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探针及利用其检测miRNA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76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性探针至少包括a、b和c三个区域:所述b区域的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探针及利用其检测miRNA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酸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探针及利用其检测miRNA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环境监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其中,miRNA(miR)是一类由20

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信使RNA的3

端非翻译区结合,降解靶信使RNA或者抑制其翻译,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编码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凋亡等。miRNA的核酸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0003]传统的miRNA检测方法如northern印迹法,也是目前检测miRNA的金标准。该方法通过探针与靶目标杂交后转膜,显影检测miRNA。该方法灵敏度不高且要求RNA样本量大。研制夹板连接同位素探针技术检测miRNA,但需要应用PAGE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等复杂操作。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学科的交叉研究,新型miRNA分析方法被不断研发。如miRNA原位杂交分析,使用荧光标记探针与细胞或组织中的miRNA杂交,通过显色或荧光成像检测miRNA表达,直观展现miRNA的时空表达模式,但由于miRNA序列短,miRNA在杂交及洗脱过程中易丢失,易出现假阴性;微阵列芯片法通过固定探针,使miRNA目标分子与微阵列杂交,采用同位素、荧光、化学发光或电化学进行检测,实现高通量、多组分同时检测,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0004]PCR法是核酸检测灵敏度最高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miRNA太短,以其直接作为模板不能有效设计PCR引物。研究人员开发线性探针RT

PCR法和茎环探针RT

PCR方法,用于miRNA的检测。已有的线性探针RT

PCR法,采用一条3

末端含有与靶标miRNA的3

端互补碱基的线性探针,通过互补和聚合延伸进行逆转录,延长逆转录产物cDNA的长度,使PCR引物设计成为可能,从而实现PCR扩增,但是该方法由于仅识别靶标的3

端,对于5

端突变不能有效识别,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或由于空间位阻不利于cDNA形成,逆转录反应时间较长;茎环探针RT

PCR法,设计一个茎环结构的检测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逆转录出靶标miRNA的5

端核苷酸序列,形成cDNA,通过PCR扩增实现miRNA的检测。该茎环探针通过增加空间构象,增强了检测的特异性,但是由于检测探针有双链结构,在用染料法检测时背景信号偏高,同样该方法也不能有效识别靶标5

端突变,存在检测特异性不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线性探针RT

PCR法和茎环探针RT

PCR方法,其逆转录反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45分钟以上),在核酸检测中存在明显应用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性探针及利用其检测miRNA的方法,克服现有RT

PCR检测miRNA方法中逆转录时间长、灵敏度或特异性不足等缺点。
[0006]本说明书所用术语“解离”是指双链核苷酸变为单链核苷酸的过程。
[0007]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自身互补配对”是指寡核苷酸自身含有互补配对的核苷酸
序列,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0008]本说明书所用术语“茎环”结构,是指一种寡核苷酸分子,其可形成一种包括双链区域(茎部)的二级结构,所述的双链区域由该寡核苷酸分子内部的两个区域形成,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环”结构,即非互补的核苷酸分子(单链区域)。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线性探针,所述线性探针至少包括a、b和c三个区域;所述b区域的3

端和a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c区域的3

端和b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a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和靶标核酸互补配对,b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可协助成环,c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和靶标核酸5

端相同。
[0010]本专利技术线性探针的检测原理是:在有靶标存在时,线性探针a区域聚合延伸形成c*区,形成的a+c*区在反应温度下与靶标模板动态解离;探针延伸形成的c*区与探针原有序列c互补配对,在b区域核苷酸通过减少空间位阻协助成环,快速形成自身茎环结构的cDNA;同时靶标模板得到释放,循环参与下一轮cDNA反应,形成更多cDNA,所需逆转录时间更短,同时实现低浓度靶标有效逆转录;然后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实现靶标快速、灵敏特异检测。
[0011]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探针在逆转录形成cDNA时,线性探针不仅识别靶标的3

端,同时也识别靶标的5

端,通过经历两次识别来增加检测特异性:首先线性探针的3

端与靶标识别配对(第一重识别),聚合延伸出靶标的5

端(c*区),聚合延伸的5

端(c*区)与线性探针c区域识别配对(第二重识别),形成有具有环b+a的茎环结构的cDNA,作为后续PCR扩增模板;同时,靶标得到释放,循环参与逆转录反应,实现低丰度靶标逆转录,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由于b区域核苷酸序列通过减少空间位阻协助成环,快速形成茎环结构的cDNA,产生更多的茎环结构的cDNA,所需逆转录反应时间短。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线性探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b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60≥核苷酸数目≥0,可通过调节GC含量,以使上下游引物退火温度相近。
[0013]更进一步的是,所述b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所述b区域核苷酸为10~40bp。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线性探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靶标核酸包括RNA和DNA。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线性探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性探针还包括d区域;所述d区域的3

端与c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d区域是延长所述线性探针的核苷酸序列,所述d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通过调节GC含量,以使上下游引物退火温度相近。
[0016]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探针不仅仅局限于a、b、c和d四个区域,也可含有多个协助成环的核苷酸序列和延长探针长度的核苷酸序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线性探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d区域的5

端还可以包含c区域核苷酸序列。
[0018]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利用线性探针检测miRN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采用所述的线性探针将靶标miRNA循环逆转录为cDNA;
[0020](2)以步骤(1)中得到的cDNA设计PCR引物,PCR扩增进行检测。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探针至少包括a、b和c三个区域;所述b区域的3

端和a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c区域的3

端和b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a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和靶标核酸互补配对,b区域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减少空间位阻协助成环,c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和靶标核酸5

端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b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通过调节GC含量,以使上下游引物退火温度相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b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核苷酸为0~60bp。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b区域核苷酸为10~40b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核酸包括RNA和DN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探针还包括d区域;所述d区域的3

端与c区域的5

端相连;所述d区域是延长线性探针的核苷酸序列,所述d区域是随机核苷酸序列,通过调节GC含量,以使上下游引物退火温度相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探针,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