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09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驱动具有进一步改进的光发射效率、高亮度与低功率消耗的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当寻址周期完成时在不发光单元中的第一与第二电极上剩留极性同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的极性相反的壁电荷,相反极性的保持放电脉冲有第一极性的第一保持放电脉冲与极性同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保持放电脉冲,并设定同不发光单元中的剩余壁电荷的电压叠加的所述第一与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使叠加结果低于放电起始电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ethod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Disclosed is a method of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a further improved light emission efficiency, high brightness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In this method, when the cycle is complete when addressing left wall charge polarity with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in opposite polarity to the wall charge left in the light of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 unit on the opposite polarity of the sustain discharge pulse has a first polarity of the first sustain discharge pulse and the first polarity with opposite polarity second keep the discharge pulse, and set with no light residual voltage superimposed wall charge uni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voltage discharge pulse superposition results below the initial discharge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等离子显示屏的光发射效率的技术。如上述,等离子显示屏有许多优点,但就功率消耗而言,它次于CRT,且在亮度方面虽然已达到实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改进。换句话说,等离子显示屏的最大障碍在于改进光发射效率,并就此问题已提出许多建议。有许多改进方法,例如在屏的材料或制造处理方面,在驱动方法方面等等。在改进驱动方法方面的那些方法中,有一些其中改进保持放电的改进方法。在日本未经审看专利公开(Kokai)No.58-21293中,公开了改进光发射效率的技术,其中通过施加一个1μs或以下的很窄的脉冲引起Townsend放电发生,具体是在其中电极暴露在放电空间内的DC型等离子显示器中在保持放电电极之间施加一个高电压脉冲。再有,在日本未经审看专利公开(Kokai)No.7-134565中,公开了应用Townsend放电原理改进其中放电电极被电介质材料覆盖的AC型等离子显示器的光发射效率的技术。此外,在由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出版的EID 98-101(125-129页)中,公开了其中对一个放电电极施加一个1μs或以下的约180v的窄脉冲而对另一放电电极施加一个低电压的长脉冲的技术。还有,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公开(Kokai)No.11-65514与No.10-333635中,公开了其中对保持电极施加一个高电压的窄脉冲与一个低电压的宽脉冲的混合脉冲的技术。通常已知施加在保持电极之间的保持放电脉冲越窄,光发射效率越好,而在引起保持放电发生的范围内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越低,光发射效率越好。上述常规技术也利用这些特性,但当使用已公开的驱动方法时引起一个问题。例如必须增高脉冲的绝对电压(后面在有些情况下简单称为电压)以便通过施加窄脉冲产生与维持保持放电。然而,如果施加高电压的保持放电脉冲,电压变为几乎同放电起始电压一样高,导致工作电压裕度的降低从而发生错误显示。在一个较实际的例子中,目前实际使用的AC型等离子显示屏的放电起始电压约为200V至230V。在该等离子显示屏中,控制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与壁电荷使在发光单元的电极上形成壁电荷而在不发光单元的电极上不形成壁电荷,当寻址动作完成时,在发光单元中由于壁电荷的电压叠加在保持放电脉冲上而超过放电起始电压从而引起保持放电发生,而在不发光单元内由于没有壁电荷的电压叠加因而不引起保持放电发生。如果使脉冲电压为200V以便通过施加此窄脉冲而产生与维持保持放电,将存在一些其中无壁电荷而引起放电发生的不发光单元。如果在保持放电周期开始时当若干次施加保持放电脉冲时不引起放电发生,一些与发光单元相邻的不发光单元由于这些不发光单元内通过由例如从邻近的发光单元飞过来的充电粒子引起的起动(priming)作用而降低放电起始电压,在重复保持放电后可能发光,从而导致错误显示。此外,如果降低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引起一个由于在保持放电时在电极间运动的电荷量小使保持放电不能继续而在半路终止放电的问题。根据上述原因,难以充分地减小保持放电脉冲的宽度与降低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因此,光发射效率的改进不充分。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复位周期与寻址周期之后与保持放电周期之前,与发光单元中不同的壁电荷剩留在不发光单元中的电极上,而由于考虑到这些电荷,不对称地设定保持放电周期脉冲。当施加具有较高绝对电压的保持放电周期脉冲时,使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起作用以降低绝对电压以便防止不发光单元发光。借助此,在其中未引起保持放电发生的单元(不发光单元)中,保持放电脉冲的绝对电压即使是高值也被抵消,因此,可保持宽的工作电压裕度且还可加宽电压施加状况的范围以改进光发射效率。例如,如果在发光单元中减窄保持放电周期脉冲,由于保持放电脉冲的绝对电压高因而可施加必定引起保持放电发生的电压,而通过减窄脉冲宽度可得到改进的光发射效率的效果。另一方面,当施加具有较低绝对电压的保持放电周期脉冲时,由于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起增高绝对电压的作用,因而必须降低保持放电周期脉冲的电压以便即使叠加不发光单元中壁电荷的电压也不引起放电发生。同时,由于必须移动足够的壁电荷以维持放电,因而使脉冲宽度较长。关于保持放电脉冲形状,可使用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且,虽然通过施加于两电极之间的信号实现保持放电脉冲,可分别修改施加于每个电极的信号的形状。同样有各种方法以形成不发光单元中的不同壁电荷。例如,在一种方法中,在复位周期内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上剩留相反极性的壁电荷,在寻址周期内在不发光单元中保持原先的壁电荷而在发光单元中形成相反极性的壁电荷。