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02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的驱动技术,可提高发光效率、辉度、对比度,实现低电压、低消耗功率化和高速寻址.高速持续。与施加在第一显示电极上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地向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该持续电压反极性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隔壁部的金属电极之间产生初始放电(预备放电)后,向显示放电移动,向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壁电荷、壁电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riving techniqu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which can improve luminous efficiency,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realize low voltag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speed addressing. As applied to the first display sustain pulse voltage on the electrode of the basic synchronization to the second display electrodes and pulse voltage of the sustain voltage of opposite polarity, in the first show that the initial discharge between the metal electrode and the next section (pre discharge) after discharge, to display mobile, to the second display form of wall charge, the wall voltage on the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的驱动方法(驱动技术)、驱动电路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现有的三电极式的AC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分别彼此相对地在另一衬底上配置寻址用电极(寻址电极)和配置在同一平面内的显示放电用的两种显示电极(X电极、Y电极)来构成屏盘的结构,图像显示用驱动在该两种显示电极(X电极、Y电极)上施加初始化用脉冲进行单元的初始化后,在寻址电极和一个显示电极(Y电极)上根据图像信号分别施加寻址脉冲和扫描脉冲,根据该图像信号进行寻址,之后,向两种显示电极(X电极、Y电极)交互施加持续脉冲,在该两显示电极之间进行持续放电的显示放电。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为在配置于同一平面内的上述两种显示电极(X电极、Y电极)之间进行面放电的结构,所以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光效率或辉度。为了提高上述辉度,有必要提高持续脉冲的电压,相应地,消耗功率增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发光效率,有必要降低持续电压来减少累积的空间电荷,这与提高辉度存在相反的关系。因此,具体的问题在于不使持续电压上升而同时提高辉度、发光效率。特别是,在寻址电极和显示电极的电极间容量大的情况下,由于导致持续电压的上升,而增大的消耗功率。对比度的降低中每个子域中进行的全写入期间内的放电发光是主要原因。具体的问题在于不使放电发光或减少放电发光次数来实现全写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现有技术中认为困难的辉度、发光效率。另外,因为提高了画面质量,所以提供了对比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已有技术上困难的辉度和发光效率的提高。而且,为提高画质,提供对比度的改进。目的在于例如,(1)即使施加了规定的持续电压也可同时提高发光效率和辉度,(2)在全写入中不产生发光放电,提高对比度,(3)难以影响电极间容量,通过驱动来降低持续电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下面简单说明本申请中公开的专利技术中代表性的概括。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隔壁,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另外,上述隔壁具有金属电极。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并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具备多个子域分别进行全写入的第一步骤、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二步骤、进行持续操作的第三步骤、和进行擦除操作的第四步骤,在上述第一步骤中,向上述寻址电极和上述第一显示电极分别施加脉冲电压,初始放电,形成壁电荷,在取消该脉冲电压后,产生自擦除放电,向上述寻址电极和上述第一显示电极分别施加电压,形成壁电荷,在上述第二步骤中,根据图像信号使该寻址电极的寻址脉冲电压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的扫描脉冲电压基本同步后进行施加,不伴随放电发光来去除上述壁电荷,选择非发光单元,在上述第三步骤中,形成上述壁电荷后,对选择的发光单元施加上述寻址电极的短脉冲电压和上述第一显示电极的持续脉冲电压,产生预备放电,之后,通过在上述第一显示电极和上述第二显示电极上交互施加的持续脉冲电压,通过与接地的上述金属电极的初始放电来重复显示发光放电,向上述第二显示电极施加最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在上述的第四步骤中,仅向上述第一显示电极或上述第一显示电极和上述寻址电极的每个上施加细线短脉冲电压,在上述金属电极、上述寻址电极和上述第二显示电极之间产生消除壁电荷的放电。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电路,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并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该驱动电路具备用寻址脉冲电压来驱动上述寻址电极的第一驱动电路、用Y扫描脉冲电压和持续脉冲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一显示电极的第二驱动电路、用持续脉冲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二显示电极的第三驱动电路、和控制该第一、该第二、和该第三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上述第三驱动电路具有如下结构,与施加在上述第一显示电极上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后,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在上述第一显示电极和上述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用的脉冲电压。