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27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由包含非晶硅晶体管的像素电路驱动有机EL元件时,可以防止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移位的电光装置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具备能够使像素电路内的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移位恢复的功能的特性调整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由电流驱动的电流驱动元件作为发光元件利用的电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液晶的显示装置(以下称显示板)作为薄型显示装置正在普及。这种类型的显示板,与CTR显示板相比,消耗电力低且省空间。因此,有效地发挥这种类型的显示板的优点,制造出更低消耗电力、更省空间的显示板是重要的。另外,这种类型的显示装置里有不利用液晶而利用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进行显示的显示板。该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不同于液晶,由于是通过供给电流而发光的自发光元件,故不需要背光,可以适应低消耗电力化的市场要求。而且,具有在高视野角、高对比度方面优越的显示性能。即使在这种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中,也由于EL元件可以达成大面积化、高精细化、全色化的目的,故特别适用于显示板。在该EL元件中,因为有机EL元件具有高的量子效率,故受到注目。作为驱动这种有机EL元件的电路(像素电路),提出图10(a)所示的电路。图10(b)是表示图10(a)的电路工作的时间图。图10(a)的像素电路由两个晶体管即N型晶体管T8与P型晶体管T9、数据保持用保持电容器C和有机EL元件11构成。而且,由栅极线12进行晶体管T9的开关动作,将从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Vdata作为电荷,并保持在保持电容器C内,利用保持在该保持电容器C内的电荷使晶体管T8变为接通状态,将对应于数据信号Vdata的电流量向有机EL元件11供给,有机EL元件11进行发光(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WO98/36407号公报然而,有机EL元件等电流驱动型元件,利用电流控制比利用电压控制还容易。这是因为有机EL元件是相对于电流量决定亮度,作为数据信号利用电流则更能正确地控制的原因。再有,在利用N型、P型等具有多种极性的晶体管组合来构成像素电路时,晶体管的制造工艺比只以任何一种极性的晶体管构成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作为向像素电路供给的数据,可以利用电流,且可以统一像素电路的构成晶体管的极性。此外,根据晶体管的制造工艺,作为晶体管的极性,有时只能实现N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用N型统一所有构成像素电路的晶体管。再有,根据有机EL元件的制造工艺,有时必须在多个像素电路之间统一有机EL元件的阴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使有机EL元件的阴极在多个像素电路之间通用。还有,在构成像素电路的晶体管中包含非晶硅晶体管时,根据像素电路的工作条件,有时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在像素电路内包含非晶硅晶体管时,使其具有恢复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的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由有源矩阵驱动法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位电路矩阵,分别包含具有阳极与阴极的发光元件及用于调节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的多个单位电路排列为矩阵状;多根栅极线,分别连接在沿着上述单位电路矩阵的行方向排列的单位电路组上;和多根数据线,分别连接在沿着上述单位电路矩阵的列方向排列的单位电路组上,根据通过上述数据线而流经上述单位电路的电流大小,控制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多个晶体管的极性均相同。由此,可以将电流作为向单位电路供给的数据信号利用,可以实现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的控制的高精度化。而且,因为单位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的极性都相同,故和组合不同极性的晶体管相比,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或提高成品率。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多个晶体管的极性全部为N型。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只能利用N型晶体管的制造工艺中,也可以应用本专利技术。因此,晶体管的制造工艺的限制条件减少,从而可以期望降低制造费用。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上述发光元件的阴极在上述单位电路之间共同连接。这种情况下,在有机EL元件的制造中,即使在必须通用阴极的制造工艺中也可以应用本专利技术。因此,有机EL元件的制造工艺的限制条件减少,且可以期望降低制造费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可以改变上述单位电路所含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的功能的特性调整电路。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上述特性调整电路具有更换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所定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关系的功能。根据该专利技术,在单位电路内包含非晶硅晶体管时,能够使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特性调整电路包括电位固定电路,上述电位固定电路具有将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所定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中的至少一个端子的电位固定为所定电位的功能。由此,在单位电路里包含非晶硅晶体管时,能使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上述特性调整电路包括电位固定电路,优选上述电位固定电路具有将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所定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设定为比该晶体管的源极电压还低的电压的功能。根据该专利技术,在单位电路里包含非晶硅晶体管时,能使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上述单位电路包括非晶硅晶体管,优选上述特性调整电路具有更换上述非晶硅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关系的功能。这种情况下,能够使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上述单位电路包括非晶硅晶体管,优选上述电位固定电路具有将上述非晶硅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中的至少一个端子的电位固定为所定电位的功能。这种情况下,也能使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上述单位电路包括非晶硅晶体管,优选上述电位固定电路具有将上述非晶硅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设定为比该非晶硅晶体管的源极电压还低的电压的功能。这种情况下,也能使非晶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移位恢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位电路包括断路上述发光元件的电流通路的电流断路机构,上述单位电路具有在电流通过上述数据线而流经上述单位电路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将上述电流断路机构设定为活性状态的功能。由此,在使电流通过数据线而流经单位电路的期间即向单位电路写入电流期间内,可以将有机EL元件排除在电流写入路径之外。通过将具有大的寄生电阻的有机EL元件排除在电流写入路径之外,从而可以缩短电流写入动作所需的时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位电路包括连接上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短路机构,上述单位电路具有在电流通过上述数据线而流经上述单位电路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将上述短路机构设定为活性状态的功能。由此,在向单位电路写入电流期间内,由于可以减小电流写入路径的电阻,故可以缩短电流写入动作所需的时间。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驱动利用有源矩阵驱动法的电光装置,该电光装置包括单位电路矩阵,分别包含具有阳极与阴极的发光元件及用于调节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的多个单位电路排列为矩阵状;多根栅极线,分别连接在沿着上述单位电路矩阵的行方向排列的单位电路组上;和多根数据线,分别连接在沿着上述单位电路矩阵的列方向排列的单位电路组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位电路所含的多个晶体管的极性均相同,根据通过上述数据线而流经上述单位电路的电流大小来控制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由此,可以将电流作为向单位电路供给的数据信号利用,可以实现有机EL元件的控制的高精度化。而且,因为包含在单位电路内的多个晶体管的极性都相同,和组合不同极性的晶体管相比,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或提高成品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装置,其利用有源矩阵驱动法来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位电路矩阵,分别包含具有阳极与阴极的发光元件及用于调节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的多个单位电路排列为矩阵状;多根栅极线,分别连接在沿着所述单位电路矩阵的行方向排列的单 位电路组上;和多根数据线,分别连接在沿着所述单位电路矩阵的列方向排列的单位电路组上,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而流经所述单位电路的电流大小,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灰度,所述单位电路所含的多个晶体管的极性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西利幸今村阳一小泽德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