在另一种方法中,在寻址周期内在发光单元中保持在复位周期内的剩余壁电荷,而在不发光单元中形成极性与复位周期内的剩余壁电荷的极性相反的壁电荷。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粗略结构的示意图。在显示屏10上,平行地形成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并同它们正交地形成第三电极3。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进行主要用于显示用的光发射的保持放电的电极,这里把第一电极称为X电极而把第二电极称为Y电极。通过重复地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脉冲引起保持放电发生。而且,任一电极作为扫描电极工作以写入显示数据(在本例中,Y电极是扫描电极),第三电极是选择每个显示行内将发光的显示单元的电极,而一个电压施加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以引起写入放电以选择放电单元。这里把第三电极称为寻址电极。这些电极根据它们的用途同相应的产生电压脉冲的驱动电路连接。如图中示意表示,X电极同一个X电极驱动电路12连接并接受共同的驱动信号。X电极驱动电路12包括一个X保持脉冲电路13与一个X复位电压产生电路14。Y电极同Y电极驱动电路15连接。Y电极驱动电路15包括一个扫描驱动器16、一个Y保持脉冲电路17与一个Y复位/寻址电压产生电路18。寻址电极同寻址驱动器11连接。通常,每个驱动电路由MOSFETs等等组成,而这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由于使用等离子显示屏的显示器已详尽地公开在例如EP 0762373A2中,因此这里不再提供说明。图2是一个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等离子显示器的一个子场(subfield)的驱动波形的曲线图,而图3A至图3E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电极上壁电荷的变化与放电状态的示意图。每个子场包括复位周期,在此周期内不管在以前子场中的发光状况进行一个把所有单元设定至一个相等状态例如清除壁电荷状态的动作;寻址周期,在此周期内根据显示数据选择地引起放电(寻址放电)发生以确定每个单元的发光或不发光状态;保持放电周期(称作保持周期),在此周期内通过在保持电极之间施加保持放电脉冲在发光单元中重复地引起放电发生从而引起显示放电发生。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开始保持放电周期之前在不发光单元中也形成壁电荷。在复位周期内,如图2中表示,一个逐渐升高至电压Vw(比Vs高,约为300V)的写入脉冲施加于Y电极。借助此脉冲,在所有单元中间歇地与连续引起弱放电发生并引成壁电荷。形成的壁电荷在Y电极上为负电荷而在X电极与寻址电极上为正电荷。接着,在保持Vx(约70V)施加于X电极的情况下,一个逐渐降低至-Vy(约-100V)的清除脉冲施加于Y电极。借助此脉冲,间歇地与连续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该等离子显示屏包括交替布置的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以及离开并正交于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设置的许多第三电极,其中显示单元形成在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同所述许多第三电极的交叉处,提供一个复位周期在此周期内初始化所述显示单元,一个寻址周期在此周期内根据显示数据把所述显示单元设定至适当状态,与一个保持放电周期在此周期内相反极性的保持放电脉冲交替施加于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以选择地引起已按照显示数据设定至适当状态的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光发射,其中所述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寻址周期完成时在不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极上剩留同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极性相反的壁电荷;相反极性的所述保持放电脉冲有第一极性的第一保持放电脉冲与另一极性的第二保持放电脉冲,所述第一保持放电脉冲的至少一部分的最大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相应值,所述第一保持放电脉冲的极性与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极性与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极性相同,并设定所述第一与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同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叠加结果低于放电起始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2-5 028490/20011.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该等离子显示屏包括交替布置的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以及离开并正交于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设置的许多第三电极,其中显示单元形成在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同所述许多第三电极的交叉处,提供一个复位周期在此周期内初始化所述显示单元,一个寻址周期在此周期内根据显示数据把所述显示单元设定至适当状态,与一个保持放电周期在此周期内相反极性的保持放电脉冲交替施加于所述许多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以选择地引起已按照显示数据设定至适当状态的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光发射,其中所述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寻址周期完成时在不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极上剩留同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极性相反的壁电荷;相反极性的所述保持放电脉冲有第一极性的第一保持放电脉冲与另一极性的第二保持放电脉冲,所述第一保持放电脉冲的至少一部分的最大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相应值,所述第一保持放电脉冲的极性与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极性与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极性相同,并设定所述第一与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电压同剩留在所述不发光单元中的壁电荷电压的叠加结果低于放电起始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保持放电脉冲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窄于所述第二保持放电脉冲的相应值。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义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