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4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采用电流编程方式驱动有机EL元件OLED的结构中,在平常模式时,第一开关元件(61)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而第二开关元件(62)设定成接通状态。另外,在检查模式时,第一开关元件(61)被设定为接通状态而第二开关元件(62)设定成非接通状态。这样,可以抑制设在数据线的开关元件的漏泄电流,抑制灰度性的恶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仪器,特别涉及在电流基极对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的漏泄的对策。
技术介绍
近几年,利用有机EL(Electronic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板倍受注目。有机EL元件是通过自己的电流来驱动的典型的电流驱动型元件,与其电流强度相应的亮度来发光。作为这种有机EL元件的驱动方式,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在电流基极进行数据线的数据供给的电流编程方式。电流编程方式具有可以某种程度补偿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的不均匀的优点,但是,在数据电流变为微小的低灰度显示中,容易发生数据写入不足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各自的数据线的端部连接开关元件的电路构成。具体地,公开了在面向通常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平置上,附加副数据线驱动电流的双译码器的结构。该副数据线驱动电路具备译码器和多个开关元件。在每一个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在对应于绿色(G)的有机EL元件的数据线,另一端连接在供给字符显示用电压的电源配线上。副数据线驱动电路可以适用在字符的显示以外,还可以用作断线等的检查电路和预充电电路上。专利文献1 特开2003-220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3-22050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2-175045号公报在电流编程方式中,对像素写入数据时,如果设在数据线的开关元件上产生漏泄电流(非接通状态中产生的漏泄电流),则会引起灰度性的恶化。这是因为在非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上流过漏泄电流时,供给像素的实际电流变为原来的数据电流减去漏泄电流的值,有机EL元件发光亮度降低,其降低的量,等于漏泄电流的量。在低灰度时,即数据电流小时,这样的灰度性的恶化更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借鉴有关这种情形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控制设在数据线的开关元件的漏泄电流来抑制灰度性的恶化。为了解决有关问题,第一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电光学元件的电光学装置,该电光学元件是在电流基极对数据线供给规定像素的灰度的数据信号,根据从电源电压流流向低于该电压的驱动电流来设定亮度的电光学元件。这种电光学装置包括对应于像素设置的数据线;对像素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信号传送线;控制数据线与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第一开关元件;控制电源电压与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第二开关元件。在不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模式中,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同时,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另外,在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不同于数据信号之信号的第二模式中,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同时,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这里,在第一专利技术中,最好是还具有基于通过自己通道的数据信号,对电容存储器进行写入数据的晶体管;设在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送线上的、具有和所述晶体管相同的特性的、且二极管连接在晶体管。第二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电光学元件的电光学装置,而该电光学元件是在电流基极向数据线供给规定像素灰度的数据信号,根据驱动电流设定亮度。这种电光学装置具有对应于像素设置的数据线;信号传送线;控制数据线与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开关元件。在不通过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模式中,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同时,对数据线供给规定最低灰度的数据信号时,对信号传送线供给相当于在数据线中产生的电压的规定电压。另外,通过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与数据信号不同的信号的第二模式中时,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同时,对信号传送线停止规定电压的施加。这里,第一和第二专利技术中,第一模式是在平常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电光学装置显示的平常模式,第二模式是检查电光学装置的检查模式。此时,信号传送线最好是检查时连接在供给外部信号的缓冲器的检查线上。在第一和第二专利技术中,电源线是在各自RGB上独立而设有三个系统,也可以对每一个电源线系统独立设有信号传送线和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三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有第一或第二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的电子仪器。第四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学装置具有在电流基极对数据线供给规定像素灰度的数据信号,从电源电压流向低于该电压的驱动电流来设定亮度的电光学元件。该驱动方法具有第一步骤,以在不通过接通控制数据线与信号传送线的第一开关元件,对于对应像素设置的数据线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模式中,把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同时,控制电源电压与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和第二步骤,以在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和数据信号不同的信号的第二模式中,把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同时,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在第四专利技术中还具有基于通过自己通道的数据信号,对电容存储器写入数据的晶体管;第一步骤最好是包括通过设在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送线、具有和所述晶体管相同特性的、且二极管连接的晶体管,以向信号传送线供给电源线的电源电压的步骤。第五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学装置具有在电流基极对数据线供给规定像素灰度的数据信号,根据驱动电流来设定亮度的电光学元件。该驱动方法具有第一步骤,以在不通过控制数据线与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开关元件,对对应像素设置的数据线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模式中,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同时,对数据线供给规定最低灰度的数据信号时,对信号传送线施加相当于在数据线中产生的电压规定电压;和第二步骤,以在通过开关元件对数据线供给和数据信号不同的信号的第二模式中,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同时,停止对信号传送线的规定电压的施加。第四和第五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的第一模式是在平常的工作状态中进行所述电光学装置显示的平常模式,所述的第二模式是进行所述电光学装置检查的检查模式。另外,信号传送线最好是检查时连接在供给外部信号的缓冲器的检查线上。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电光学装置的构成框图。图2是表示像素一例的电路图。图3是一例像素的驱动时序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像素的写入数据的说明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对像素的写入数据的说明图。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电光学装置的构成框图。图7是表示像素的另一例的电路图。图8是另一例像素的驱动时序图。图中1-显示部,2-像素,3-扫描线驱动电路,4-数据线驱动电路,5-电压生成电路,6-检查电路,60-缓冲器,61-第一开关元件,62-第二开关元件,63-晶体管,T1~T5-晶体管,C-电容器,OLED-有机EL元件,Ldd-电源线,Lsig-信号传送线。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电光学装置的构成框图。在显示部1里,矩阵状(二维平面)排列m点×n线的像素2,同时,布置有延伸在水平方向的扫描线群Y1~Yn和延伸在垂直方向的数据线群X1~Xm。每一个像素2对应于扫描线群Y1~Yn与数据线群X1~Xm的交叉而布置的。在电压生成电路5中生成的给定的电源电压Vdd供给在电源线Ldd,通过该电源线Ldd进行每一个像素2的电源供给。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对像素2供给低于电源电压Vdd的基准电压Vss的电源线和后面要叙述的以像素行单位电平供给驱动信号GP的驱动信号线。图2是表示像素一例的电路图。一个像素2是由有机EL元件OLED、四个晶体管T1~T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具有在电流基极向数据线供给规定像素灰度的数据信号,与从电源电压流向低于该电源电压之电压的驱动电流相对应,设定亮度的电光学元件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应于所述像素设置的数据线;对所述像素供给所述电源 电压的电源线;信号传送线;控制所述数据线和所述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第一开关元件;控制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信号传送线的接通的第二开关元件;其中,在不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对所述数据线供给所述数据信号的第一模式中,所 述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同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对所述数据线供给不同于所述数据信号之信号的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设定为接通状态,同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设定为非接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早人小泽德郎宫泽贵士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