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7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筒体以及连通在筒体下端的排料管,所述筒体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有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固定套有锥状橡胶块,且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状滤网,且连接柱与锥状橡胶块的外壁上设有搅拌件,所述锥状橡胶块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的内壁上部边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毛油与活性白土在混合后,沉淀的杂质其上方脱色的毛油可快速的被自动抽出来,且抽取的比较精准,不会将杂质抽走,杂质中的少量脱色的毛油可最后再排出,从而间接的提升了脱色后的毛油的排出速率,便于工作人员将脱色后的毛油尽快的排出与沉淀的杂质分离。出与沉淀的杂质分离。出与沉淀的杂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
,具体为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山茶油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脱色处理,需要在毛油中添加活性白土进行搅拌混合,毛油中的色素、金属离子等杂质可被有效去除,毛油与活性白土在混合后,会沉淀出杂质,沉淀的杂质则会阻碍脱色后的毛油的排出速率,而且沉淀的杂质中也会夹杂一些毛油,工作人员不便将脱色后的毛油尽快的排出与沉淀的杂质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筒体以及连通在筒体下端的排料管,所述筒体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有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固定套有锥状橡胶块,且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状滤网,且连接柱与锥状橡胶块的外壁上设有搅拌件,所述锥状橡胶块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的内壁上部边缘处,所述锥状滤网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的内壁上,所述筒体内部的倾斜面与垂直面之间贴合有浮壳,所述浮壳的内部底端连通有抽液管,且浮壳与抽液管之间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抽液管的顶端设有输送机构,且抽液管与筒体之间设有限位件。
[000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外壁上,且电动推杆位于筒体的侧方,且电动推杆的伸缩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远离电动推杆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件包括两组对称的第一叶片与两块对称的第二叶片,两组所述第一叶片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柱的外壁上,且两组第一叶片分别位于连接柱的前方与后方,两块所述第二叶片均固定连接在锥状橡胶块,且两块第二叶片分别位于锥状橡胶块的前方与后方。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外壁上,且支撑板位于筒体的后方,且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连通有进水软管与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抽液管的顶端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方块,所述方块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壁靠近上部边缘处,且方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与抽液管的外壁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锥状橡胶块、进水软管与出水软管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抽液管由塑料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
均固定连接有脚垫。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毛油与活性白土在混合后,沉淀的杂质其上方脱色的毛油可快速的被自动抽出来,且抽取的比较精准,不会将杂质抽走,杂质中的少量脱色的毛油可最后再排出,从而间接的提升了脱色后的毛油的排出速率,便于工作人员将脱色后的毛油尽快的排出与沉淀的杂质分离。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剖视图。
[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筒体;2、支撑杆;3、脚垫;4、排料管;5、电动推杆;6、连接板;7、电机;8、连接柱;9、第一叶片;10、抽液管;11、进水软管;12、水泵;13、出水软管;14、支撑板;15、锥状橡胶块;16、锥状滤网;17、圆环;18、方块;19、第二叶片;20、浮壳;2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筒体1以及连通在筒体1下端的排料管4,筒体1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有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外壁固定套有锥状橡胶块15,且连接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状滤网16,且连接柱8与锥状橡胶块15的外壁上设有搅拌件,锥状橡胶块15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4的内壁上部边缘处,锥状滤网16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4的内壁上,筒体1内部的倾斜面与垂直面之间贴合有浮壳20,浮壳20的内部底端连通有抽液管10,且浮壳20与抽液管10之间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滤网21,抽液管10的顶端设有输送机构,且抽液管10与筒体1之间设有限位件。
[0019]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外壁上,且电动推杆5位于筒体1的侧方,且电动推杆5的伸缩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下端远离电动推杆5处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连接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将电动推杆5与外部电源连接,电动推杆5可通过连接板6驱使电机7上移,则连接柱8可随之上移,将电机7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电机7可驱使连接柱8进行转动。
[0020]搅拌件包括两组对称的第一叶片9与两块对称的第二叶片19,两组第一叶片9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柱8的外壁上,且两组第一叶片9分别位于连接柱8的前方与后方,两块第二叶片19均固定连接在锥状橡胶块15,且两块第二叶片19分别位于锥状橡胶块15的前方与后方,连接柱8可带动锥状橡胶块15转动,连接柱8上的两组第一叶片9与锥状橡胶块15上的两块第二叶片19则可对筒体1内部的毛油与活性白土进行搅拌混合。
[0021]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板14,支撑板14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外壁上,且支撑板14位于筒
体1的后方,且支撑板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2,水泵12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连通有进水软管11与出水软管13,进水软管11远离水泵12的一端与抽液管10的顶端相连通,将水泵12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水泵12可通过进水软管11驱使抽液管10对筒体1内部脱色后的毛油进行抽取,抽取后的毛油可流入出水软管13内,将出水软管13的端口放置在加工车间内的收集筒内即可对脱色后的毛油进行收集,进水软管11与出水软管13均为薄壁且质地轻盈,进水软管11与出水软管13的内部没有输送毛油时,可随着抽液管10的上移而上移。
[0022]限位件包括方块18,方块18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内壁靠近上部边缘处,且方块1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17,圆环17的内壁与抽液管10的外壁相贴合,抽液管10上移或下移时,抽液管10可在圆环17的内壁中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可对抽液管10进行导向,避免抽液管10在筒体1的内部发生偏移。
[0023]锥状橡胶块15、进水软管11与出水软管13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筒体(1)以及连通在筒体(1)下端的排料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有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外壁固定套有锥状橡胶块(15),且连接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状滤网(16),且连接柱(8)与锥状橡胶块(15)的外壁上设有搅拌件,所述锥状橡胶块(15)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4)的内壁上部边缘处,所述锥状滤网(16)的外壁贴合在排料管(4)的内壁上,所述筒体(1)内部的倾斜面与垂直面之间贴合有浮壳(20),所述浮壳(20)的内部底端连通有抽液管(10),且浮壳(20)与抽液管(10)之间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滤网(21),所述抽液管(10)的顶端设有输送机构,且抽液管(10)与筒体(1)之间设有限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外壁上,且电动推杆(5)位于筒体(1)的侧方,且电动推杆(5)的伸缩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下端远离电动推杆(5)处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连接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两组对称的第一叶片(9)与两块对称的第二叶片(19),两组所述第一叶片(9)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育军汪友亮向兰花欧阳成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雪峰源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