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32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分别将绿茶籽、油茶籽剥壳粉碎后,放置在烘干设备中烘干,烘干后通过通风设备将其风干,接着打成沫,成品为绿茶沫与油茶籽沫,将绿茶沫与油茶籽沫充分混合后萃取提取得到提炼油和萃取油渣;取灵芝、大枣、籽兔、干贝、山药、枸杞、紫薯片、百香果、银耳等原料成分放入锅中,加热炒至出香,再放入榨油机中压榨,得到压榨油和压榨油渣;通过将绿茶沫和油茶籽沫萃取油渣与其他混原料的压榨油渣合压制成饼,将茶饼放入压榨机中压出毛油;将毛油脱胶、脱酸、脱臭以及过滤后,进行冷却处理;再加入剩余的清水,加热冷却后经过搅拌分散、离心、过滤以及静置去渣,得到高营养型绿茶油成品。得到高营养型绿茶油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0003]由于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不含黄曲霉毒素、芥酸、棉酚等人体有害物质,富含天然VA、VD、VE、VK、胡萝卜素,以及茶多酚、角鲨烯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止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其中传统的绿茶油又名茶叶籽油、绿茶籽油,选用高寒山区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未受农药,化肥污染的茶叶树种籽为原料,经挑选、去壳、冷榨、精炼等一系列物理方法提炼出来的绿色健康植物油。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绿茶油油以其丰富的营养和功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发展迅速。因此,为了进一步获取市场,我们提出了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06]绿茶籽200

380份;
[0007]油茶籽150

220份;
[0008]灵芝25

35份;
[0009]大枣18

25份;
[0010]籽兔12

19份;
[0011]干贝14

22份;
[0012]山药16

19份;
[0013]枸杞18

20份;
[0014]紫薯片21

32份;
[0015]百香果15

18份;
[0016]银耳3

8份;
[0017]清水80

120份。
[0018]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19]绿茶籽200份;
[0020]油茶籽150份;
[0021]灵芝25份;
[0022]大枣18份;
[0023]籽兔12份;
[0024]干贝14份;
[0025]山药16份;
[0026]枸杞18份;
[0027]紫薯片21份;
[0028]百香果15份;
[0029]银耳3份;
[0030]清水80份。
[0031]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32]绿茶籽380份;
[0033]油茶籽220份;
[0034]灵芝35份;
[0035]大枣25份;
[0036]籽兔19份;
[0037]干贝22份;
[0038]山药19份;
[0039]枸杞20份;
[0040]紫薯片32份;
[0041]百香果18份;
[0042]银耳8份;
[0043]清水120份。
[004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步骤S1:将绿茶籽200

380份放置在烘干设备中烘干,烘干后通过通风设备将其风干,接着将烘干的绿茶籽打成沫,成品为绿茶沫,再将油茶籽150

220份剥壳粉碎,粉碎入锅炒制后得到油茶籽沫,将绿茶沫与油茶籽沫充分混合后萃取提取得到提炼油和萃取油渣
[0046]步骤S2:取灵芝25

35份、大枣18

25份、籽兔12

19份、干贝14

22份、山药16

19份、枸杞18

20份、紫薯片21

32份、百香果15

18份、银耳3

8份等原料成分放入锅中,加热炒至出香,再放入榨油机中压榨,得到压榨油和压榨油渣;
[0047]步骤S3:绿茶沫和油茶籽沫萃取油渣与其他混原料的压榨油渣合压制成饼,将茶饼放入压榨机中压出毛油;
[0048]步骤S4:将毛油脱胶、脱酸、脱臭以及过滤后,进行冷却处理;
[0049]步骤S5:再加入剩余的清水80

120份,加热至85℃

100℃,保温在28

35分钟之后,冷却后经过搅拌分散、离心、过滤以及静置去渣,得到高营养型绿茶油成品。
[0050]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的绿茶沫与油茶沫的混合比例为1~5:100。
[0051]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茶油,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压榨条件为温度为15

40℃,压力为12MPa

20MPa。
[0052]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的压榨条件为温度为20

50℃,压力为15MPa

25MPa。
[0053]上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的条件为冷却条件为温度为2

5℃。
[005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简单且出油率高,在保留了茶籽里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将其他药材的养生保健功效也与之综合在一起,使其具有高营养价值,有利于身体养护保养。
附图说明
[005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绿茶籽200

380份;油茶籽150

220份;灵芝25

35份;大枣18

25份;籽兔12

19份;干贝14

22份;山药16

19份;枸杞18

20份;紫薯片21

32份;百香果15

18份;银耳3

8份;清水80

1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绿茶籽200份;油茶籽150份;灵芝25份;大枣18份;籽兔12份;干贝14份;山药16份;枸杞18份;紫薯片21份;百香果15份;银耳3份;清水8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其特征在于:该高营养型绿茶油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绿茶籽380份;油茶籽220份;灵芝35份;大枣25份;籽兔19份;干贝22份;山药19份;枸杞20份;紫薯片32份;百香果18份;
银耳8份;清水1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营养型绿茶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绿茶籽200

380份放置在烘干设备中烘干,烘干后通过通风设备将其风干,接着将烘干的绿茶籽打成沫,成品为绿茶沫,再将油茶籽150

220份剥壳粉碎,粉碎入锅炒制后得到油茶籽沫,将绿茶沫与油茶籽沫充分混合后萃取提取得到提炼油和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育军汪友亮向兰花欧阳成信汪兰英伍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雪峰源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