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等离子体显示屏盘和上述等离子体显示屏盘的驱动电路,该等离子体显示屏盘在与寻址电极(A电极)交叉彼此具有基本平行部分的第一、第二显示电极(Y电极、X电极)之间,将具有金属电极的隔壁设置成栅格形。具体说明解决上述问题所用的方法。(1)首先,提出作为第一问题的同时提高发光效率和辉度的方法。通过增加持续电压来拉加放电能量,增加单元内的电离气体。因此,降低了电场强度,从而降低了放电效率、即发光效率η。为了减少单元内的电离气体,有必要使放电时产生的电离气体(移动电荷量Qc)减少,或将电离气体(移动电荷量Qc)转换为壁电荷Qw(Qc=2Qw=2(Qw++Qw))来减少的方法。在前者的情况下,电离气体与放电时的电能(CV2)成正比,例如通过减少持续电压|Vsus|来减少。另一方面,持续电压|Vsus|中在AC型PDP驱动上包含壁电压Vw的电压(|Vsus|+Vw)有必要比用于维持放电的电压(放电维持电压)大。因此,在由电极结构支配的放电维持电压一定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持续电压|Vsus|,有必要增加仅被减少的壁电压Vw。该壁电压Vw通常由壁电荷Qw(=C0·|Vsus|)形成。为了增加壁电压Vw、壁电荷Qw,有必要向持续电压|Vsus|中新加入用于增加壁电荷Qw的电压Vn1。该电压Vn1是不对放电时的电能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应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该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将壁电荷Qw作为C0·|Vsus|、将壁电压Vw作为|Vsus|+Vn1的方法。而在后者情况下,问题在于电离气体多。不降低发光效率来消除电离气体或使之减少的解决方法不是因中和等而损失,而有必要变换为壁电荷Qw后再利用。壁电荷Qw通常由壁电荷Qw(=C0·|Vsus|)形成。即,形成将持续电压|Vsus|作为最大值的壁电压Vw。因此,为了进一步形成壁电荷Qw,有必要向持续电压|Vsus|中新加入用于增加壁电荷Qw的电压Vn2。该电压Vn2是不对放电时的电能(CV2)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应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该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将壁电荷Qw作为C0·(|Vsus|+Vn2)、将壁电压Vw作为(|Vsus|+Vn2)的方法。通过因新结构PDP的电极结构引起的驱动方法、不对新导入的电压Vn1、Vn2和放电时的电能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如后述的图2、图3和图8所示,具有I字型或反U字型放电路径的电极结构与以前的结构不同,在第一显示电极(Y电极)-第二显示电极(X电极)之间存在金属隔壁(金属电极M电极)。显示发光期间的驱动方法向X、Y电极交互施加负的持续电压|Vsus|,M电极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隔壁,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 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1-3-26 86639/01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一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次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一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次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一第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7.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一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次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8.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该屏盘具有寻址电极、形成于该寻址电极上的第一显示电极、在与该第一显示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电极、和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且包含金属电极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在每个子域中进行寻址操作的第一步骤、和根据该寻址结果进行显示用的持续操作的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寻址电极和该第一显示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一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第一次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二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金属电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向该第一显示电极施加与施加在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第二次以后的持续脉冲电压基本同步的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在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金属隔壁放电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该第一显示电极上形成为壁电荷。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在比上述第一显示电极上施加的第一持续脉冲电压的上升沿早的时刻向上述寻址电极施加极性相反的短脉冲电压。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盘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在与施加在上述第一显示电极上的持续电压基本同步后,向上述寻址电极施加用于降低涉及该第一显示电极的该寻址电极的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庭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