供应单元发生故障,还可以通过将其他的燃料供应单元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并为双燃料惰气发生器提供燃料,进而实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而不需要关闭整个惰气发生系统,进而使得舱室能得到实时保护,从而提高了惰气发生系统使用和维修的灵活性。
[0008]优选地,其中两个所述燃料供应单元为燃油供应单元和可燃气供应单元,所述燃油供应单元中的燃料为燃油,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燃料为伴生气。采用伴生气相对燃油来说,具有成本低并能减少污染的优点。优选地,所述船舶上具有燃油处理系统,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与所述燃油处理系统相连通。通过将可燃气供应单元与燃油处理系统相连通,使得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可燃气体也就是伴生气是来自于燃油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采用这种设置,不仅能将燃油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进行了回收利用,进而节省了能源,另外还能防止燃油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被排放到大气中,进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9]优选地,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燃烧阀组,所述燃烧阀组分别与所述燃油供应单元、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烧阀组用于控
制所述燃油供应单元和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的通断。通过燃烧阀组来实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与燃油供应单元或者可燃气供应单元之间的连通与否,从而进一步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使用和维修的灵活性。
[0010]优选地,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双壁管,所述双壁管沿着其径向方向自内向外依次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不相连通,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空腔用于将伴生气输送至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中,第二空腔用于将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进行隔离,即便是第一空腔内的可燃气发生泄漏,也会泄漏在第二空腔内,而不会直接泄漏至双壁管外的空气中,从而实现第二空腔对第一空腔的保护。因此,采用双壁管具有提高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伴生气在向双燃料惰气发生器输送时的安全性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相连通。通过将第二空腔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即便是第一空腔发生泄漏,将可燃气泄漏至第二空腔内,也会使得第二空腔内的可燃气供应至双燃料惰气发生器内,并实现燃烧。不仅提高了第二空腔对第一空腔的保护作用,还能使得可燃气体的有效利用。
[0011]优选地,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附加供应单元,所述附加供应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空腔内供应惰性气体。通过在第二空腔内供应惰性气体,并利用惰性气体的压力将第一空腔内的空气赶走,并使得第二空腔始终保持正压,进一步将第一空腔与空气隔离,以进一步对第一空腔进行保护,进而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双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双壁管连接于所述燃烧阀组和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之间,另一个所述双壁管连接于所述燃烧阀组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以减少管道之间的连接接头及法兰,既能简化整体结构,减少重量,又能降低泄漏风险,从而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的安全性。
[0012]优选地,在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和所述燃烧阀组之间的双壁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
[0013]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燃烧阀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双壁管内的压力值低于预设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产生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0014]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压力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燃烧阀组断开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的连通。
[0015]在本方案中,通过检测双壁管内的压力值来判断输送至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中的伴生气的压力以及对应的流量是否满足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使得可燃气供应单元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不连通。采用这种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对舱室保护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0016]优选地,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抽气风机,所述抽气风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抽气风机的进气口连通于舱室,所述抽气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舱室的外部连通。抽气风机用于抽出舱室内的可燃气体,以避免可燃气体泄漏后发生爆炸,从而提高了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0017]优选地,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舱室内的可燃气体含量超出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
元控制所述燃烧阀组断开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的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0018]优选地,所述燃烧阀组包括多个连接管路,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连接处的气体泄漏量,当所述气体泄漏量超出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并使所述燃烧阀组断开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的连通。通过以上结构检测燃烧阀组的管路连接处的泄漏是否超出预设值的范围,若泄漏超出预设值的范围将断开可燃气供应单元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的连接,进而提高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0019]一种船舶,其特点在于,其包含如上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
[0020]在本方案中,在船舶中采用如上结构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即便是与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应用于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包括双燃料惰气发生器和至少两个燃料供应单元,所述燃料供应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燃料供应单元可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燃料供应单元为燃油供应单元和可燃气供应单元,所述燃油供应单元中的燃料为燃油,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燃料为伴生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上具有燃油处理系统,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与所述燃油处理系统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燃烧阀组,所述燃烧阀组分别与所述燃油供应单元、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烧阀组用于控制所述燃油供应单元和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的通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双壁管,所述双壁管沿着其径向方向自内向外依次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不相连通,所述可燃气供应单元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空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器之间相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还包括附加供应单元,所述附加供应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空腔内供应惰性气体。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燃料惰气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双壁管连接于所述燃烧阀组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勃吴斌王兆强余汉文郭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